iptv所有人物(IPTV人物志系列周榕)

2005年到2016年,IPTV产业从出生到发展,恍然间已经历了12年,回顾这12年来的发展,有心酸,有坎坷,有泪水,也有成就,IPTV也从当初的政策限制到如今的爆发,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先驱和先烈。2016年中国IPTV用户规模即将突破一亿大关,成为全球用户最大的区域,IPTV终于迎来了其产业的真正春天。

12年,一个产业进行了轮回,从弱到强,这中间的变化、变迁、变革,都值得我们记忆、记录。因此在2016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一IPTV人物志的活动,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笔去记录IPTV发展历程,通过在IPTV发展过程的人物来记录这个时代。

个人简介

iptv所有人物(IPTV人物志系列周榕)(1)

周榕,原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2000年进入广电视频服务及互联网视频领域,创办湖南创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任总裁。2003年加盟UT斯达康先后负责IPTV产品研发(深圳)和IPTV产品规划、设计及推广(杭州)。目前创业从事移动互联网及AI产品研发。

问题1:什么时间接触IPTV行业,当时具体负责什么?

周榕:我在接触IPTV前是在长沙的一家上市公司创智科技做副总,后来认为视频肯定是以后发展的方向,所以2000年的时候我说服董事会开始创办一家新的公司专业发展视频产品及服务业务,就是后来的创智数码。尽管那段时间我们做视频业务比较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广电的视频产品如硬盘播出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等。2001年的时候,我们逐步认识到互联网视频的发展潜力,开始尝试开发一些互联网的视频产品,推出了流媒体服务器及相关服务系统,那个时候脑袋里还没有IPTV这个词,更多的是互联网视频这个概念。后来我们的产品在南京电信、温州电信等一些电信项目如互联星空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些流媒体服务项目的成功开展,使我们坚信互联网视频会是一个方向,肯定会发展起来。继而我们加大了流媒体产品方面的投入,研制出了系列流媒体服务器产品,我们当时也叫视频服务器,在国内行业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我在2003年加盟UT斯达康,进到UT斯达康之后主要在深圳负责IPTV的研发,当时我们做IPTV在世界都算是早的,那时候还没有很成型的IPTV系统,所以开发的过程中费了很多的精力,包括去做很多的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开发、测试等等这些工作。当时浙江省湖州电信对发展IPTV网络电视非常感兴趣,我们第一个交流的对象就是湖州电信。在交流中也得到了一些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思路,包括后面还去汕头电信、河北电信等做了一些很多交流及介绍的工作。

在2004年的时候,UT斯达康准备在IPTV全国逐步发展了,所以我又到了杭州去负责IPTV的PM。我在2006年离开UT斯达康,后来也在从事一些IPTV、OTT、CDN等相关视频产品的发展业务。

问题2:入行当年有没有设想过IPTV什么时间能够发展起来?

周榕:当时2003年我认为至少要5年,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产业链,二个是政策的支持,三个是用户的习惯!开始的时候,我们希望运营商搭建IPTV系统的时候,全部都只用我们UT一家的产品,后来我们发现,光靠UT斯达康一家来做和推动根本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把整个产业链带动和发展起来才行。IPTV产业链不仅包含技术和产品层面,还有内容的提供和服务,运营商骨干网和最后一公里带宽环境等等,当时不说内容和网络带宽,光技术层面就没有标准规范,不过,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做比较全面的主要是UT斯达康,但是并不成熟。

另外,当时中国在互联网上传送视频在电视上播放是没有政策允许做基础的,中国电信、联通、移动、还有网通等运营商也都没有如现在说的IPTV运营牌照,那个时候的电视机上视频业务还是属于广电的领域。不过,尽管政策上没有被允许,但技术上大家也都还是要去尝试,只有去触碰了底线才知道情况,才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并且当时用户的习惯都没有培养起来,用户看视频肯定是通过有线HFC的方式去观看。

再一个,当时的网络环境也是不支持IPTV的正常运营的,带宽太低,无法支持IPTV在电视上的流畅观看,所以那个时候UT斯达康也是在技术上摸索。2004年我到了UT斯达康杭州的中国总部,负责产品部门,一方面是跟运营商去接触,不停的去跟他们介绍IPTV概念、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推动UT深圳和美国二地的研发部门,加紧产品开发和系统实验,还有就是积极地参与跟中国电信相关研究院制定IPTV的技术规范。因为只有标准制定起来,才能让多方的厂家参与进来,这个产业才能够健康发展起来。

2004年上海百视通的成立,上海文广和UT斯达康的合作是吹响中国IPTV的桥头堡和标志性的事件,应该说百视通的成立整体推动了中国IPTV的发展,后来大家也看到了,百视通为IPTV在中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问题3:从事IPTV行业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周榕:印象最深刻的是2004年的2月份,春节假期过后的一个礼拜,在北京王府井旁边东方广场的一栋大楼里,我们当时在那里搭建了中国第一个IPTV的试验平台,给中国电信集团总部的人演示和讲解什么是IPTV、IPTV的系统架构、IPTV的业务模式等等,当时中国电信集团相关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上海电信研究院、部分省分公司总经理等参加了演示会。他们看完之后很震撼,觉得将来能够与他们电信宽带业务结合起来,拓展除语音业务之外的视频业务,他们很愿意去尝试。

这是UT斯达康的IPTV系统第一次在中国运营商层面亮相和展示,是必须成功的。要知道,为了这次演示,我过完春节就来到北京,张罗着布置演示环境,搭建技术平台系统,由于当时产品上还有不稳定,我把UT深圳和美国的研发工程师,只要有用的资源,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北上来解决问题。尤其是演示会前的一天,其中一台推流服务器又出问题了,整个系统跑不通,但我们定制带来的几套刀片推流服务器已经用完,多方联系,只有深圳研发中心的实验系统里面还有在线上测试的二套。这个时候了,我也不管那么多,强行安排人从深圳研发中心实验室的机架上拆下来,连夜飞机带到北京,调试了几乎一个通宵,才终于搞定。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要是那晚没有搞定,演示会就会成为事故,那我的责任就太大了。只是应该不会影响到中国IPTV的发展进程吧!

演示会后我们明显感觉到中国电信对IPTV的积极态度,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也邀请我们一起参与IPTV企业标准的制定与起草。

问题4:现在的IPTV是否如当初所想的那样?

周榕:其实是差不多的。IPTV从1.0到3.0这些标准主要是一个技术上的规范提升,但是在使用形态上面并没有太多变化,不过,用手机多屏互动是当初没有设想进去的。以前其实还有一个设想是在IPTV上打视频电话,后来发现,这一直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很难规模化应用起来。

问题5:IPTV现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现在还看好IPTV吗?

周榕:最大的瓶颈是移动终端所带来的问题,现在看电视越来越少,开机率很低,现代人都喜欢在手机上、PAD上看。视频绝对是刚需,但很多人更愿意怎么方便怎么来,现在从饭桌走到客厅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家更愿意是从饭桌上走到书房、或走到卧室,以前我们极力倡导和想发展的客厅文化目前看来越来越难形成。

现在运营商都是套餐方式打包发展IPTV,但是它真正的有效转换率是多少这个不好说,我谨慎的看待这个事情。现在的问题不是IPTV不IPTV的问题,而是电视机和手机等移动终端之间的问题。人们看视频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说实话,十年前我们确实没想到手机视频业务发展会这么快和普及,并且整个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似乎很难逆转。

但同时,我感觉现在IPTV的应用外延应得到了扩展,并不只是在电视机上通过互联网看才叫IPTV,在移动终端上包括手机和PAD,也都可以归入IPTV服务的范畴。

目前其实中国电信、联通的IPTV系统,也都提供手机的观看和多屏互动了。从这个角度看,IPTV还是非常有潜力可挖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