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类型分哪几种(图书出版常见的注释形式)

图书的类型分哪几种(图书出版常见的注释形式)(1)

今天出书汇来给大家说说,图书出版时必不可忽视的一项——注释。首先什么是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些内容或文字作补充说明,但又不宜作为正文来叙述的文字。并且注释的种类比较多,情况也各有异同:有解释词语、符号的,有交代资料来源、引文出处的,有对正文内容加以订正、校勘、补充的,有进行评论、阐发的等等。

附在正文中的夹注或附注(对正文中词语所作的诠释或对引文出处附带的说明,夹印于正文之内,与正文用括号隔开),一般视为正文的组成部分,而其他种类的注释则列入辅文范畴。各类注释的分类原则并不一致,包含的内容亦各有侧重,因此在实际表现时会有交叉(如脚注、文后注往往可以是自注,也可以是编者注、译者注)。接下来出书汇就给大家列举几种常见注释形式。

1、脚注

脚注也称“边注”“页末注”“页下注”。它或对正文中词语作诠释,或对引文出处作说明,或对文中内容加以订正、补充及作阐发性说明等。内容为引文出处的脚注应包括一定的基本著录项目。

2、文后注

文后注的内容与脚注相同,集中印于图书正文的某一部分之后(按该部分的性质,又可分“段后注”“章后注”和“篇后注”)或者全部正文之后(即“书后注”)。被注文字按先后顺序编列注码,文后注的序码须与正文中的注码前后一致。

3、呼应注

呼应注是指某一词语在前文中已有注释,若其再次出现,则以此注说明参见前某页某注;或根据该词语在不同地方的用法差异进行说明,各有侧重,互相呼应。

4、译注、原注

译注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对古籍作品的内容既加注释又以现代汉语进行翻译;译注的第二种含义,是指翻译图书中译者加的注释。

原注是古籍、翻译图书、多人合集的某部分内容中原作者的注释。

5、自注、编者注

自注是本书作者加的注释。

编者注是主编者或出版者在选编或编辑过程中加的注释。

以上就是出版图书几种主要的注释形式,大家都了解了吗?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别的关于图书出版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咨询出书汇在线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