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1)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2)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以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说明]

这首曲子是写秦可卿的。曲名“好事终”的“好事”特指男女风月之事,是反语。

[注释]

1.“画梁”句——暗指秦可卿在天香楼悬梁自尽。

2.擅风情,秉月貌——自恃风月情多和容貌美丽。全句说,后来贾府之败,根源可以追溯到这一点上。

3.箕裘(ji qiu 基球)颓堕——旧时指儿孙不能继承祖业。箕是簸箕,裘是皮袍。《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思是说,善于冶炼的人家,必定先要子弟学会做簸箕,为弄木竹、兽角作准备。后人因以“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敬,指贾敬。他颓堕家教,放任子女胡作非为,养了个不肖之子贾珍,而贾珍则“乱伦”与儿媳私通。

4.家事——家业。宁——宁国府。

5.宿孽——原始的罪恶,起头的坏事,祸根。

译文

在雕绘着图案的屋梁上把青春结束了,洒落一阵带香的尘土。自恃着风月情多容貌姣好,却不知这就是败家的根本。祖业倾颓子孙堕落都从贾敬始,家事败落家运衰亡首罪当归“宁”。前世的孽障啊,缘起总是一个“情”!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3)


一、身世和婚姻

秦可卿在贾府的媳妇里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她原本是养生堂的弃婴,出身寒微,却嫁给贾府嫡孙。古人成亲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贾母原本是史侯家的小姐;王夫人、王熙凤出身金陵王氏;就是李纨,也是金陵名宦之女。像贾珍之妻尤氏,贾赦之妻邢夫人,都是家境殷实的良家女,但他们都是续弦。古代上层社会把婚姻当做一种结盟,正妻一定要选门当户对的女孩,就是为了获得女方家庭的资源。正妻死后,一般都留有嫡系后代,为了保证嫡子女的利益,维持好和正妻娘家的关系,续弦妻子一般都不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女孩。说回秦可卿,父亲秦业任工部营缮郎,宦囊羞涩,无论是从官位级别上,还是从家业财力上,跟贾家都是门不当、户不对。以她的出身,做个续弦还差不多,做正妻的话,缺少家族背景的支持。那么,秦可卿应该是哪位获罪的王爷的女儿,《红楼梦》写的是清朝雍正时候的事儿。雍正刻薄,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把自己的亲兄弟杀死不少。王爷倒台,最遭殃的就是儿女了。秦邦业当时任营缮司郎中。明清两代工部设有营缮司。营缮郎是主管皇家宫廷、陵寝建造、修理等的私设郎中。跟王爷们打交道比较多。秦邦业受恩于秦可卿的父亲,在这位王爷倒台后,把他的一双儿女寄养在了养生堂,并保留了王爷给儿女留的金银财宝。等风声不紧了,他便把这一双儿女接到家中抚养。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4)


可是由于养生堂食宿条件太差,秦可卿的亲弟弟体弱多病,到秦邦业家中不久就病死了,只剩下了秦可卿。贾府是名门望族,修缮建造之事也不少,贾珍就与秦邦业打交道比较多。慢慢地,秦可卿长大了,"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贾珍长什么模样呢?奇怪的是,我在书中竟没有找到关于贾珍的外貌描写。但从贾府中贾琏、宝玉、贾蓉这些风流倜傥的男子来看,想必贾珍的外貌形象并不会差到哪儿去。

有一天,贾珍为府中修缮的事来找秦邦业,正巧秦可卿迎面走来,秦可卿美丽的容貌一下子把贾珍吸引住了。秦可卿见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子,也不免看了几眼,见男子拿眼睛盯着自己,秦可卿不觉神魂飘荡。黛玉进荣府时贾荣十六岁,当时秦可卿在贾府已混得口碑很好了。至少出嫁得三四年了。这时贾蓉只有十二三岁,古代人结婚早,当时贾珍也不过二十六七岁。秦氏当时应该十八岁左右,再小了,怎么能吸引住贾珍呢?两人可谓一见钟情。贾珍便经常找理由来秦家,慢慢地,两人便有了苟且之事。贾珍当时已娶过尤氏为妻,但他是真心喜欢秦可卿,便与秦邦业提亲,要纳秦可卿为妾。秦邦业一听,觉得可儿嫁到贾府也算一个好的归宿,但下嫁为妾,不免有些委屈了可儿。无奈之下,他便把可儿的身世悄悄告诉了贾珍。贾珍一听,惊得目瞪口呆,觉得可卿身为郡主,自己着实对不起她。想要离开她,但事已至此,让她如何嫁人。把她娶到家里,她只能为妾,总不能把尤氏休了吧,那可关系到整个贾府荣辱的事,他贾珍不敢。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5)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贾蓉。贾珍心想:"蓉儿现在十二三岁,啥也不懂,等他长大了多给他娶几房美妾就罢了。我府里能娶个郡主回家,倒也是一桩美事。"于是秦可卿风风光光地嫁给了贾蓉。秦可卿把王爷留给儿女的财产全部给秦可卿做了嫁妆。

其实在秦可卿看来,做个妾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能和贾珍在一起。但是一来秦邦业不同意;二来当时社会十分讲究名分,贾珍那么喜欢秦可卿,便不想委屈了她。秦可卿嫁过去以后,行为处事处处小心,深得贾母赞赏。但贾蓉年幼,贾珍与自己交往甚密,家下人等未免交头接耳。情再深,意再浓,有"三纲五常"在规范着人们的伦理道德,把秦可卿压得抬不起头来,但贾珍仍然我行我素。慢慢地,贾蓉长大了,知道自己其实是给父亲娶了一房媳妇,感到心里很别扭。迫于贾珍的淫威他不敢怎么样,就经常给秦可卿闹情绪。秦可卿是个思想很敏感的人,内心郁结的怨气便越来越重。

有一天焦大喝醉了酒,骂贾府的人"爬灰的爬灰"。秦可卿知道是在骂自己,心里更是气闷,从此一病不起。她后悔自己不检点,受了贾珍的诱惑。想想贾珍拿自己儿子都不当人看的丑恶嘴脸,觉得自己这辈子身为郡主,把自己看得太低了。丛书中的描述,秦可卿得的应该是妇科病,妇科病是不容易死人的。她吃什么东西"克化"不动,是因为心情太不好了。根据判词上面的那幅画判断,秦可卿应该是不堪忍受流言蜚语,自杀身亡。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6)

二、秦可卿在贾府的处境

因为出身相对贫寒,所以秦可卿在贾府为人处世就比别人艰难多了。秦钟入塾时的贽见礼仅二十四两银子,还要东拼西凑,如此寒酸, 焉能和宁国府相提并论! 因为这女儿生得非常美丽,“形容袅娜,性 格风流”,出众的才貌赢得这一家族的普遍的好感,但不幸的是落到 了禽兽不如的公公贾珍、浪荡公子的丈夫贾蓉的包围圈中。她的 处境显然的复杂困难起来。婆婆尤氏是个“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般的人物,她连自己两个异母妹妹也庇护不了,贾珍肆行无忌地拿她们权当粉头取乐,她也只好装聋作哑。尤氏不象王熙凤 那样拿得起,放得下,捏得住。贾珍垂涎可卿的美色,那么秦可卿真正遇上了“父兄丈夫力不能救,左邻右舍也不帮忙”的困境!她愿意也 不对,不愿意也不行,她每时每刻都要为自己的处境担忧。这正如尤三姐暗地里同尤二姐痛诉的那样:“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沾污了去,也算无能。”为什么无能?还不是指家中无钱无势,落得个寄人篱下,任人欺之的下场!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7)


所谓封建礼教,在贵族老爷们的手里,是要它松就松,要它紧就紧的弹簧,她缺少的是横在她和贾珍之间可以保护她的屏障。她又没有家资巨万,权倾内外的娘家作靠山,这就使她的处境愈发地危险 起来!要把这种极其复杂的关系处理得周全妥当,让大家都叫一声好, 又谈何容易!所以尤氏说:“那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的,他可心 细,不拘听见什么话儿,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这病就是打这? 用心太过?上得的。” 贾珍对她的逼迫,可以说是时时刻刻用滚油来煎熬她的灵魂。在这件事上,她孤立无援,度日如年,欲生不能,就是求死也难。那 “美人悬梁自尽的画面”,说明秦可卿悲剧的结局,她的悲剧是那腐朽罪恶势力,对她的全身心无休止的迫害及蹂躏的结果!秦可卿虽然生活在金窗玉槛,桂殿兰宫的贾府,那鱼獭毯上却留下了她一步一 滴血的脚印。

三、秦可卿之死

因贾珍溺爱,秦可卿享受到异常奢侈的生活,以致体弱多病。她的私生活也很混乱,焦大骂她“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父亲秦邦业疏远她;大总管赖二违令派焦大送秦钟回家,借刀焦大醉 骂令她难堪;秦钟在外受金荣欺负,金荣的姑妈璜大祖母还欺上门来, 气势汹汹要找她评理,虽然尤氏替她挡过一劫,但是她已因焦大醉骂、 流言蜚语、闹学堂而种下心病,暗生闷气,茶饭不思。 那年七月,秦可卿月经后期。中秋节,她还跟着贾母、王夫人玩了半夜。到了二十日后,一天比一天觉懒了。截至九月初,经期有 个月没来,疑患妇科病和抑郁症,一病不起。此病事关名节,请来的三四位太医都不能确诊,亦不敢从容用药,耽误了病情。后来虽有 民间神医张友士看病开方,但为时已晚。九月半,贾敬生日,凤姐探 病,宝玉伤心流泪。冬至交节的那几天,贾母、王夫人、凤姐天天派 人去看她。腊月初二,凤姐最后一次探病 。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8)


秦可卿临终前,曾托梦给王熙凤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凤姐虽喜欢听好话,而且秦氏说的又正是她在考虑的问题, 因此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 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 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要问时,便被惊醒:“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喜事还没有来,悲悲剧先到了,秦可卿死了,留下了“三春过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的“临别赠言”。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9)

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宁 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看板时几副杉木板 贾珍皆不满意,到底买下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贾政谏言说以秦可卿的身份不配享用此物,贾珍也不肯听。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又从大内红人戴权 手上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前程,还特地请了凤姐协理。秦可卿的丧礼埋伏一系列重大祸患: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宝珠请愿自任义女,出殡后守灵铁槛寺;凤姐在铁槛寺弄权;最严重的是 贾珍擅用潢海铁网山樯木板,接上了后来贼寇入室抢劫、海疆戡乱一条线索。 秦可卿死于腊月初二,她的丧礼却在翌年八月,间隔达9个月 ;从她的病情来看,似乎是病逝,从她的判词、曲子及对鸳鸯的自述来看,似乎又是自缢。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10)

秦可卿的去世,是在前八十回里,这时候的贾府还处在比较鼎盛的时期。虽然和贾母年轻时掌家那会儿相比,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内有贾元春在宫里正得皇帝的宠爱,从后面马上封贵妃便可以看出;外有亲戚王子腾、史鼎一路升迁,有贾政贾珍等族人官食俸禄。所以,应该还是当世一望族。而这个时候作为贾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去世必然是会受到重视的。加之,家族还没有衰败,完全有经济能力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再有就是,很多人会想到的一点,因为秦可卿和贾珍的不伦关系。从原文以及脂砚斋的批语可以看出,秦可卿和公公贾珍是有不伦的奸情的,而贾珍正是贾氏一族的族长。父亲贾敬只顾炼丹修道,尤氏又万事都顺从,整个宁国府完全由贾珍一人说了算。所以,对于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儿媳妇,葬礼自然要大办特办了。

红楼梦37回海棠诗的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11)


结语

虽然在曹雪芹笔下秦可卿花容月貌,擅长于男女之情,但是曹雪芹并没有把秦可卿看作是败家的主要责任者,他认为,贾府整个大家族的崩溃是从宁国府开始的,封建世族的子孙的堕落腐化,是贾敬带的头。贾敬及其儿子贾珍、孙子贾蓉,这贾府的长房三代,宁国府的主子们,整日或炼丹修道、游手好闲,或吃喝嫖赌、偷鸡摸狗,无所不为,腐朽、糜烂到了极点,家业必然衰亡败落。“家事消亡首罪宁”,这个“宁”是借代的修辞方法,指贾敬等宁国府的主子们。“箕裘颓堕”了,“家事消亡”了,“好事终”了,因此曲子最后以感慨的语调说,这真是前世积下的孽障啊,而祸根就是那个男女之情。一首吟咏秦可卿的曲子,着眼点却落在整个大家族上,主要内容用以探讨贾府这个“百年望族”的衰亡和败灭的原因。这说明作者是把秦可卿之死,当作一个暂时仍维持着鼎盛局面的封建世族败亡的端倪来看待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