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午休给家长的建议(居家期间孩子成为)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居家期间孩子成为“手机控”?家长可以这样做(特别家教1008期)

“孩子总是躲在房间里反锁门玩手机,真是快要气死了!”

“手机成了恶魔,使孩子丧失斗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几乎不跟我们说话,怎么办?”

“孩子拿起手机就玩游戏、刷短视频,怎么说都制止不了,伤了眼睛,还伤了感情。”

“在学校,有校纪班规老师管着,在家里可不就撒开了玩,不管不行,一管就是鸡飞狗跳!”

……如此等等,这是很多家长的烦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学习,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长。疫情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防止孩子网络沉迷?

小学午休给家长的建议(居家期间孩子成为)(1)

1用好“堵”,更要用好“疏”

针对网课越发频繁的现状,江苏、上海等地教育系统近日发布了《“自主学习 快乐学习”居家学习指导手册》,提出当学生遇到学习效率低下、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时,建议采取“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学习时间计划表”“根据学校课表进行学习”“适当增加运动”等措施。

针对平时的手机监管,教育部门早就有了禁令。去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一出,引发热烈讨论,大多数人为“手机禁令”叫好。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措施。而辽宁鞍山的做法除了用好“堵”,更用好“疏”。

为确保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工作落实到位,鞍山市各学校层层落实手机管理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班主任为直接负责人,加强学生思想沟通和纪律意识。同时,班级内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部分学校教师主动激发学生,鼓励他们自己了解手机进课堂、使用过度的危害等,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得出结论。

通过两年的常态化手机管理,鞍山市青少年近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降低近4个百分点,学生日常使用手机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

2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为了有效解决网课带来的监管问题,众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刘长海建议,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双方协商出一个使用手机的新规则。首先,基于充分的亲子沟通,家长在手机使用上以身作则,树立家长的权威性。“很多家长自己在玩手机,但是他还在管教孩子。在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不公平。”刘长海说。

其次,要对手机使用时段、时长等方面进行协商。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他会觉得被尊重,也更愿意去遵守。在使用时段方面,“有些家庭目前实行周一到周四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周五晚上和周末可以使用。孩子对手机或电脑需求较大时,可以拓展到每天使用。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下一步都是对使用时长的严格限制。”刘长海说。《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出15分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远眺休息放松。“如果孩子提出更长的使用时间,在不损害视力或睡眠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折中等方式,达成共识。”刘长海说。

此外,在实际执行中,孩子有时候可能不能立刻放下手机,这就需要家长在时间设计上提前作出考虑。对身边使用手机娱乐的中小学生,刘长海提出,如果家中有长辈同住,家长之间应达成共识,形成管理同盟,不能因父母外出,家中只有祖父母,孩子玩手机的时长就可以被随意打破,即使适当放宽也应有限度。

再其次,需要做的就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遵守规则,持续有力地执行。“一开始可以让孩子定个闹钟,万事开头难,家长帮助孩子形成了定闹钟的习惯,慢慢会发现不需要定闹钟,孩子也知道该停止了。”刘长海强调,手机使用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几个月的监督,是一个慢慢放手的过程。

小学午休给家长的建议(居家期间孩子成为)(2)

3实用做法:以身作则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手机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恰当的引导和规定。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提前达成协议:每次在给孩子玩手机前,先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维持1-2周,爸妈再视情况作调整。

控制使用时长:等孩子满3岁后,可以适当玩手机,但要控制好时间,每次10分钟。如果孩子要看动画片,每周只能看一集,因为每集动画片可能要15-30分钟,甚至更长。

选择优质内容:最好单独留出一个手机,把里面的电影、游戏全部删掉,关闭上网功能 ,专门下载一些适合小孩看的动画片或者音乐,避免孩子连续看视频,反复玩游戏。

选择合适场所:吃饭时、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玩手机,此外,在等车时、旅途中,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以免让孩子养成在等待时玩手机的习惯。日常也不要把手机当成安抚孩子的工具,建议饭后、休息时给孩子玩一会。

家长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大人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多陪孩子玩游戏、读书。如果家长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手机处理,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者真诚地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工作处理完立马放下手机。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放松一下,也尽量选择在孩子睡着以后的时间。一个负责的家长,绝对不会成天端着手机而已,你可能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童年。

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4月19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家教智慧、家庭教育之声

图片来源:摄图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