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

来源:【衡阳日报-掌上衡阳】

文/图 全媒体记者周围

2月23日,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来自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的小学生努尔扎提·吐尔逊,神情肃穆地把家乡特产葡萄干摆放到毛主席铜像下。随后,他和一同前来的19名同学齐声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清脆的童声在广场上空飘扬,感动了广场上的每一位游客。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1)

“童声颂党恩 湘吐一家亲”晚会上,衡阳鄯善两地孩子同声放歌。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时种下了一颗葡萄”……两天前,也是这群孩子,在衡阳市广电中心的舞台上,用歌声感动了在场观众。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2)

“红石榴”童声合唱团的孩子和第一代湖南援疆老师黄厚瑜奶奶在一起。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3)

排练之余,“红石榴”童声合唱团的孩子给衡阳老师分享家乡特产葡萄干。

从天山东麓到衡山之南,衡阳、鄯善虽相隔3700多公里,但因为25年来开展的援疆工作,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多年来,衡阳市共有9批202名队员进入鄯善援疆。历届援疆工作队像红柳一样扎根鄯善,持续开展“红石榴”民族团结行活动,接力续写“衡鄯”情“援”。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4)

演出前,阿曼夏学校老师董鹏辉为努尔扎提·吐尔逊整理服装。

2021年6月,在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牵线搭桥下,鄯善县阿曼夏学校、祁东县启航学校等结为“红石榴·湘吐同心工作室”共建校,两地孩子们通过书信往来、“云上联线”等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022 年7月,援疆工作队邀请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来到鲁克沁镇阿曼夏村对孩子们悉心指导,“红石榴”童声合唱团因此诞生。

“我们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美术课、心理课、传统文化课,让两地孩子经常线上联谊,把民族情感融入课堂内外,让衡鄯两地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5)

舞台上的孩子们充满自信。

两年来,每周三下午是学生最期待的时光。“红石榴”爱心支教团会为阿曼夏学校的学生们送上形式多样的“兴趣”课堂。阿曼夏学校老师哈丽旦·阿迪力是土生土长的阿曼夏人,她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很是高兴,“自从孩子们参加合唱团以来,他们变得充满自信,非常阳光,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感谢衡阳援疆工作队和‘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对孩子们的帮助。”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6)

分别之时,两地孩子依依不舍。

正是因为这份特别的情缘,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决定邀请“红石榴”合唱团的孩子来衡阳,让他们与神交已久的衡阳小朋友们相聚。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7)

努尔扎提·吐尔逊向毛主席铜像敬礼。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8)

在奇石文化博物馆,孩子们体验皮影戏,感受非遗的魅力。

鄯善县一中歌曲(鄯善县这群学生跨越千山万水)(9)

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合唱团的孩子在民族一家亲画前合影留念。

在衡期间,20名“红石榴”合唱团的孩子们不仅与衡阳的朋友们一起参加了“童声颂党恩 湘吐一家亲”晚会,还参观了衡阳市青少年宫、衡阳市博物馆、石鼓书院、南岳学院、衡阳市实验小学、奇石文化博物馆、南岳衡山。离湘返疆前,孩子们还特意去了韶山,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本文来自【衡阳日报-掌上衡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