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1)

12月8日至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安徽省黄山市与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洪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诺特举行第七次“1 6”圆桌对话会。这也是短短几个月之后,黄山再度担纲“国际会客厅”。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2)

对再度牵引世界目光的黄山来说,这是光荣,更是考验。

黄山市重大外事活动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宣传保障工作组闻令而动,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有条不紊的保障,形式多样的宣传,向世界展现了黄山的魅力与风采。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3)

聚多方合力护航“大舞台”

“冲锋号”吹响,宣传保障组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参与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黄山市深知,想要把“国际会客厅”的名片打造好,高标准、严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工作底色。

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次宣传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担任此次圆桌对话会宣传保障组组长的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罗建华,多次带队察看现场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还专程拜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洪凌,商谈画作借用展陈事宜。市委宣传部其余相关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相关工作,或多次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4)

圆桌对话会会场内景,宣传保障组结合会场空间设计,通过非遗及艺术作品展陈方式,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宣传保障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入选艺术家们和非遗传承人表现出极大热情,愿意无偿借用作品,这样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让人感动。”国家一级美术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福安动情地说:“能在这样的场合展陈作品,除了荣幸,就是自豪!为‘国际会客厅’的打造出一份力,义不容辞!”

为了让参加圆桌对话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及时了解有关新闻资讯和我市的基本情况,宣传保障组克服困难,统筹安排市邮政公司和黄山日报社调派专人负责中央省级报刊及黄山日报的取送工作;协调皇冠酒店、涵月楼酒店客房电视开机播放城市宣传片和全省各地市美景图片;协调市文联提供《徽之黄山》《想见新安江》两套画册,新华书店提供徽文化书籍画册95册,分别摆放在酒店客房和公共空间,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5)

用文化基因写出“国际范”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瓷器,文化便是闪亮的釉彩。位于皖南地区的黄山市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文化艺术作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作品,就像一个个有机细胞,支撑起黄山这座城市的涵养和腔调。

让文化基因与“国际会客厅”擦出火花,以文化的魅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美誉度,成了此次会议宣传保障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6)

“按照氛围营造体现‘黄山特色、安徽元素、中国风范’的总体要求,在展陈设计和艺术品征集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作品主题内容、表现方式、色彩配置、作品尺度等多方面。从征集的结果看,作者上,既有黄山本土‘大拿’,也有旅居黄山的‘大师’,既有老一代的艺术家,也有现当代的艺术家;种类上,既有西方审美的油画、水彩,也有东方审美国画、书法、漆画、非遗产品等,可满足多方审美;形式上,既有传统的艺术作品,也有充满现代意味的抽象艺术。这些,不仅体现了‘国际范’黄山包容开放的城市姿态,也是黄山正加快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行动呈现。”宣传保障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7)

于是,从涵月楼酒店户外公共空间的古戏台、砖雕文化墙砌筑,到高尔夫酒店1号楼、3号楼悬挂的全省各地的美景图片相框;再到皇冠酒店大厅悬挂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洪凌的巨幅作品,摆放的专程从卖花渔村租借来的迎客松造型盆景,1号房间内甘而可的漆器作品、竹艺轩的竹雕和杨文笔庄的文房四宝……159件非遗展品、56件书画作品、65幅徽风皖韵美景图片,它们在不同场合、场景的适时出现,都让中外贵宾深刻地感受到徽州文化的脉搏跳动与“国际范”黄山的魅力风采。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8)

以矩阵宣推唱响“好声音”

每一次国际性活动都是对外展示的窗口。传播黄山声音,讲好黄山故事,全面刷新外界固有认知和印象,对黄山来说,是必要,也是必须。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9)

宣传保障组选择矩阵出击。

为满足氛围营造需要,宣传保障组向省委宣传部函请提供全省各地市照片,并专程邀请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来黄拍摄采风,用镜头传播大美黄山。

宣传保障组统筹协调市委宣传部和黄山日报社,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入场,对接海内外的14家媒体32位记者,协助外交部新闻司及中央媒体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并拍摄部分资料图片。

新闻报道宣推方面,活动之前,宣传保障组就积极对接中央媒体和长三角媒体,主动提供素材,第一时间传送新华社预告新闻后,中新社、国际在线、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迅速推出新闻报道《黄山再度成为中国外教会客厅》《为什么又是黄山》《安徽屯溪:国际小城再度牵引世界目光》《又是你,屯溪!这座小城缘何担纲“国际会客厅”》等报道。活动开始后,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陆续推出相关报道,“黄山国际会客厅”迅速成为热词。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10)

这一股“黄山旋风”,给黄山留下一段新的历史。

黄山是中国的名片、世界的黄山。外事活动对黄山的意义远不止是一场高规格的活动,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自我、迈向国际的契机。由春及冬,从外长的会客厅,到总理的圆桌会,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特资源、无可限量的多重价值、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的黄山,正在时代的节拍里,拥抱更多可能。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11)

作者:李晓洁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王婧 二审:徐海生 终审:李学军

今日的黄山美爆了(遇见国际聚焦下的魅力黄山)(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