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1)

木兰花·城上风光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2)

一醉解千愁

师一

酒,从酿造的那一刻起,就有两个功能:狂欢以贺,解忧浇愁。前者白发可年少,后者年少能白头。钱惟演属于后者。

他是一个独斟独饮的人,是一个本不能喝酒而喝酒的人。痛饮不是因为贪杯,而是因为想忘记,想从五浊恶世的淖泥中解脱。

愁肠郁结,泪眼无春,莺歌燕舞里,多少往事怕上心头。多少旧梦,扰人愁夜。只有酒,漾着微微的月光,从东到西。一杯一杯,越饮越清醒,想彻底醉得失去知觉,醉得失去思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如荒山一样的愁,本不该压在他的身上,他撑不起,也受不住。他也想向水学学智慧,偏偏他是一件被雕成的玉器。大山压来,成了一片深绿色的碎屑。任何一个工匠,都可以将这些碎屑重新打磨,随意雕琢成可以需要的模样。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3)

有人说他“攀缘皇族”,他本就是出身皇族的王子。高贵的血统里留着吴越王钱俶的血;有人说他“趋炎附势”,说他的人,阴险狡诈无恶不作,并且从来就不懂什么“六道”,从来就不怕什么“因果”。

他是一个旧王孙,博学能文,幼小时候就写下“高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的诗句。随父归宋后也很得真宗皇帝的喜欢,不是因为什么“附势”,而是因为才学。“以笏板起草诏令,迅即而就。”他需要“攀缘”吗?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4)

他喜欢藏书,喜欢阅读,在家的时光宁静而惬意。但毕竟不能一直在家,他要上朝,就必须走出书斋。走出书斋,必然会遇到书籍之外的人。幼年简单的生存环境,让他不太能揣摩别人的心思,尤其是小人的阴损内心。何况,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有时候不容易分辨,除非遇事。丁谓“口舌能言,颇得圣意”,他哪里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小人,有时候更像一个君子,就像丁谓,地地道道的佞臣,看上去却那么像一个忠臣中的忠臣。(如果不熟悉丁谓,可以看看《狸猫换太子》,那个恶贯满盈大逆不道的大臣就是。)丁谓倒了,他成了“私厚于丁”的人。一层一层的关系,他理不清。万般无奈,绝息交游,闭门看书,安心写作,成为“西昆体”的代表人物。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5)

读书,不仅可以辟邪,还可以避难,更可以让自己具备一种“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钱惟演明白了这一点。除了读书,他尽己所能奖掖后进,所以很多年轻人记住了他,比如北宋文豪欧阳修,比如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他的作品文辞清丽,比如《木兰花》,所以宋词里留下了他的酒,他的愁和他孤独的灵魂。

借酒浇愁,其实如抽刀断水。遇人不淑,才是钱惟演人生最大的悲剧。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一年后,他离开人间,去了没人可以找到的地方……

2015.4.8 晨

2021.10.17 晨

必修四语文李清照二首讲解(师一读词北宋钱惟演木兰花)(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