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产业发展前景(桂林市全州县三产)

桂林产业发展前景(桂林市全州县三产)(1)

金秋时节,全州县产业兴旺、村庄美丽、田畴广袤、丰收在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农业发展蹄疾步稳、工业产业不断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开创新局面,“三产”齐展翼,跑出全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谱写了红色热土的壮美新篇章。

特色农业赋能 乡村振兴正当时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在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万穗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产业核心示范区内,3200亩稻田尽披“黄金甲”,当地村民正在稻田里排水捕鱼,整个乡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每年7月份左右,这里都会迎来巨幅创意“稻田画”的最佳观赏期。2021年7月,“稻田画”的内容为“禾美稻香、稻渔共生,桂北粮仓、大美全州”。2022年7月,“稻田画”的内容为“大美全州,喜迎二十大”。这些“稻田画”,是当地农民以田野为“画纸”,以紫、绿、黄、白等彩色水稻为“彩笔”,通过精细巧妙的排列组合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田间艺术。

在全州县安和镇的全州县都庞芋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000多亩香芋,在大地上尽情铺展。多年来,全州县安和镇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大做强香芋特色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全镇种植香芋2万余亩,总产值约1.6亿元,成为引领全镇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过去十年间,全州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用特色农业赋能乡村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十三五”期间,该县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5.6%。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稳产增产,年产粮食40万吨左右,连续九届自治区“看禾选种”大会在全州县召开。此外,该县的七彩人生米、洋田大米、九提香米和湘山好米入围广西十佳优质大米;东山猪、文桥鸭、乌鲤禾花鱼、石塘生姜等相继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认证。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全县6.54万贫困人口和7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县还先后高质量建成才清、枧塘、绍水、威水、石塘、黄沙河等五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获桂林市考评一等奖。“康养大碧头”被评为全市首个五星级田园综合体,形成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2021年,全州农业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作为“桂北粮仓”,2021年,该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89万亩,全年产量38.76万吨,同比增长1.87%。此外,该县的现代特色农业取得新成果。2021年,该县共创建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6个,其中新创建区级4个;全州县“红色沃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申报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这一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3.09亿元,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5元,增长10.9%。

2021年,全州县获得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称号;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获得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获评2021年度农业农村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今年上半年,全州被列入全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和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

桂林产业发展前景(桂林市全州县三产)(2)

全州新貌。 王斌摄

工业持续壮大 发展迈上快车道

过去十年间,全州县工业产业持续壮大,工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近日,记者来到桂林市全州县工业园区。一条条宽广的道路笔直地通往四面八方,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错落有致,整个园区一派有序忙碌的景象。

在桂林鑫晶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代自动化机器伴随着轰鸣声在有序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得热火朝天,加班加点把加工出来的产品打包发运。桂林鑫晶琳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干米粉4万吨、芋圆1.5万吨、速冻食品1万吨,是全州县4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之一,目前已完工投入生产。该公司在销售旺季单日发往全国各地的网络订单数量可高达5万单,“全州制造”速冻产品奔向千家万户。

今年以来,全州县在狠抓“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推进的同时,还组织开展“4个10”和“百企转型升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行动。与此同时,该县做大做强粉业、鞋业、装备制造、绿色化工、食品化工等五大产业园。截至目前,全县形成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石材化工、轻工纺织等为六大主导的“工业树”和“产业林”。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9月,全州县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2.81亿元,同比增长10.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3亿元,同比增长13.3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州县年产干米粉47万吨,占据全国干米粉产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干米粉生产区。

2021年,全州县工业园区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39.43亿元,全年园区实现工业税收1.5亿元,全园区企业税收1.71亿元,为全县的经济稳定运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域旅游创新 融合发展谱新篇

“地灵人杰山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全州,自古就享有这样的美誉。

2018年,全州县人民政府开始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申报创建第三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经历2019年全面布局与创建,2020年的全面整改与提升,2021年的全力冲刺式创建,终于在2021年下半年取得超预期成果。2021年,全州县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26.39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24.73%;旅游收入76.6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30.35%。

2021年4月25日,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全州县牢记重要讲话精神,深挖红色资源,充分利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三大渡口”、湘桂古道等湘江战役遗址遗存点,打造情景教学现场点31处,推进鲁水村至石塘圩等8条现场教学路线。此外,该县代表广西迎接了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督查,被评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自开园以来,接待游客380余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达1.4万人次,获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红色教育阵地。

除了以“红色 ”开拓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州县还充分利用本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质的生态资源,通过“绿色 ”模式不断探索全域旅游中的新亮点,挖掘新特色。

安和镇大塘村委的龙井村集色、奇、灵、秀于一身,有“小九寨”之美誉。2013年,该村开始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游客络绎不绝,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全年游客量30万人次。

全州天湖以四季和天气的不同体验著称。近年来,全州县充分利用天湖“冷资源”打造“热经济”滑雪项目。作为华南地区首个高山户外滑雪场,桂林全州天湖滑雪场的建成弥补了南方冰雪项目的空白。该度假区的滑雪场已营业了4个雪季,共接待各地游客近20万人次。

全州县将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美丽北大门和桂林北部副中心城市,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新高地,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