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

近日 ,日本演员美浓轮泰史受邀第37次参演日本军人,但这一次他拒绝了。因为剧组人员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是这样说的,“给你5000块钱,来玩儿啊?”“我是演员,找别人去玩儿吧”。美浓轮泰史面对邀请方对剧本以及对自己的不尊重,直接给予了拒绝。

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1)

抛开国籍,作为演员来说,拒演以玩的心态创作的作品是对作品及行业的尊重。想想这些年看过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子弹拐弯”“石头砸飞机”等等这些桥段,甚感国产抗日神剧在创作上也是过于雷人。作者岩田宇伯在《中国抗日神剧读本》一书中这样吐槽:有的“日本人”把衣襟压反,愣把和服穿成“寿衣”;有的日本军官竟然梳着明治维新以前的发髻;时代设置明明是1937年,“红外线激光检查入侵者”“蓝光认证活体”等高科技轮番上阵……

随后参与多部中国影视剧集的演出,成功地在观众心目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角色。典型的代表作品有:电影《叶问》中的“变态”佐藤、谍战剧《借枪》中“精神恍惚”的加藤、民国剧《大戏法》中的“疯子魔术师”武藤章、抗战剧《雪豹》中的“猥琐”渡边武等。现担任日中文化交流推进会会长、北京日本舞蹈同好会会长。

矢野浩二,1974年1月21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市。在这些“鬼子专业户”中名气应该是最大的了。矢野浩二参与拍摄的影视剧很多,有《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2005年以前矢野浩二只出演过四部抗日题材电视剧。但2005年一年便有四部他出演的抗日剧上映。2006年,在接连出演数部抗日剧后矢野浩二感到深深的疲惫,“没办法一直保持仇恨的状态”。于是他决定转型,2008年矢野浩二开始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担任主持。“鬼子”的称呼从此渐渐离他远去,在日本《产经新闻》的一份调查中,矢野浩二甚至是中国人认知度最高的三个日本人之一。

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2)

2003到2005年,矢野浩二参演的抗日剧在电视上大量播放时,日本著名网络论坛2CH上便充斥着对他的攻击谩骂。2007年,矢野浩二在日本和朋友吃饭,一位同桌人在得知他在中国饰演日本兵后揪着他的衣领问他:“为什么要演这样的东西?”据悉,矢野浩二回国探亲还曾遭国内激进分子殴打。还曾有日本网友撰文表达了对影片《南京!南京!》中日本演员的不满,骂他们是卖国贼,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演这类角色。

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3)

三浦研一,1963年8月3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毕业于日本青山学院大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科。2001年,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饰演野村。2005年,出演电影《太行山上》。2008年,在电影《围剿》中饰演河野队长。2009年,出演电影《额尔古纳河右岸》。2011 年,在电影《建党伟业》中饰演日直益。2012年,出演电视剧《我的娜塔莎》。2013年,在电影《津门三少爷》中饰演川口能活。2016年,在电视剧《伏击》中饰演永野秀一。代表作品有《夜幕下的哈尔滨》、《我的母亲赵一曼》、《红衣坊》、《爱情公寓4》等。

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4)

2005年,三浦研一在电视剧《我的母亲赵一曼》中饰演处死赵一曼的宪兵队长。接到宪兵队长的角色后,三浦研一参照着自己了解的杀人犯心理,在家中默默准备了两周。等到开拍时,三浦把宪兵队长处刑前内心挣扎的戏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是台词,连面部表情都随着行刑过程不断变化。可没想到,导演不买账。“三浦,不要这么多,上去把电闸拉下来就可以了。演了几部抗日剧后,三浦研一感到很多中国导演并不需要他们演一个真正的日本人,“只要用日语把台词念出来就可以了”。

冢越博隆,1978年4月18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在冢越博隆出演的大多数戏中,导演的要求只有一个——一喊开机马上就要凶起来。“时间长了,眉毛都会一下下发抖。”冢越博隆说。这几年拍戏时,剧组里的人休息时总是喜欢拉着博隆聊抗日战争的话题,聊着聊着大家就会吵起来。“他们总是想让我向所有人道歉。”让博隆更为不解的是,他有时会无辜成为人们发泄仇恨的对象。2009年,博隆在山西拍一场被村民俘获的戏,他躺在地上装昏,正等着导演喊“CUT”。一个老太太突然冲出来,死死掐住博隆的喉咙,大吼:“小日本鬼子!”导演起初以为是群众演员在表演,后来看博隆的表情不对,连忙冲上去把老人拉走。

这是我见过最神的抗日剧(美浓轮泰史罢演日本兵)(5)

拍戏拍多了,博隆也会和导演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一次,他向导演建议,演八路军的人是不是太强了,稍微弱一点大家势均力敌会更好看吧。结果,男主角走到博隆面前,看着他只说了五个字:“中国人,无敌。”

虽然“鬼子专业户”的处境有点尴尬,但因为日本演员的敬业精神有口皆碑,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抗战剧邀请日本演员参与。制片人吴毅说,日本演员很敬业,《功勋》中板垣的扮演者波多江青和柳云龙有不少对手戏,却苦于中文不灵光沟通困难。为了能演好角色,他找人将对手的台词都翻译成日文来研读。导演高希希虽然只与矢野浩二合作过一次,但也感触颇深,盛赞日本演员“不是一般的敬业”“能很好地完成导演的要求”。他说,拍摄《狙击手》时,浩二住在二楼,他每天都能听见楼上传出“砰砰”声,原来是浩二在楼上抱着道具枪“上蹿下跳”练习各种情形下持枪的姿态。

抗日题材剧中体现的国人英雄情结无可厚非,神剧也仍在上演,只是戏演得越多,日本演员们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他们觉得导演要的只是张日本人的脸。自己演的日本人也越发不像日本人。对此,不知道你们会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