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1)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追求成功。这本没有什么错,毕竟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为什么又说我们心浮气躁?原因是,我们只一味追求成功,不能接受失败。

可是,失败与成功本身就是一体两面,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何况,还有俗语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一个人永远成功,那么一来,这说明任务难度不大,轻而易举;二来这个人无法接收到全面的反馈,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哪里还能提高了。

如何正视失败,如何跌倒了再爬起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习的技能。

布琳·布朗是一位研究者,也是一位TED演讲人。她最著名的TED演讲叫“脆弱的力量”,目前已经超过3000万次点击量。可是当她因此而备受关注时,她却说,自己有朝一日会写一本有关失败的书。当然,布琳·布朗并没有食言,这本有关失败的书名叫《成长到死》。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2)

其实,从摔成“狗啃泥”的时刻,到再一次站起来,更多的靠的是心态。再多的成功案例都只是奋斗目标、学习榜样,当你真正跌倒的时候,能让你站起来的,恐怕只有与你有过相同失败经历,却能够再一次起身的前辈。

就是下一次,当你遭遇狗啃泥的时刻时,不妨尝试着,让我们跌倒和爬起来的速度慢下来,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不适和伤痛之感出现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诸多选择,并探索这些选择带来的后果。布琳·布朗将这个称之为“勇敢起身的过程”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3)

经历“勇敢起身的过程”,目的是让你在摔倒后重新爬起来,克服自己的失误,用一种能为人生带来更多智慧并全然地活在当下的方法来面对伤痛。

在《成长到死》中,布琳·布朗将“勇敢起身的过程”分为三步,分别是:辨识(进入故事)-挖掘(直面故事)-改革(改写故事)。

01

第一步:辨识,进入故事

辨识(reckon)一词源于中世纪英语的“rekenen”,意思是陈述或记述。辨识是指,将你的情绪辨识出来,关注你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与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关联。

那些能够勇敢起身的人,不仅愿意也能够真正去面对自己的情绪。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4)

首先,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产生了波动——就好像身体上的按钮被摁了下去一样,激起了他们的某种强烈反应;或是某个触发因素起了效用,让他们的情绪随之失控。接下来,他们想要弄清楚事态的发展,也对自己的情绪如何主导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好奇。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得以走入自己的故事中。

在辨识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情绪,只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情绪起了波动就行。之后,我们可以仔细辨别这到底是什么情绪。

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是想躲起来。

我一门心思只想捶墙。

我想吃很多奥利奥饼干。

我感觉 ____(失望,后悔,恼怒,受伤,生气,心碎,困惑,恐惧,焦虑等)。

我____(非常难受,感到非常脆弱,羞愧得无地自容,尴尬,不堪重负,心碎不已)。

我主动与男朋友沟通,但他却置之不理,现在的我不知道是生气还是害怕。

我的胃仿佛打了结一般

这些事情听起来没什么难度,但是说来奇怪,许多人从来都没关注过自己的情绪或感受,而是直接选择了发泄。坦白来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最先对情绪做出反应的是我们的身体,这往往会导致我们停止思考或选择逃避。

比如,当你听说老板让你的同事负责新项目时,你的脸变得通红,一股热潮涌上胸口。这个时候,将情绪尽快宣泄的做法要容易得多。你也许会这么想:“我的老板是个混蛋,新同事就是个马屁精。这份工作烂透了,这家公司一点也不公平!”当然,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就不会得到成长。

想要勇敢起身,你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起了波澜,并主动找出背后的原因。下面的想法可能更好些:“她让新同事担任项目负责人,真是气死我了。不过,我必须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好。想想,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切。”

02

第二步:挖掘,自由地撰写烂初稿

辨识的过程是走入故事的过程,而挖掘的过程则是直面故事的过程。

挖掘的目的,是诚实地面对我们为自己的痛苦所编织的故事,分辨出其中哪些内容是事实,而哪些内容是自我辩护。勇敢起身的人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为痛苦编织出来的故事,他们也愿意挖掘诸如自我设限、愧疚、责怪、仇恨、心碎、容忍以及谅解等心理,从而以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故事的真实性。

布琳·布朗在《成长到死》中举了自己的例子。在和丈夫史蒂夫去特拉维斯湖游玩时,他们闹了点不愉快。布琳·布朗为自己撰写的初稿如下:

史蒂夫和我几十年来第一次一起游泳。

我将脆弱之心展露无遗,想要和史蒂夫沟通。

但他对我想要沟通的要求没有进行积极的回应。

所以,史蒂夫是个卑鄙之人,他欺骗我,让我在过去的 25 年里相信他是个良善又充满爱心的人。而实际上, 他却因为我穿泳衣不性感、我的自由泳技术差而对我不理不睬。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两个人当时只是心里都装着其他心事而无暇分心。但是,故事初稿为何会是这样的呢?布琳·布朗解释说:

“因为我在受伤的时候习惯编织出‘我不够好’的故事来进行自我安慰。这故事就像我在难过时爱穿的那条牛仔裤一样,当我心生怀疑的时候,‘永远不够好’的解释往往是我首先想去捕捉的。另外,推卸责任的故事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如果哪件事出了错、给人不祥之感或是让我感觉自己无依无凭、脆弱无助,那么我就想要把罪魁祸首找出来。只消一眨眼的时间,我就能编好这样一个故事来架构起所谓的意义。”

在我们编织的故事中,最危险的故事,是那些贬低我们内在价值的故事。我们必须重新找到真相:我们是值得被爱、尽善尽美且创意十足的。

03

第三步:变革,改写故事

我们是人生的作者,我们为自己书写英勇故事的结局。

变革是指为你的故事撰写一个全新的结尾,用这段更有勇气的新故事改变你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并最终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毕竟,勇敢起身的效果远远比不上勇敢起身的习惯。

在早先TED演讲“脆弱的力量”时,布琳·布朗就提到过变革的概念。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5)

“变革”这个词听上去或许有点儿夸张,但在这个世界上,选择真实而有价值的生活绝对算是一种叛逆之举,选择全然地去爱与生活也是一种对常规的挑战。这样的举动会让许多人感到困惑、愤怒,甚至恐惧。这一分钟,你会祈祷这种转变能够停止,而下一分钟,你则会祈祷这种转变能一直延续下去。同时,你也会惊奇于自己为何能够同时感到勇敢且恐惧。至少,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感受就是如此……勇敢、恐惧,同时充满了生机。

而勇敢起身,便是这场转变的最终一步。

当情绪涌上心头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为什么这么生气?我这是怎么了?”这也正是起身的过程正式开始的时刻。不要逃避我们的烂初稿,而是要通过挖掘这些烂初稿,消除那些妨碍我们全然地生活的恐惧和疑虑。我们知道,逃避不是办法。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思想,是因为我们已渐渐意识到,那些跌跤的故事中的教训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了。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6)

不畏跌倒就是直面失败

如果我们决意挺身而出,全心全意去爱,那就免不了会遭逢心碎;

如果我们要尝试打破常规的新事物,那就又免不了失败;

如果我们要冒险投入感情和精力,那就免不了失望。

让我们痛彻心扉的可能是一次痛苦的分手,也可能是来自同事的一句不友善的话语,或是和家人之间的争执。但无论怎样,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感受和直面这些困境,就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勇敢结局。如果我们能够直面自己的故事,那就不会成为别人故事中的悲情角色了。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7)

相关书籍推荐

存在心浮气躁心理(为什么老说我们心浮气躁)(8)

《成长到死》

【美】布琳·布朗 著丨2017.06

购买详情,请点“阅读原文”

-End-

编辑:刘叶乔 2017.08.30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