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

看过电影《无双》后,最近健康君又被发哥迷住了!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1)

虽说发哥今年花甲已过,可你们看看这身材与身手,三十也不为过吧?

影片的情节与戏剧冲突也是环环紧扣,现实与历史的交错,真实与虚构的对接,一部关于假钞制贩的故事。更有剧中防制新版美钞过程中,那花花绿绿的钞票,真真假假让人眼花缭乱……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2)

喂!别被这些钞票迷惑哦,生活中也偶尔会碰到假钞,不过,健康君有一个更棒的主意——使用非接触式支付手段,比如线上支付,这样不仅方便还能防假钞,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能保护你的健康!

别以为本君在开玩笑,这个效果可是科学家们的最新发现!

硬币和纸钞上有19不同类型的细菌

伦敦城市大学和Money.co.uk的一项研究发现,纸币和硬币样本上共有19种不同类型的细菌。

伦敦城市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Paul Matewele博士和他的学生从随机选择的所有面额的硬币和纸币中抽取了36个样本,并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花了8周时间来培育样本上的细菌。结果发现:

  • MRSA超级细菌MRSA出现在2便士、5便士、10便士、1英镑和2英镑的硬币以及10英镑、20英镑和50英镑的纸币上。
  • 李斯特菌也出现在20便士,50便士和1英镑的硬币和5英镑、10英镑和20英镑的钞票上。

也就是说,不仅在纸币上,就连同金属质地的硬币也存在着细菌。Matewele博士表示,“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之一就是许多微生物在金属上也可以茁壮成长,在金属制品上你通常不会看到细菌长时间存活的现象,而这些细菌已经适应了金属环境,导致硬币成为有害细菌的滋生地。”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3)

研究人员认为,现金对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来说,风险最高——如果你去医院探望病人,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你随身钞票上的细菌传播给病人,而这些细菌对抗生素早已有了抵抗力。

Money.co.uk的主编Hannah Maundrell说,“当测试结果显示出,作为样本的钞票上存在着世界上最危险的两种细菌时,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那么你也许会想,崭新的钞票应该干净些吧?研究人员也这么想,可结果更让他们震惊,“我们甚至发现新钞上也存在着一些足以危及生命的病菌。”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4)

纸币和硬币都这么脏,那用手机支付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下面这个真相,健康君也不想打击你,你以为你的手机就很干净?

智能手机上的细菌是马桶圈的十倍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一项研究显示,智能手机上的细菌覆盖量是马桶座圈的10倍,而手机屏幕更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

据了解,研究人员分别提取了iPhone 6、三星Galaxy 8和谷歌Pixel的样本,检测其不同部位需氧菌、酵母和霉菌含量,结果发现这三款手机屏幕细菌含量最高,三星Galaxy 8每平方厘米覆盖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iPhone有40个CFU,谷歌Pixel有12个CFU。

相比之下,办公室键盘和鼠标每平方厘米有5个CFU,马桶座圈和冲水按钮每平方厘米有24个CFU。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5)

来自菁英诊所的Shirin Lakhani博士认为,手机上大量的细菌可引起皮肤病,“我们的智能手机是造成痤疮的根源。手机屏幕上高浓度的微生物、皮肤上的油脂和化妆品,以及手机的热量,会造成细菌滋生,进而引起皮肤毛孔堵塞,引发炎症和痤疮。”她建议,大家在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可佩戴耳机,并定期用酒精擦拭手机。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6)

看来,我们每天吃饭、工作、学习,甚至睡觉都抱着的手机,虽然能让你远离钞票上的细菌,却也没想象中那么干净啊,能怎么办呢?毕竟,谁还不是个“低头族”呢?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7)

所以,不管是机不离手的你,还是喜欢使用现金的你,每天咱可都要认真洗手,尤其是在这些情况下:

  • 接触口、鼻之前;
  • 打喷嚏或咳嗽后擤鼻涕时;
  • 触摸过公共场所共用器具,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或门柄后;
  • 处理食物前及饭前便后。

怎么认真洗,小时候我们都学习过,洗的不认真的童鞋请看下面这张图↓

钱币里的细菌有多可怕(别被无双中钞票迷晕啦)(8)

如此甚好,不能避免接触纸币,也不能离开手机,那就请认真洗手吧!(还有别忘了用酒精擦擦你的手机哦)

部分参考 / 煎蛋、环球网

编辑 / 火星L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