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个同步课堂这个小栏目中,我会同步在学校的进度,归纳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干货满满。希望这里可以成为大家语文学习的沃土,从此爱上语文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

《古对今》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的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处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语言优美,如“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3)

1、识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①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4)

酷:加一加,酉 告=酷。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5)

凉:A.换一换,“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就是“凉”。

B.这个字的偏旁两点水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6)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7)

朝:A.字歌——十日十月。

B.这个字是多音字,还能念“cháo”。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8)

杨:A.换一换,将“场”字的部首换成“木”就是“杨”。

B.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9)

​②上下结构的字:“暑、晨、霞”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0)

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圆=囗 员,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这个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1)

上中下结构的字:“寒”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2)

独体字:“严、夕”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3)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

“多”字减一半(夕)。

2、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右部“京”注意第一笔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4)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5)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的连接点下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6)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7)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8)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上半部分要写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19)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03朗读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

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04运用

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韵歌”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0)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1)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又如,找近义词,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

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2)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3)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24)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学语文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