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上一句(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

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上一句(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1)

译文:

孩子不好好学习,这是不好的。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到老了既没有技能,也不懂做人的道理,那么能有什么用呢?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上一句(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2)

解读:

古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光就如同射出去的箭那样飞驰而过,也如织布机上的梭子那样运转不停。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一样,值得我们好好珍惜。而实际上,时间远比金子更宝贵,因为金子是买不来时间的。

关于时间,古人已经知晓其宝贵。古代劝学的文章和故事数不胜数,比如说南宋的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抗金英雄,就曾写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句子。而岳飞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十岁那年,岳飞拜武林高手周侗为师,开始读兵法,学武艺。岳飞习武异常的刻苦,一个冬日的早晨,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和他一同练武的孩子都怕冷,躲在被子里不肯出来。而岳飞仍然如往常那样到指定的地方继续练习剑法。师傅周侗看到这个孩子这么刻苦,心中非常的开心,于是就走到他的面前,说:“来,孩子,我再教你几套剑法!”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岳飞和同期学习的师兄弟们渐渐拉开了距离。后来,岳飞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军,建立了赫赫战功。

岳飞之所以成为人们口中的“常胜将军”,和他小时候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应当从小刻苦学习,不辜负光阴。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上一句(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3)

唐宋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立志应当趁早,因为只有这样,一个人读书储备的知识才能足够的多,才足可以支持你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孩子如果能够从小立志当然是好的。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中国古代教学育人,就具有早抓、抓小的特点。

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个血的教训,难道还需要继续说下去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