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民谣的最终会爱上摇滚 让哲学告诉你摇滚精神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或者也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分水岭,他之前的西方哲学都属于西方传统哲学,他之后就属于西方现当代哲学而同时期的西方音乐艺术史正在经历着从古典艺术向浪漫主义时期的过度我们知道哲学是人文思想的先导,艺术是人文思想的留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喜欢民谣的最终会爱上摇滚 让哲学告诉你摇滚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喜欢民谣的最终会爱上摇滚 让哲学告诉你摇滚精神

为什么喜欢民谣的最终会爱上摇滚 让哲学告诉你摇滚精神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或者也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分水岭,他之前的西方哲学都属于西方传统哲学,他之后就属于西方现当代哲学。而同时期的西方音乐艺术史正在经历着从古典艺术向浪漫主义时期的过度。我们知道哲学是人文思想的先导,艺术是人文思想的留存。

哲学是讲什么的?恩格斯说;“哲学就是讲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比如人是思维者是一个主体,而外界的事物就是客体,都是现象与存在。哲学就是讲主体如何理解客体的规律,通过认知自然并且得到一个必然性、规律性的结论。也可以说是通过人的主体意识去征服客体,了解客体改造客体并且为我所用,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这就是西方古典哲学的思维方式。但在古希腊时期可不是这样的,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古希腊。哲学没有把人和自然分为主体和客体,那时是一元论的观点。以后西方哲学思想就转变成为主、客体分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演化,到文艺复兴以后就演变成为西方近代哲学。以笛卡尔的哲学为标志,形成了“主体&客体,思维&存在”这种思维方式。

中世纪觉醒后,才把人作为主体,外界作为客体的这种思维方式出现,到了宗教神学思想统治结束以后,才得以确立下来的。从笛卡尔开始,经过康德、发展到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也系统化、完备化了。在黑格尔后西方哲学的发展,西方当代哲学对“主体与客体”的思维辩证方式都是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只是简约化的形而上理论方法。

让我们看一看摇滚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社会的动荡,生存的困难,生活的情绪化导致的负面现实生存压力,人们需要通过音乐和艺术来面对生活中永不屈服的精神意志,这不就是摇滚音乐的精神意志吗?同理民谣和流行音乐就是面对生活所展现出来的音乐精神意志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者是音乐愿景的伊甸园。人们用音乐告诉现实社会,民谣啊--我服了。我是真服了。

无论我们怎样解读音乐,我们始终在哲学层面上要回答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质问自己,我还是不是我自己。摇不摇滚,民不民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生活和人生体验过程中还是不是能够证明你自己的存在。其实西方的摇滚音乐也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在每个人的现实愿景之当下,它是否还有妥协与表达的自我需求。它不见得非要以摇滚乐的形式呈现,像民谣,爵士,流行,古典音乐都同样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理性思维和现实需求的具象化呈现,尽管现在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同样体现出了音乐织体或者音乐逻辑架构的碎片化。但是它们同样也揭示了现代文明和文化的演变趋势和规律性的共性化呈现。无论有多么大的质疑声。当然这些都是音乐的显化范畴,并不体现音乐审美的底层逻辑。

遗憾的是,任何事物的演化都必然符合生物学的演进范畴,社会的环境变迁和音乐艺术的迭代更新同样遵循着这个逻辑定律。是可控的。所谓的不可控就是探寻音乐演化的真正边界。它是自由状的并且完全符合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我们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激发我们学习和热爱音乐的兴趣。要从音乐形式的底层思维的角度理解“存在即合理”。“存在”不是指自然或事物的本体呈现,它只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即事物的表象,“合理”是指合乎特定理性,合乎绝对精神。难道只要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但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就是“存在之物”的基础,确切地说;合理终将存在。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必须说的,恰恰是无法说的》。他说的就是人类语言有其局限,能说能表达的其实都是浅显可理解的层面,但我自己经常会有某种体会,我的讳莫如深的深层次感受的那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分享给他人,就像听音乐(无歌词纯音乐、乐器古典音乐)时你能体会到言语无法比拟的丰富情感,完全是同一个道理。但也正因为无法说,才留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句话再一次印证了维特根斯坦想象力丰富的音乐美学观念。

因此,哲学终究还是服务于人的思维和意识,由于人与人的个体间思想必定存在巨大差异,那就让我们一起到福音音乐里去找寻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者到民谣音乐里去寻找共情与心智快乐的伊甸园吧。。加油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