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真的好有韵味(艺术的千种姿态)

这本书开篇中的一个小故事吸引了我——一位画家因为一棵松树而激动非常,原因是他曾经画过一幅山水画,其中有一棵松树从根起分出了两根主干,有人因此对他提出了批评,说世上没有这样生长的松树,而如今他却为自己的画作找到了真实的例子。

如此我们便知道,这世间万物原本就参差百态,仅个人之眼界不能定义他人之视界,对于欣赏绘画作品来说,也是如此。

这本书是一本水墨画的鉴赏集,书中收录了许多名家的山水、人物与画竹禽兽画,并对其作出了赏析。

随着时代对更迭水墨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有着怎样的流派与不同的的技法?我们又该如何去欣赏一幅水墨画?

水墨画真的好有韵味(艺术的千种姿态)(1)

我前两天恰好看了一本有关于书法绘画的大家点评集,在那本书的最后作者先生列出了中国绘画的几点要素,其中便包含了意境、功力、气韵、笔墨、运用等等等等,究竟什么是气韵呢?——“能生动不定有气韵,有气韵必有生动。”

“气韵”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水墨画中,又占着有重要的地位,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过流派却可以有着明显的区分,

比如著名的米芾和他的儿子发扬起来的“墨戏”(画而至于戏)、李唐大刀阔斧新创出的“李唐派系”等等,各成一脉,各自绽放。

额外写一写赵孟頫吧,我很喜爱赵孟頫的字,在《元史》本传中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但赵孟頫水墨画同样也很厉害,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赵孟頫之于宋元时代更迭之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联结作用,他反对南宋的画风,追求与提倡唐和北宋的画格,他画山水也画人物,画动物也画植物,他的画与他的字一样讲究含蓄流畅,舒展自如。

正如葛康俞先生评他——“宋元之间,赵孟頫之功居伟。写字规返晋唐,绘画则取于唐人去其实,取于宋人去其犷,独得元人风气之先。”

我真喜欢他啊。

水墨画真的好有韵味(艺术的千种姿态)(2)

纵观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绘画贯穿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往古的绘画,始见于陶器,再丽于铜器,再附于建筑,至西汉有绘画独立之记载。”《据几曾看》

绘画承载了属于我们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也记载了古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同样它也是一种极为珍贵且高雅的艺术形式。

前两年故宫六百年大展的时候同时举办了苏东坡的书画作品展,我很幸运的挤到了人堆里,亲眼见到了那些历经过千百年风霜的画作,一幅好画,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珍贵,引无数人为之痴迷。

(并且那间展室里的人多到离谱,这也让我坚信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一定可以永生。)

而这本《水墨画》时隔20年后再次出版,在原作的基础上增补与替换了许多画作的高清原图,以一本书的形式为我们尽显水墨画的无限魅力。

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对属于中国的传统绘画产生兴趣与了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多了解总是好的呀~”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养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