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北周宣帝宇文赟执政时的混乱局面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因此他也被后世认为是典型的昏君代表。他在政治上胡乱操作,与关陇集团争权夺利,甚至为此朝令夕改,做出了不少的荒唐事,也对北周的国家政局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宇文赟所做的荒唐事中,最有名的便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宇文阐,自封为天元皇帝的故事。历史学者们对此事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数百年以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宇文赟沉迷酒色,传位给儿子是为了逃避政务。也有的说这是他好大喜功,方便给自己加帽子。若是往深层次分析,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1)

沉湎酒色和好大喜功向来是中国古代史中昏君的典型形象,很多昏君被批判时都有这样的罪名。宇文赟作为昏君的代表,这两样罪名也一样不少。甚至在很多史书上关于宇文赟的死因,也将其归咎于沉迷酒色的方面。可是说宇文赟因为沉迷酒色而逃避政务,才把皇位传给儿子宇文阐,这完全不符合逻辑。要知道皇位是标志皇权的标志,即便是傀儡皇帝也不愿意轻易放弃皇位,更何况宇文赟并非一点实权都没有的皇帝。从宇文赟能够成功诱杀宇文宪的事情来看,他显然不是能够轻易放弃皇权的人。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2)

以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登基称帝又主动放弃皇位的人,几乎没有好下场。宇文赟猜忌宗室王爷和大臣,对于朝廷重臣非常猜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了酒色轻易放弃皇位呢。更何况酒色与皇位并没有绝对性的冲突,完全是可以兼而有之的,宇文赟完全没有必要作出这种毫无逻辑的傻事。

很多历史学者将沉湎酒色作为宇文赟放弃皇位的原因,主要的证据是他同时娶了五个皇后,成为中国皇帝中的奇葩。可是从史料上看,这完全不能证明他沉迷酒色。从史料上看,他的这些皇后几乎都是摆设,而且子嗣也不多。他沉迷酒色的程度,比起北齐后主高纬沉迷冯小怜,差得太远了。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3)

至于好大喜功,找理由给自己加帽子的罪名,这实际上根本不是事。古代好大喜功的皇帝多了,昏君不少,所谓的明君更多。就连被历史学者公认为千古第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热衷的。实际上这种事情就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不能免俗。为了给自己加个开元皇帝的帽子,就放弃了正统皇帝的皇位,这简直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宇文赟是个聪明人,能够在父亲宇文邕面前阳奉阴违,还能诱杀宇文宪,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说上述主流史料中对于宇文赟让出皇位的说法,其实是难以成立的。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4)

综合隋唐时期的各种史料来看,宇文赟之所以作出荒唐的将皇位传给宇文阐的行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与关陇集团进行政治斗争中的决策。从史料上来看,宇文赟虽然诱杀了宇文宪,但是他在与关陇集团的斗争中从来没有占据过上风。他诱杀宇文宪是为了夺取上柱国的军权,但上柱国的继承人却是韦孝宽。以韦孝宽可与宇文宪相媲美的能力和声望,宇文赟夺取军权的打算完全落空。宇文赟仿照宇文泰改制,设立大前疑宇文盛、大右弼尉迟迥、大左辅李穆、大后丞杨坚为四辅官,想从内部瓦解关陇集团,但并未达成预期的效果。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5)

从这些操作来看,宇文赟的所有政治行为都是在与关陇集团争权。虽然他没有取得成功,但也说明了那个时间段他主要的政治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禅位给宇文阐的事情,很显然是宇文赟为了和关陇集团争权的延续。从史料来看,这个事情发生前,出现过宇文赟对诱杀杨坚犹豫不决的事情,由此可见当时双方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在被迫放弃诱杀杨坚之后,宇文赟禅让了皇位,这就可以说明他这是在对杨坚失去控制之后的选择。这个选择的目的仍旧是延续了争权的这一大方向,只是采取了另外的政治手段。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6)

综合史料记载来看,宇文赟选择将皇位传给宇文阐的原因,不在于他能升为开元皇帝,而是希望通过宇文阐拉拢更多的关陇贵族,从根子上削弱杨坚的支持者。杨坚当时已经成为了宇文赟皇位最大的威胁,又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尤其是上柱国韦孝宽的支持。宇文赟不敢直接诱杀杨坚,又动不了掌握军权的韦孝宽,只能采取逐步削弱的方式。当时杨坚为了自保申请外调,出任亳州总管,这对于宇文赟来说是减少了政治压力的操作。宇文赟此时禅让皇位,便是借着杨坚远离北周朝廷的机会,对关陇集团施以釜底抽薪的招数。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7)

实际上这种招数在宇文赟诱杀宇文宪后就一直在做,只是效果不太明显。他不许朝廷贵族高官家的女儿外嫁,必须由他亲自选秀女,后来还从中封了几位皇后与杨丽华并立,其目的便是拉拢关陇贵族各家,使其能够与杨坚分庭抗礼。很多史书将这件事作为宇文赟沉湎酒色的证据,其实是非常可笑的。然而这些家族虽然把女儿嫁入宫中,在政治上却并未主动与杨坚脱离,仍旧保持了关陇集团内部的团结一致,这让宇文赟的手段落了空。可是在杨坚离开北周朝廷后,对中枢朝政的影响力大减,这便让宇文赟认为有了新的机会。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8)

宇文赟知道自己因为宇文宪的事情而得不到关陇贵族们的信任,所以把儿子宇文阐作为诱饵,与关陇贵族进行博弈。宇文阐当时虽然只有六岁,但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了。宇文赟将皇位传给宇文阐,这便是向关陇集团承诺不追究过往的矛盾。宇文阐年纪还小,不能操持政务,宇文赟以开元皇帝的名义执政,这也是向关陇集团发出退让和解的信号。这种信息会让关陇集团认为宇文赟不会太强势,而宇文阐年幼便于控制,有利于他们控制北周朝廷。如果宇文赟出尔反尔,关陇集团甚至可以用宇文阐的名义反向操作,选择废除宇文赟。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9)

平心而论,宇文赟的这种操作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玩火自焚。可是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他除非愿意老老实实的当傀儡皇帝,否则还不如选择这种方式拼一下。为了拉拢关陇贵族,让自己有更多的政治筹码,宇文赟为宇文阐迎娶了皇位司马令姬。从史料上看,宇文赟这招棋下得非常不错,可以说对杨坚有釜底抽薪的效果。司马令姬的父亲是柱国司马消难,这在关陇贵族集团中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既是西晋皇室的后人,又是杨坚父亲杨忠的结义兄弟,在政治地位上对削弱杨坚的势力有极大的针对性。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10)

司马消难父亲是北齐开国元勋司马子如,而司马子如是北齐皇帝高洋父亲高欢的结义兄弟,在东魏时期就是朝廷四贵之一。在高洋执政末期上党王高涣叛逃,司马消难也受到牵连,所以他便举家投靠了北周。当时北周朝廷派杨忠迎接司马消难,两人结成了义兄弟,杨坚对司马消难也是持子侄礼。司马消难不仅在关陇集团中地位很高,在山东世家也是人脉广泛。司马家本身就是山东望族,在西逃之前与山东各大门阀来往密切。北齐亡国后山东门阀加入到北周朝廷,司马消难近水楼台成了山东门阀士族的贵宾。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11)

用司马消难在关陇贵族和山东世家之间组织势力,使其以新国丈的身份与前国丈杨坚分庭抗礼,这是宇文赟下的大棋。可惜的是司马消难还没真正形成气候,宇文赟自己反倒突然病重而亡。没有了宇文赟,早已与杨坚达成同盟的郑译便控制朝廷发出矫诏,引杨坚上位,使其掌控了朝廷大权。虽然司马消难也作出了起兵与杨坚争夺朝廷大权的努力,但是在韦孝宽这种历史名将掌管的北周军队面前毫无抵抗力,最终只能兵败南逃到陈朝避难。司马消难南逃后,北周没有了反抗势力,宇文阐只是个小孩子,根本无法阻止杨坚篡位的野心了。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 两朝风云五九宇文赟登基不到一年(12)

从这个事情来看,宇文赟在政治斗争上的布置比之前几次靠谱很多,也是对杨坚产生最大威胁的一次。所以有的历史爱好者认为,如果宇文赟没有突然去世,让司马消难成了气候,杨坚篡位将会遇到巨大的困难。还有人猜测,认为宇文赟之死很可能是被杨坚的盟友郑译毒杀,因为他看出了司马消难对杨坚势力造成的威胁。这些猜测和推测都是假设性质的,在历史上并没实际的意义。但是从此事上看,宇文赟也不是如史书所说得一无是处,也是有一定政治头脑的。只是这并不足以与强大的关陇集团对抗,改变不了北周亡国的历史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