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

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1)

读过《说岳全传》的人都知道,金国四太子金兀术是岳飞的死对头,是书中的第一大反派。

事实也是如此。

金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本名斡啜,又作兀术、乌珠、斡出、晃斡出,其正式汉名为完颜宗弼。

兀术是个好战分子,一贯主张尽力灭宋。

天眷元年(1138年),金国朝中领三省事完颜宗宗磐、完颜宗隽在朝廷专权,外结左副元帅完颜昌,力主与宋朝议和,将河南、陕西地割还宋朝。

兀术坚决反对,联系朝内的完颜宗干等人发起抗争。

天眷二年(1139年),金熙宗以谋反罪,诛完颜宗磐、完颜宗隽,解除完颜昌兵权,拜兀术为都元帅,封越国王。

兀术还不肯罢休,于天眷三年(1140年)诛杀完颜昌,尔后出兵夺回原交还宋朝的河南、陕西之地。

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2)

但是,随着顺昌、偃城、颍昌大败,兀术的思想开始了转变,有意和宋朝议和,与宋划淮为界。

《呻吟语》记:“兀术犹骄横,所向无敌,自韩世忠败之黄天荡,吴璘败之和尚原,岳少保败之颍昌,锐气渐消。”

到了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兀术与宋军再战于柘皋镇,战败之后,议和之意更浓。

宋高宗不明就里,只知金兵渡淮,下泗、濠等地,心中震恐慌,遣使表示愿意接受议和条件。

这样,金皇统二年(1142年),亦即宋绍兴十二年二月,双方正式签约,史称“绍兴和议”,议定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输纳岁币银、绢二十五万两、匹。

随后,兀术还朝,兼监修国史,以功拜进太傅。

和议之后,兀术仍坚持“南北和好”政策,主张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灭宋。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起,网上突然流传出一封所谓的“兀术遗书”,说兀术在临终前留下有“遗言”,详加分析了宋金形势,认为南宋军力很强,其一旦自我觉醒,收复失地,可是易如反掌。所以淳淳告诫当政者,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好防范。末了,还留下制宋策略,即如果金国抵挡不住宋军的进攻,就赶紧回撤,并把掳走的宋钦宗请出来,重新在汴京执政,制造出南北两个宋朝相对立的局面,让宋钦宗与宋高宗两兄弟斗。

这其实是张冠李戴!

这段“遗言”收录在《三朝北盟会编》在卷二一五,出自金人李大谅(伪齐李成之子)写的《征蒙记》。

查《征蒙记》可知,留下这段“遗言”的人并不是兀术,而是金国皇叔、都元帅、辽国王完颜杲。

公元1138年,完颜杲“危笃,亲笔遗四行府帅”,即患病在咽气之前,亲自写了遗书留下给四位行府元帅,所以又称《临终遗行府四帅书》。

兀术最先阅读了这封遗书,后来转述给了南北行府的三位元帅。

《临终遗行府四帅书》中的确谈到:“宋若败盟,任贤用众,大举北来,乘势撼(收) 中原人心,复故土如反掌,不为难矣。吾分付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如宋兵势盛敌强,择用兵马破之;若制御所不能,向与国朝计议,择用(智臣) 为辅,遣天水郡公桓(即宋钦宗) 安坐汴京(今河南开封),其礼无有弟与兄争,如尚悖心,可辅天水郡王,并力破敌。”

但这段话上面也有谈到“吾大虑者,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闻韩、张、岳、杨,列有不协,国朝之幸。”

完颜杲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同母弟弟,于靖康元年任都元帅,指挥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分路进兵,掳掠了北宋徽、钦二帝。

完颜杲死于天会八年(1130年),而兀术死于皇统八年(1148年)。

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3)

显而易见,完颜杲死时,岳飞尚在世上,是金国的头号敌人,和韩世忠等人一同活跃在抗金前线,令金兵闻风丧胆,所以完颜杲才会有此一说。而兀术死时,岳飞已经含冤枉死了八年,又何来“闻韩、张、岳、杨,列有不协,国朝之幸”之说?

即所谓的“兀术遗言”,其实只是兀术转述完颜杲的话。许多人读书不细,讹传成了兀术的遗言,闹出了乌龙。

不过,通过读《征蒙记》可知,在绍兴十一年初那场淮西战事以后,兀术带兵在淮上的景况其实是很惨的。

由于原文是文言文,不方便阅读,下面改用现代文表述——还是兀术对南北行府的三位元帅叙述的话,叙述的内容,全是他带兵在淮上的经过。

兀术说:“我因为国内有叛臣勾结南方宋国,不得不亲自率军吊民问罪,讨伐宋国。大军行进到了亳州,我思虑淮河没有桥梁道路,车辆马匹无法通过,惶惑不安。忽有淮南两位进士来献上《平宋国策》,指明了进军路线,因此挺进到盱眙境内,在盱眙、黾山造桥,顺利渡过了淮水,控制了淮河两岸。

“接着,我细细察探宋室新近在淮河岸边设立的黾山城寨,发现它依山而建,形势险要。如果宋军在其里面囤积粮草屯聚兵力把守,我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但它只是一座空寨而已。

“从两位进士进献的图策看:由盱眙到楚州这一带,道路狭窄难行,左边是淮河,右面也挨着河流,粮道遥远。有经邵伯到山阳的人马回来,沿路收集到了一些菱角、鸡头米和莲子。听到各军都在不避严寒,踩着泥砸着冰去挖掘池塘,掘藕拾菱,寻鱼摸蚌。又宰杀了一些骡马,拿来掺和起来用来充饥。各军饥苦的消息让人不忍去听。

“不久,有将士跟我说:‘吃的东西已经全没了,有人已经在吃起了随军的奴婢。’又有将士说,南人的实力派好像要回到淮上。但我料定,南方的宋国,既然连在盱眙修起的这么个依山面水、地势大为有利的城寨,尚且没有安排军队把守,他们怎么会有智谋来跟我为敌?他们绝对不会渡江的。

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4)

“我和平章萧毅经过商议,决定以强硬的语气给宋国写了檄书,由萧平章带过去威吓他们:如果答应这些条件,就来我的军营具体协商;如果敢不答应,我就水陆并进、打过长江去。

“在等候萧平章回来的日子里,我天天都在巡视各部,将士们饿得苦不堪言,有的甚至忘掉了是否吃过饭是否睡过觉。阿鲁保等人都跟我说:‘如果南宋能接受我们的条件,我军还能够有一半的部队可以回去;如果他们不接受,我军用不着他们打,自己就先崩溃了。’我知道他们说的是实情。

“我一边期盼着西边能有吃的东西送来,一边向南打探萧平章的消息,度日如年。萧平章终于带着南宋的使者回来了。听到驰报,我不由惊喜地感叹,真是神佛保佑!经过协商,宋金双方约定以淮河为界,并且盟誓遵守这个约定。

“南人使者一回去,我也撤军回到了汴京。经过清点:骡马大概只剩了十分之四,奴婢十成中也少了六、七成。

“真是侥幸呀,在我们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宋人都没有决定动兵。如果他们用兵,我军势必没有一个人一匹马能够回得来!因此,我私下里想:只此一封檄书送往宋国,就不战而胜,真乃万世不传之上策也!

可见,绍兴十一年,兀术扬言渡江,不过是外强中干、虚声恫吓。

金兀术是被谁气死的(金兀术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说要立宋钦宗为傀儡皇帝的遗言)(5)

鼻涕虫宋高宗赵构却不经吓,自弃中原,冤杀岳飞,签订下屈辱的和约,遗臭千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