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

明中期的冠服用玉

| 作者:张健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2020届博士毕业生

| 指导教师:尚刚教授

*本文内容节选改写自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明中期的工艺美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明代庶民服饰用玉有严格的限制,洪武三年(1370)定,庶民男女首饰钏镯,不得用金玉珠翠;洪武六年(1373年)又定,庶民巾环,不得用金、玉、玛瑙、珊瑚、琥珀[1]。明中期的品官冠服,也恪守明初的用玉制度,尤其是玉冠、玉带、玉佩等有使用等级限制的玉器,多在一品官员以上及皇族贵勋的冠服中常见。

玉 冠

以朝服冠饰为例,明代文武官员皆戴梁冠,以冠上梁数区分:八九品冠一梁,六七品冠二梁,五品冠三梁、四品冠四梁,三品冠五梁,二品冠六梁,一品冠、伯冠、驸马及侯冠均七梁,公冠八梁。其中,公冠饰以玉蝉,其余均不用玉[2]。郡王以上冠冕用玉普遍,多饰以玉珠、玉衡、玉瑱等[3]。如梁庄王朱瞻垍墓出土冠冕【图1】,所用玉珠、玉珩计140件,为五彩玉珠九璇冕,有红组缨,青纩充耳,金簪导之,形制与《万历会典》亲王冠冕样式相同[4]。

另外,魏国公徐俌夫妇合葬墓出土紫红色琥珀束发冠,半月形,中空,五梁,两侧各有小孔,对插金簪[5]【图2】,有学者认为徐俌的五梁束发冠与其职位相符[6]。但按制度,五梁发冠应为三品冠饰,徐俌不仅担任正三品的南京守备一职,也承袭魏国公的爵位,应为八梁冠才是。实际上,束发冠和梁冠是两回事,梁冠是朝服用冠,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束发冠则为闲居时佩戴,较为随意。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1)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2)

玉 带

服用玉带,在唐朝始为定制,唯有三品以上官员才有佩玉带的荣耀,多为十二枚玉銙。入明后,玉带多为二十枚玉銙,佩戴的要求也更高,只有文武一品官员及公、侯、驸马、伯等才能使用玉带[8];而女性服用玉带,则为郡主、郡王妃以上皇亲国戚,玉带并刻有描金纹饰[9]。如魏国公徐俌夫人朱氏墓出土素面白玉带一条,玉銙20枚,有长方形和桃形两种,光素无纹,形制略小于男带[10]【图3】。在明代,受封公爵的地位仅次于郡王,朱氏为魏国公爵夫人,理应备有玉带。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3)

明中期皇帝赏赍玉带现象频繁,内廷的玉带需求量也不少,景泰七年,代宗曾命内官监造各样玉带五百条 。如按明制,佩玉带的职官只有加保、傅衔者,和宗人府的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等[11]。但正统间,袭封衍圣公孔彦缙获赐玉带,衍圣公虽为二品,但其诰轴用玉,等同于公侯[12]。孔彦缙得赏玉带尚且有理所依,成化之后,恩赏玉带则较为随意,尤其是太监获赐玉带之赏泛滥[13]。朝臣虽屡屡进言约禁,但收效甚微。正因玉带高贵,贪墨者常常敛聚,如正德时后期锦衣卫都指挥使钱宁,因私通反王朱宸濠获罪,籍没其家产时,竟有“玉带两千五百束,金十余万两,银三千箱,胡椒数千石,他珍玩财货不可胜计[14]”。

玉带有纯玉的,也有金托、银托或铜托的,纯玉的玉带等级更高。前文列举的藩王墓中,多数是素面白玉带。玉带包金或部分包金的也不少,如定远王沐晟墓的玉带中有九枚玉板镶有金边[15],梁庄王朱瞻垍夫妇合葬墓有三条镶有金托[16],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怀忠墓玉带为镀金铜托[17],魏国公徐俌夫妇合葬墓有金皮镶边碧玉带一条[18]。精美者如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托白玉带[19],带板为20枚,以金叶托底,羊脂白玉置于围框中,金托底缘处装饰连珠纹,背面金托镂出八瓣花球及绶带纹饰,玉板背有牛鼻孔,用以缀系金叶【图4】。戴贤为正三品武官,所佩玉带应为皇帝恩赏。镶金玉带虽等级低于纯玉的玉带,但金玉镶嵌的视觉效果更显华丽。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4)

还有些玉带的带板施以透雕等手法,纹饰精美,样式复杂,如南昌宁王系家族墓出土的松鹿纹玉带[20]及魏国公徐俌墓的雕花白玉带等。徐俌墓的玉带也是20枚带板,有长方形和桃形两种【图5-1】,带板上以透雕手法镂刻秋葵纹,纹样线条灵动婉转,刀法流畅,技巧高超【图5-2】。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5)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6)

明中期的玉带中,宁康王朱瑾钧墓出土的龙纹白玉带较为罕见【图6-1】,带板以麻点为地,以减地阳起的手法浅刻出游龙戏珠纹饰,龙首侧弯,双目凸起,蝴蝶形眉,如意形鼻,唇下短须,龙发较短,呈上冲之势,五爪张开,欲逐身前火珠。形象刻画细致,威仪庄严又不失生动,是龙纹玉器的精品【图6-2】。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7)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8)

玉 佩

明代冠服用玉中,玉佩也较为重要。玉佩的使用等级要低于玉带,品官冠服皆可配玉,但三品以上佩玉,四品及以下佩药玉,也就琉璃质佩饰[21]。当然,等级越高,所佩戴的玉佩越精美。玉佩的样式多相似,由玉珩、玉瑀、玉琚、玉衝牙、玉璜组成,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均为两副,上有金钩连接。玉佩等级的区别主要在珩下镌刻的纹饰,如世子妃以上镌描金云凤纹,郡主妃与郡主则为描金云翟纹[22]。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吴氏墓出土玉佩二组,由珩、瑀、琚、冲牙、璜、玉花、玉滴等组成,冲牙刻描金云凤纹,其他均刻双面朵云纹,组佩串以玉珠,约450颗,珩以丝线连接金钩[23]【图7】。

吴氏玉佩为描金云凤纹,按明代佩玉制度,而郡王妃玉佩的纹饰应为云翟纹,似乎与制度不合,但宁靖王朱奠培袭封宁王朱权,享亲王待遇。因此,宁靖王夫人墓的玉佩镌描金云凤纹,便在情理之中。此外,益王朱佑槟妃彭氏墓也出土二组玉佩,一组为叶形玉片和菱形玉片组成,一组为玉片和玉珠。玉片均印刻云凤纹图案,玉珩上有金钩,内刻:“银作局弘治六年十月内造金伍钱”[24] ,该佩应是朱佑槟藩建昌(今江西抚州)时,孝宗皇帝赏赐亲王妃的内府之物【图8】。

金榜题名和田玉作品(清华美院毕业论文推介)(9)

注释:

[1](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万历会典(二)·卷61·礼部十九//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页249下-250上。

[2] 万历会典(二)·卷61·礼部十九,页232。

[3] 万历会典(二)·卷60·礼部十八,页228下。

[4] 万历会典(二)·卷60·礼部十八,页220下-221上。

[5] 袁俊卿、阮国林:明徐达五世孙徐俌夫妇墓,文物,1982年02期。

[6] 南京博物馆:明朝首饰冠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52。

[7] 尚刚:唐代工艺美术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页221。

[8] 万历会典(二)·卷61·礼部十九,页232。

[9] 万历会典(二)·卷60·礼部十八,页229下-230下。郡王妃燕居服:用素大带,青线罗為之,有缘,或用红罗;玉穀圭,长七寸,剡其上瑑穀文,以锦约其下;并韜玉革带,青綺(革呈),描金云翟文。

[10] 袁俊卿、阮国林:明徐达五世孙徐俌夫妇墓,文物,1982年02期。

[11] 万历会典(一)·卷10·吏部·资格,页179下。

[12] 万历会典(二)·卷74 ·诰轴,页372。

[13] 明武宗实录·卷193·正德元年三月戊戌,页355。礼部以大学士刘健等言,南海子阉人选入千余,蟒龙玉带之赏太滥。覆议,谓私阉累有禁例,其潜住京城者,宜严加斥逐;蟒衣玉带之滥赏者,请命司礼监查究追夺。上是之,私阉令通查旧例,申明禁约,而严治其敢犯者。

[14] 明武宗实录·卷180·正德十四年十一月丁巳,页3502-3503。命覊管朱宁于临清,初宁与宸濠通谋事……后驾还,与诸从濠逆者俱俘以入,籍其家,玉带至二千五百束,金十余万两,银三千箱,胡椒数千石,他珍玩财货不可胜计。

[15]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江宁县明沐晟墓清理简报,1960年09期。

[16] 梁柱: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5期。

[17] 周裕兴:江苏南京发现明代太监怀忠墓,考古,1993年第7期。

[18] 祁海宁、周保华、周维林、薛春明、董补顺、熊其亮、许长生、马涛、雷雨、祝乃军:南京将军山明代沐斌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3年第2期。

[19] 李科友、彭适凡:明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南方文物,1982年第1期。

[20] 彭适凡、陈建平:江西宁藩王墓出土的两副玉带//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77。

[21] 万历会典(二)·卷61·礼部十九,页232。

[22] 万历会典(二)·卷60·礼部十八,页225下-230上。

[2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2期。谷纹玉圭1件,青玉、尖顶。

[24]梁柱: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5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