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

刘邦本是历史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家里无权无势,刘邦也未能攀附上权贵,可在时代的潮流下,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游侠”,成为了建立大汉王朝的一代霸主。而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便是从他当上沛公,在沛县起兵开始的。

我特地整理了刘邦成为沛公前的前半生事迹,介绍刘邦是如何一步步被时代推到前沿的。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1)

2012年电视剧《楚汉传奇》陈道明饰演刘邦

一、刘邦的侠客梦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楚国沛县(今江苏徐州沛县)的一户普通家庭中,排行第三,大名刘季。其实刘季在当时就相当于“刘老三”的意思,刘邦这个大名大约是他发迹之后才换的。

刘邦自小不爱学习,又无心务农,经常呼朋唤友,斗殴打架。为此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时常对他责骂,刘邦则是假装没听见。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2)

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刘邦早年的生活以及他个人的性格

刘邦平常沾惹是非不敢回家时,常带着朋友去大嫂家蹭饭。有一次大嫂实在不耐烦了,就假装奋力甩动手臂,刮着空荡荡的锅,暗示没饭吃了,让刘邦带着朋友去别处找饭。这让刘邦在一众兄弟面前丢了面子,羞愧离去。

这件事刘邦一直耿耿于怀,以致他后来建立汉王朝,遍封亲戚为王侯时,唯独对大嫂无所表示。刘太公特意提醒,刘邦就说因为大嫂不地道、太小气。就算最后册封了大嫂,可又叫做羹颉侯。其中“颉”和“刮”古音相近,暗示大嫂那次刮锅驱客的举动。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3)

虽然刘邦天天“游手好闲”,但是他有一个理想,就是当游侠

有天,刘邦听说一位叫张耳的魏国人,曾在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手下做过门客,之后还凭借声望娶了一位富家女子,不禁心驰神往。正巧当时张耳被魏王任命为外黄(今河南民权县)县官,正在招贤纳客。刘邦听闻后毅然离开家乡,直奔外黄投奔张耳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4)

凭借一身混迹江湖多年的身手,刘邦成功投到张耳门下。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秦国击败魏国,张耳遭到通缉四处潜逃,刘邦只能回到楚国沛县家乡。

两年后,楚国也被秦国击败,沛县成了秦国的领土,下属于泗水郡。刘邦从一名楚国人变成了秦国人,那年,他33岁。

二、从“侠客”到亭长

国籍的更换对刘邦影响不大,不像楚王室贵族屈原,他仅是一名寻常百姓。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统治者的更替,在他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

而且为了笼络楚国人,秦王在楚国故地实行了优惠政策。秦国统一六国后,驱逐旧政府的官员,大量提拔楚国人为新官员,刘邦虽然书读得少,但凭借一身武力,和对家乡当地的了解,被封为泗水郡的泗水亭长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5)

亭长是秦国最基层的治安官,负责管辖方圆十里的一片地方的治安,同时兼顾送往迎来的工作。刘邦的官职,类似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兼邮电所、招待所所长

刘邦对此很知足,毕竟他读书少。当时在秦国要想当一个县廷令史,起码要会写五千字,还得懂得八种字体,而当一个亭长,刘邦的身手和肚子里那点“墨水”足够了。

作为亭长的刘邦,依旧保持着自小追慕的“侠士之风”,轻财重义,不讲繁文缛节,他这段时间建立的声望,为日后助他创建汉王朝的“丰沛集团”,奠定了基础。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6)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帝国时代,刘邦虽然只是区区泗水亭长,却曾经在咸阳目睹过秦始皇的风采。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计划在咸阳南郊修建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于是大规模征调各个地方百姓到咸阳地区服役做工,为期一年,刘邦不幸当选

在他临行前同僚好友均来送别,纷纷赠送盘缠,惯例人人三百钱,萧何例外送了五百钱,为此刘邦后来建立汉王朝犒赏功臣时,多给了萧何二千户封地。明言就是报答当年多出的二百钱

刘邦到关中后,平常多是在咸阳郊外的工地上度过。有次秦始皇出行,刘邦特前往围观。他目睹了盛大的车马仪式,精锐的步骑卫队,远看着秦始皇的背影,不禁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一年到期后,刘邦回到了泗水亭。继续当一名悠闲的亭长。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7)

三、从亭长到逃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过世,胡亥继承了皇位。这一年刘邦已经四十六岁了。

之后不久,秦又发布了征发徭役的命令,这次是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的骊山陵园。刘邦作为亭长受命押解服役民工奔赴咸阳。而刘邦押解的服役者,大部分是沛县出身的老乡。

刘邦押解一行人自沛县城出发后,发现途中休息点名时,总会少几个人。他琢磨这样走下去,到不了咸阳,人都跑了个精光。而秦国刑法重,服役者逃脱,押解之吏罚作服役,不要说跑了个精光,就是跑了一个,自己都得受判严刑。

于是,刘邦索性把众人遣散,表示大家各自逃命,自谋出路,好自为之,后会有期。众人好生感激,大多纷纷散去,有十余个没有家口拖累的年轻人,看到刘邦这侠义之举,决定追随刘邦。其中包括樊哙等后来为刘邦建立汉室王朝的开国功臣。

选择逃亡后沛县是回不去了,刘邦等人最终选择在河南永城芒砀山隐藏下来,落山为寇,后来成为了秦政府通缉追捕的盗贼团伙。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8)

永城芒砀山景区刘邦像

四、从逃犯到沛公

公元前209年,秦国到了结束的边缘。陈胜、吴广起义后,各个地方发生了杀县官、杀郡守,以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的情况。张楚政权和项氏政权也在随后不久成立。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9)

出自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眼看各地易帜反秦,沛县县官开始慌了,他害怕沛县百姓也开始“响应起义”,又认为自己是不是也应该顺应局势,改换旗帜。于是就去找手下的萧何和曹参商量这件事。

可萧何和曹参却说:“虽然你的想法很好,但可能行不通!你是秦朝直接任命的官员,沛县百姓不一定信服你。”同时又出了一个主意:“把沛县逃亡在外的刘邦等人召集回来,他手下有几百人,可以利用他们来震慑众人,这样百姓就不敢不听令了!”县官听后便命人去联系刘邦。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10)

刘邦、萧何、韩信雕像

当下,刘邦虽然隐藏于芒砀山中,但也清楚目前天下政情不稳,收到沛县的消息后欣然带领众人回乡。可当他快到沛县时,县官又反悔了。他担心刘邦与萧何是多年故交,很有可能串通一起谋害自己,于是紧闭城门,并派人追捕萧何、曹参。但萧何、曹参早有准备,早已翻出城墙到了刘邦那里。之后刘邦用计撺掇沛县百姓将县官杀死,并开城放刘邦一行人进入沛县。

之后,沛县便是需要选一个起事带头人,最适合的人选就是刘邦、萧何、曹参三人。萧何、曹参虽然在沛县的官儿大,威望高,但他俩是文官,是辅佐型人才。而且二人又顾忌家族安危不愿承头起事。而刘邦曾经是泗水亭亭长,是武将;又是沛县本地人,当地人易于接受;他曾经还是名游侠,与地方豪杰便于沟通,而且他本身已经是亡命之徒,是政府通缉的要犯。最终刘邦被众人推选为首领,主持沛县军政大事。

刘邦为什么一生只败给过两个人(刘邦的前半生如何从一名)(11)

刘邦的前半生,从游侠——亭长——逃犯——沛公,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刘邦,让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成为沛县的沛公,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当代有句话叫站在风口,猪也会飞。但是刘邦的崛起绝非偶然,不仅仅因为被时代潮流裹挟前进,他自身能有一众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能取信于人,能当上亭长,都是他能成为沛公,能在沛县建立“丰沛集团”,必不可少的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