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和小海蒂有怎样的魔力(阿尔卑斯山上的海蒂)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高畑勋拍摄、宫崎骏制作的52集日本电视动画,是高畑勋的代表作之一,1974年1月6日在日本首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阿尔卑斯山和小海蒂有怎样的魔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阿尔卑斯山和小海蒂有怎样的魔力(阿尔卑斯山上的海蒂)

阿尔卑斯山和小海蒂有怎样的魔力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高畑勋拍摄、宫崎骏制作的52集日本电视动画,是高畑勋的代表作之一,1974年1月6日在日本首播。

改编自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Johanna Spyri,1827年—1901年)于1880~1881年所发表的德语小说《海蒂》系列。

全世界通用的作品《海蒂》

海蒂自幼父母双亡,和顽固但很温柔的祖父阿尔姆爷爷一起生活在阿尔卑斯山的大自然中,和比她年长的小羊倌彼得一起茁壮成长。海蒂8岁的时候,作为塞西曼家的小姐克拉拉的玩伴被带到了法兰克福。

腿有残疾的克拉拉只能在轮椅上度日,海蒂给她讲阿尔卑斯山的故事,克拉拉因此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可是塞西曼家的管家罗登迈尔对克拉拉的这个变化并不看好,她对海蒂很严厉,最终海蒂因为想念家乡的高山得了梦游症。

在克拉拉的关怀下海蒂回到了大山的怀抱,病也痊愈了。然而克拉拉却因为好不容易交到的好朋友不在自己身边了而郁郁寡欢。终于,克拉拉想起了海蒂给她讲的阿尔卑斯山并去找她,克拉拉在大山里通过和海蒂、阿尔姆爷爷、彼得以及村里的人们交流,最终可以用自己的双腿站起来走路了。

原作是约翰娜,斯比丽的儿童文学作品,制作方瑞鹰Enterprise是高桥茂人通过TCJ动画中心(现EIKEN)创立的公司。实际的制作是由作为瑞鹰Enterprise的分公司而创立的瑞鹰影像接着前作《小山鼠洛基》完成的。

制片人高桥有意想把本作做成全世界通用的作品。开始进行TV动画这项事业之前高桥曾在TCJ动画时有过以广告为中心进行动画制作的工作经验,高桥认为单靠电视台给的制作费是制作不出高品质的TV动画的,因此他企图通过将作品远销海外来补贴制作费并获得收益。

为了能在海外易于被接受,自瑞鹰Enterprise创立后的完成的第一部作品《Moomin》以来,他们自始至终坚持选择国外作品作为原作来制作。

这样子被选中的本作1967年在高桥还在TCJ动画时已经尝试进行了动画化,完成了试映片。这个试映片是由当时尚属新人的芦田丰雄负责人物设计,当时这个企划还没有被提上节目日程,将本作动画化一事成了高桥跨越七年的宏愿。

完成《海蒂》的实力派制作人员们

主要制作人员有监督高畑勋、场面设定和画面构成宫崎骏、作画监督兼人物设计小田部羊一,这是他们从A Production转入瑞鹰映像后的第一份工作。

东映动画(现东映Animation)出身的三人与A Production参与过与之有过业务协作的东京Movie(现TMS ENTERTAINMENT)的作品,创作出了高品质的作品。

在进行动画化时,高桥决定去当地进行实地拍摄。高畑、小田部、宫崎一行人出发前往瑞士。像这样主要制作人员去海外进行实地拍摄还是初次尝试。

实际制作动画时的人物是在森的草案的基础上由小田部画出来的。一开始,海蒂的人物造型设定的是三股辫,但是在实地拍摄处瑞士苏黎世的图书馆,有人告知在大山里和祖父一起生活的孩子不可能会捯饬头发,于是就变成现披散短发的发型了。

Character designer(人物设定)这个职务在TV动画史上是从本作开始被计入演职员表的。以前是直接称呼为人物设计。据说Character designer这个职务名称是高畑为了表彰小田部的工作对作品的完成有很大的贡献,想为他除作画监督之外再在演职员表里起个别的名字而想到的。

身为监督,高畑考虑到的是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理想化以后清晰地反映出来。因此,在本作中虽然高畑刻画了日常生活的模样,但他还加入了动画式的夸张手法来描绘出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所看到的世界。

比如海蒂在斜坡上奔跑的场景,画面呈现了一种一般来说难以想象的非常快的速度。

还有海蒂同山羊一起快乐地跳舞的场景,高畑认为在大人看来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可是从观看动画的孩子们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真实感的东西。

节目锁定的目标观众群是幼儿及小朋友,高畑在A Production时的剧场版动画《熊猫家族》就已经成功做到把他们吸收到画面前了。

宫崎和小田部也参与了这部作品,他们充分利用了中途夭折的《长袜子皮皮》的取材以及人物。高畑在本部作品中的常识就是这样的成功的延续,宫崎担任场面设定及画面构成,负责把高畑的监督的意图通过影像准确地表现出来。

故事的主要舞台就是海蒂他们生活的家。宫崎以在瑞士实地拍摄时在山中见到的房子为基础设定了动画中房子的房间布局。宫崎还负责画面构成,每周要画一整集3000个镜头的版面设计。巨大的工作量非比寻常,他经常就是正在工作室的地上睡着就跳起身来开始画画,他超越常人的工作状态成为了日后人们口中的谈资。

曾在东映动画有过为剧场版动画作画经验的小田部接受了在TV动画中描绘日常这样苛刻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挑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仔细地描绘出来。

这和画出动作场面同样费工夫,甚至需要画更多。通常一话TV动画平均需要画3000到5000幅,本作品则需要6000多幅(后来,相同时间内有的甚至需要8000幅画)。

小田部在高畑随后的作品《寻母三千里》中也担任了人物设计和作画监督,实现了将在瑞鹰映像的高品质名作路线在日本Animation里继承下去。

负责音乐的作曲家渡边岳夫通过《巨人之星》等作品走入大家的视野。他在瑞士取材三个月后,为本作品的音乐作了曲。

主题曲使用了阿尔卑斯地区特有的约德尔唱法,让人印象深刻。歌曲是由当地的约德尔歌手演唱,把在日本录好的歌同在海外收录的混录完成的。

这也是首次为了制作TV动画的乐曲而进行海外录音。乐曲的制作和贩卖由日本古伦美亚一手负责。古伦美亚的负责人和渡边动身前去录音的前一天才拿到许可。

但是,这样的尝试结果就是本作品的主题曲不仅在动画中大获成功,也创造了单曲唱片卖出超过100万张的销售纪录。另外,牧牛铃等营造出在瑞士的情景的效果音也在当地收录了进去,增加了作品的现实感。

志在取得高收视率塑造出永恒的、受人喜爱的角色

走《世界名作剧场》的名作路线的本作品广受好评,收视率维持在15%-25%,而且还随着剧集的播出上升。通过本作品,高畑等制作人员证明了动画是一种可以描写出人们的内心和日常生活的表现媒体。

通过这个成功,以前那种像是《Moomin》这样的虚幻的作品或《小山鼠洛基》这样拟人化了的动物们的故事不再出现,而是开始继续制作重点放在描写人们的生活这样的作品。

本作品中首次进行的正式的海外实地拍摄也成为了此后名作路线的作品的既定步骤,也为提高作品的品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作品也在海外播出,但作为跨时代的代表作时至今日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