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还会回到家乡吗 将用这4种方式回到故乡

01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不知不觉,70后的人,也奔五了,一晃就要退休了。最令人揪心的是,父母老了,甚至再也见不到了。

曾经,父母在老家,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会想办法回去。一顿团圆饭,一道风景,令人温暖。

当父母过世之后,大概只有清明节才会回故乡,放一挂鞭炮,隔着时空,和父母说几句话。内心涌动着一阵酸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自己也要面对“养老”的选择了——步入了父母的后尘。即便,没有人愿意变老,但是时间不管那么多。

认真想一想,你还会回到故乡吗?用什么方式回到故乡呢?应该是以下几种方式吧。

70后还会回到家乡吗 将用这4种方式回到故乡(1)

02

第一,衣锦还乡:带着钱财回乡,过颐养天年的生活。

林语堂在“社会十大恶俗”里指出:“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炫耀是不对的,很低级的,但是我们仍旧乐此不疲。毕竟,有钱了,说话有底气,做人有面子。如果不亮出自己的“钱”,一辈子默默无闻,就没有生趣了。

因此,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希望“衣锦还乡”。一方面是显摆,一方面是过着幸福的生活。

唐僖宗时期,临安石鉴乡有一个叫钱镠的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还百般嫌弃他。幸好本村的一个婆婆,收留了他。

钱镠长大之后,常常喝酒赌牌,不学无术。后来,他在南方一带,平定了黄巢起义,被封为吴越王。

钱镠回乡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都来庆祝。历史记载,“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

作为70后的我们,如果使劲折腾,并且方向对了,就能在异乡赚到钱,变成“大人物”。就算是坚持打工的人,也能如愿退休。

带着钱财,开着车,回到故乡,还有小洋楼可以居住,余生就安定了。

03

第二,被迫回乡:年纪大了,在异乡无法谋生,只能回乡种地。

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广州谋生。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在某单位混到了中层。但他越来越感觉身体吃不消,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到故乡。

他对身边的人说,希望回老家,过慢生活。显然是一句“托词”。

失去了工作的他,在老家养鸡,勉强维持生计。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一些外出打工多年的乡亲,因为年纪大了,找工作很难;没有一技之长,无法在单位立足;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不得不回乡,重新开始。

依托家乡的山水,可以养活自己,但是要闯出一条路,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手里没有钱,也没有任何技术的人。

70后还会回到家乡吗 将用这4种方式回到故乡(2)

04

第三,主动归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寻找发展机遇。

陶渊明厌倦了官场,因此回家种地,读书写文,让自己的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现在,也有一些有理想的人,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做起了大买卖。

《泉州晚报》上,有一个叫郭炜兰的女人,大学毕业之后,在泉州市的一家公司上班。但是她觉得,回乡创业,才是长久的办法,因此果断辞职,回到家乡蓬华镇。

这些年,她靠做擀面,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她亲自设计了包装盒,还记录了做擀面的全过程,展示家乡的特色。

扪心自问,70后的我们,是否想过,要在故乡做一番事业呢?很多人,有想法,没有行动,因为害怕失败,手里也没有资金。

当我们五六十岁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回乡”问题。因而,抓住机会,做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也未尝不可。

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想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当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之后,再回乡,情况就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家乡一直在发展,道路、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为创业夯实了基础。

种菜、开垦果园、养鱼、旅游等,我们可以加入其中,也能够乐在其中。

05

第四,一生漂泊:偶尔回故乡,常常把异乡当故乡。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还有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低调做人,那么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活得很自由。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在城里也能感受到家乡的风景。

我的朋友在南方打工,中秋节的时候,发朋友圈说:“此刻,月亮是故乡的,也是异乡的。”

是啊,月亮弯弯照九州。在南方看到的月亮,与北方没有什么区别,大小差不多,亮度也差不多。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人,总要接纳自己的“俗气”,牵挂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逃避生活。

总有一些人,六七十岁的时候,还要漂泊。为了帮助儿女,成为了孙辈的保姆;因为家乡过于偏僻,没有奔头,只能选择一辈子漂泊;因为异乡有心爱的人,因此要长相厮守。

心回到了故乡,身体偶尔回故乡去感受一下,也算是“回乡”吧。

70后还会回到家乡吗 将用这4种方式回到故乡(3)

06

70后,别说自己还小,岁月已经在你的人生里,留下了沧桑。

白发、皱纹,蹒跚的脚步,都会接踵而至。

小时候,故乡的泥土养育了我们,一把青菜、一棵稻子、一棵老梨树、一条小溪......都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

这些年,我们漂泊在位,故乡的风景,在脑海里,故乡的老屋,在等待着我们。叶落归根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来日并不方长,总得提前考虑养老的问题。

其实,回乡的路一直都在,人生却不知归途。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