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月龄可以枕枕头(装备控宝宝可独坐时)

宝宝几月龄可以枕枕头(装备控宝宝可独坐时)(1)

处女座,一个快要被玩坏的星座,一个有事没事就会比较容易遭受攻击的星座。然而,在我们平台,尤其是装备控这个栏目中,“处女座”几乎是宝爸妈的共性,因为宝爸妈的任何挑剔都是为了自家娃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关怀!

宝宝几月龄可以枕枕头(装备控宝宝可独坐时)(2)

今天,我们在给娃选床伴“枕头”这件事上,除了“挑剔”,我们就只剩下“更挑剔”!

枕头是宝宝日日夜夜的“床伴”,会和宝宝娇嫩的皮肤亲密接触,怎能马虎?宝宝的头部爱出汗,睡一觉起来,发根全湿掉啦,枕头的面料除了安全舒适,还应带上“吸汗”功能。枕头选好了,如何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状态,第一时间调整高度,宝宝用的时间长了,如何更换枕芯,及时清洗枕套,避免螨虫感染!

所以,大家评评理,给娃挑枕头,挑剔点,认真,再认真点,有错吗!没有任何错,对吧!那接下来,请听处女座装备控妈妈为你“较真”剖析!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用枕头

多大的宝宝可以用枕头?关于宝宝从什么时候,睡觉开始需要使用枕头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科普说明,都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推荐时间,其中较为权威的美国儿科学会(AAP)也没有给出详细的相关指南,国内目前也没有出台相关说明。

但是,国内不少专家认为当婴儿开始独立坐(生后 6~9 个月)后,颈椎开始前曲,以保持人体平衡。随着长大,颈曲相对固定。枕枕头是为了仰卧睡眠时对抗颈曲引起的气道相对不平直状况。如果会坐后,孩子睡觉不枕枕头,且睡眠时没有呼吸不畅的现象,可遵从孩子的习惯,不用强迫孩子枕枕头;如果呼吸出现“呼噜”声,就应该诱导孩子枕枕头。何时开始枕枕头不是以年龄为标准,应以发育为依据。注意枕头不要太厚。俯卧睡眠则不用考虑此问题。

如何挑选适合宝宝和自己的枕头

枕头的形状

枕头上的问题颈椎位于人体脊柱的最上端,包在脖子里面,由7块椎骨组成。所谓的生理弧度是由这7块椎骨形成的一个圆滑的、朝向前方的弧,又被称为称为生理性前凸,枕头的作用就是维持这个正常的生理曲线。

所以,枕头最好弄成凹形。如果习惯使用扁形枕头,可选择长约50厘米,宽约15~20厘米的。睡前可以把枕头弄成凹形,头枕在凹陷处,这样能有效防止“落枕”和劲椎病的发生。

根据人体工学,枕头的形状以“前高后低”的外形最有利于颈椎健康。这种枕头可利用前方凸出部位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

枕头的高度

枕头的高度与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睡姿、成人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情况都有关系。

1.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来挑选枕头

枕头的高度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进行调整,可从大约 3 cm 的高度开始,慢慢调整到 6~9 cm(3~4个月的宝宝可用1cm高的枕头;7~8个月的宝宝应选择3cm高的枕头;1~3周岁的婴幼儿枕头的高度最好为6~9cm。)。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撑颈椎,让颈部肌肉自然松弛,提高睡眠质量。

成人枕头的合适高度一般为10—15厘米,肩宽、体胖、脖子长的人的枕头应略高一些。侧睡时枕高约20-15厘米的高度为宜。更换枕头自查标准:枕头已失去弹性,需要拍打好一阵才能使其恢复弹性。这时候枕头的弹性不够,影响颈椎。

注意: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宝宝侧睡时头和肩部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就要考虑换枕头了。

2.枕头与睡姿

仰卧,软枕头。仰卧时头部若过高,会阻碍呼吸,这个睡姿容易打鼾。因此,仰睡最好选择蓬松柔软的枕头,既能保证颈部较高,头部稍低,又正好填满颈部弯曲处。

侧卧,厚枕头。经常侧卧的人,最好选择稍微厚点的枕头。躺下后,枕头的侧面应形成马鞍状,以填补头和肩膀之间的空隙,使头、颈、脊椎在一条直线上。另外,两膝之间还可以夹个小枕头。

3.枕头与身体健康情况。

枕头太高,会使颈椎慢慢变形,颈部肌肉劳损,还可能使骨刺形成。枕高枕头时,呼吸会不顺畅,容易出现口干、嗓子痛、打鼾等情况,醒来后会感到脖子酸疼、头痛、头晕、耳鸣。枕头低也不好,同样对颈椎不利,容易张口呼吸、打鼾,醒来后会出现头涨、烦躁、面部浮肿的情况。

枕头的宽度

枕头的宽度正常情况下,最好比肩膀要宽一些,不要睡太小的枕头,因为当你一翻身,枕头就无法支撑颈部,另外过小的枕头还会影响睡眠时的安全感。

枕头的软硬度

枕头应选择稍柔软些,又不失一定硬度的。软硬适中,受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长期使用不易变形。过硬的枕头,与头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增大,头皮会感到不舒服;反过来,枕头太软,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会导致颈肌过度疲劳及影响呼吸的通畅,不利于睡眠。

美国儿科学会(AAP)不建议给婴儿使用过于松软的物品,包括枕头、围巾、玩具和过软的床垫、水床、沙发等。

过于柔软的物品容易让宝宝的面部陷入其中,引起致命的窒息,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

最好选择有一定弹性的枕头,但弹性也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产生肌肉疲劳。如“弹簧枕”、“气枕”等,都不能算是有利于健康的枕头。

枕头的材质

枕芯

荞麦枕:天然材质的枕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自然有一定的存在道理与好处。

优点:荞麦具有坚韧不易碎的菱形结构,而荞麦皮枕可以随着头部左右移动而改变形状,睡起来十分舒服。重量轻,冬暖夏凉。

缺点:比普通枕头更易滋生细菌,有过敏体质者、哮喘病人慎用。而且不少荞麦枕头有声响,睡眠较轻的用着会不习惯。

化纤枕:一种普通的人造纤维制成的枕头。

优点: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造纤维制成的枕头,容易清洗。

缺点:透气性不好,使用久了容易变形结成块儿,缺乏弹性,枕头呈现高低不平的状态。

乳胶枕:质量不错,是理想的枕头,但价格混乱偏贵。

优点:乳胶的弹性好、无菌、不易变形、支撑力强、易清洗等。据说,乳胶对于骨骼正在发育的儿童来说,可以改变头形,而且不会有引发呼吸道过敏的灰尘、纤维等过敏源,有的乳胶枕还具有按摩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乳胶枕是理想的枕头,但价格也较昂贵。

缺点:市场价格混乱,需要仔细判断真假,整体价格比较贵。

羽绒枕:好用但不便清洗。

优点:好的羽绒枕,应采用较大的羽绒,其蓬松度较佳,可提供给头部较好的支撑,也不会因使用久了而变形。而且羽绒有质轻、透气、不闷热的优点。

缺点:不便清洗,对羽绒过敏者一定要慎用。

保健枕:具体效果有待考证。

市场上,一般的保健枕是将中国传统的中药材结合草料组合而成的药枕,让你在不知不觉的睡眠当中,安神健脑、清凉明目、防病强身。但保健枕是不是真的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广告上面的推荐词语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加考虑。

枕巾

材质:枕套和枕巾最好选择透气、吸水性较好的纯棉面料。

颜色:枕巾尽量选择浅色,最好是纯白色。白色床品一般使用的染色剂较少,危害健康的隐患也就相对较小。同时,白色还便于判断是否清洗彻底、督促人们及时更换。如果有图案的话,最好挑选宝宝喜欢的图案,这样有助于哄睡。

换洗:一帮情况下,两三天就应该换一次枕巾,而有严重痤疮、皮肤感染或过敏的人则应每天更换一次。清洗时,最好选择手洗,如果机洗,水温应控制在54~66℃之间,清洗15~20分钟。

杀菌:枕巾洗后要及时烘干或在太阳下晾干,或选用低浓度的漂白剂,以达到杀菌的效果。为了提高睡眠质量,可用几滴薰衣草精油加两杯水自制香水,喷洒在枕巾上。

如何科学高效的使用枕头

家长除了要注意在合适的时间开始给孩子枕枕头外,还要仔细选择枕芯的材质,关注枕头的清洁晾晒。家长们习惯选择小米、茶叶、荞麦皮等做孩子枕头的枕芯,这并无不妥,关键是应定时清理或更换枕芯。

婴幼儿睡觉时易出汗、易流口水、偶尔吐奶等会造成枕芯被浸湿,易造成枕芯内容物发霉。长期受到霉菌刺激,必然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长久还会引发过敏。因此,不仅要常清洗枕套,还要定时更换枕芯。

选枕头,用枕头的常见注意事项

1.定型枕的效果有待核实。

首先应排除宝宝是否有斜颈。若本身有斜颈,很难通过睡眠姿势控制和纠正头型。一切定型枕都没效,须先纠正斜颈。按摩斜颈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有专业人员(在医院)和家长(在家里)共同完成。按摩颈部纠正斜颈属于松解,不是延长,所以不会有矫枉过正的可能。如果婴儿的睡姿比较固定,家长就要注意了,是否与“斜颈”有关,应该从颈部查起。

2.枕头材质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小宝宝的枕芯需要及时更换。

枕头的材质可多样,但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枕芯。因婴儿多汗和流口水,易造成以粮食为主的枕芯发霉,睡眠时,霉菌刺激婴幼儿呼吸道,引发咳喘。清洗枕芯并不万事大吉。若枕芯为粮食所做,清洗后更容易出现发霉现象。所以,三个月换一次枕芯。

宝宝几月龄可以枕枕头(装备控宝宝可独坐时)(3)

3.光靠枕头不能把头型睡好看

希望孩子头形随大人心愿,那是家庭自身养育观念,由家长决定。但我们检查孩子头形,为的是关注头形是否对称,如果出现偏头/歪头,六个月内婴儿可通过体位调整进行纠正;六个月后偏头严重,才需考虑特制头盔纠正。偏头有时继发于斜颈,早期发现纠正斜颈很重要。

枕头不能决定头型,更重要的是正确的睡姿。曾风靡一时的防侧睡枕,早在前几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警告过家长不要使用,因为可能导致宝宝窒息、猝死。

附:孩子究竟要睡多少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婴儿会比其他婴儿多睡或少睡长达2个小时。一些1岁左右或更大的孩子会比他们的同龄人多睡或少睡1个小时。下面这份时间表会让你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通常需要的睡眠时长和他们小睡模式的变化。

宝宝几月龄可以枕枕头(装备控宝宝可独坐时)(4)

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赞,下期想看什么内容,请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