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

写在前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乐观旷达,催人奋进,这三句话出自苏轼的《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这首词写于其谪居黄州的第二年,彼时的他已经安顿好了自己的心情,不仅有耕种的东坡和安居的雪堂,还有一众好友诗和往来。

可见,时间的确是治愈心灵的良药,因为政治的打击和仕途的挫折,让刚到黄州的他时感悲凉,甚至有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归隐之念。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初到黄州,七夕夜时,他填下《菩萨蛮 七夕》一词,借牛郎织女七夕团聚的故事,含蓄地写出了自己彼时的复杂心绪。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1)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宋 苏轼《菩萨蛮 七夕》

简译:

风起云涌,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来,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残夜将尽。

一年一度的相聚接近尾声,牛郎织女如梦惊醒,执手相看,涕泪纵横,如雨点般洒落下来。

牛郎织女的相逢虽然短暂,但是来日方长,天不老,情不绝,他们的爱情会永远与天地同在。

即便是一年一会,他们也不羡慕人间夫妻的生活,因为人间的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2)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七月,此时苏轼一家人借住在临皋亭,继配王闰之也于此年的5月份抵达黄州。

七月七日七夕之夜,苏轼登上邻近临皋亭的朝天门城楼,想起牛郎织女相会的古老故事,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此词立意新巧,构思独特,既表达了希望夫妻团圆永不分离之意,也抒发了仕途坎坷、际遇堪悲的怅惘之情。

词的上片写七夕之夜牛郎织女夫妻情深的难舍难分,相见时难别亦难,刚刚团聚,转身又要分开,令人情何以堪。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前两句写时间迅疾,星河流转,残月西斜,风吹云散,夜色阑珊,又逼近离别的时刻。

仙驭”指风伯、云师驾车而来,意风起云涌,天气起了变化,“云开扇”意作为扇翣掩障太阳的云移开了,“更阑”即更残,指五更天。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后两句写如梦方醒后的依依难舍,执手相看,泪雨纷飞,一如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梦”是夜里,指相聚的时间之短,恍如一梦,“晓”是天亮谓离别时刻的到来,分别的时候还是到了,即便是有太多的言语,也只有等到下一年相聚时再叙。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3)

下片写次日之晨牛郎织女的伤离恨别,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愁,及际遇之悲,含蓄蕴藉。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前两句承上句,笔锋骤转,一改之前的悲凄,写牛郎织女虽然相聚匆匆,但他们是天界的神仙,自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又岂会在意一朝一夕。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作此词时,爱妻王弗离开他已经十五年了,牛郎织女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可一年一会,而自己和爱妻人天永隔,余生只能梦里相见。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天上的牛郎织女有来日方长,人间的自己和爱妻一旦离别再无相见日,这怎不令人深感痛楚呢。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4)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这两句借物抒怀,明写牛郎织女不羡慕人间的原因,实则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愁。

从众人瞩目的朝中重臣,沦落到为人监管的下僚,身份的转变一时令他难以接受,但这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更重要的还是来自生活的艰难,居无定所,衣食难继,度日如年,难怪牛郎织女不喜欢,就连一向旷达的诗人也喜欢不起来了,因为人间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

这最后两句,看似随口而出,文采也平淡无奇,但却道出了人生的深奥哲理,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5)

写在后面

正月初一出发,二月初一到达,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历时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苏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黄州贬所。

团练副使是个闲职,又是受人管制之身,他没有官舍可住,先是寄居在定慧禅院,家人到后,就借住到江边一个叫临皋亭的荒废驿站。

没有工作,居无定所,亲朋疏离,初到黄州时,苏轼的生活极其困窘,一度跌倒了人生的低谷。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乌台诗案的打击,对苏轼来讲无疑是一记重创,偶尔的绝望和叹息在所难免。

但是,“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的慨叹亦不过是一时失意之语,豪迈旷达,积极乐观,才是苏轼真正的人格底色。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他坚信暗夜终会过去,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因为有执着的坚守,所以他才会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初到黄州的艰辛(七夕夜填下一词)(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