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

  胶东在线2月6日讯(记者 卢伟霞)日前,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了“2023年春节主题晚会收视”情况,我市艺术家原创且独立演出的少儿民俗表演《我和爷爷踩高跷》在春晚四十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位列收视率榜单第二名。

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1)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五岁的小萌娃踩着高跷扭着秧歌,向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独特的烟台民俗表演,绚丽的舞台效果、精彩的民俗展示、活泼的萌娃表演迅速登上春晚“热搜”榜,海阳大秧歌、胶东花饽饽、胶东剪纸、渔家号子等烟台非遗文化也成功在春节档实现“突围”,飞入千家万户。

  央视三分钟 烟台非遗成功“出圈”

  《我和爷爷踩高跷》由原烟台市文化馆馆长、山东民间舞专家、文化部“群文之星”获得者张荫松老师担任编导、排练,由招远实验幼儿园金娃艺术团和莱州武校的40多名孩子共同完成演出,系烟台市首个进入央视春晚且独立表演的原创节目。

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2)

  节目里,平均年龄只有五岁的孩子脚踩30多厘米的高跷,扭着秧歌唱着歌,摇头晃脑甚是可爱,热闹喜庆的氛围也扑面而来。再仔细一看,孩子们手里拿着齐眉扇,脚上穿着虎头鞋,扭的是“海阳大秧歌”,滚的是“胶东花饽饽”,穿的是“胶东剪纸”,嘴里唱的是山东小调和渔家号子,舞起来的是中国龙……在这场时长仅为三分钟的舞蹈里,满满的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子。

  将“海阳秧歌”中的动作和“踩高跷”的舞蹈技艺揉于学龄前幼儿舞蹈动作中是这场演出最大的亮点,而创作灵感来自于80年代的海阳大秧歌。据张荫松介绍,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年代以前的大秧歌都是踩着高跷进行表演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八十年代的高跷秧歌被创新性还原,节目在保留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添加了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充满传统舞蹈的魅力和天真活泼的童趣,在当晚所有的舞蹈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实现收视第一的好成绩。

  上下数百载 非遗文化代代延

  台前三分钟的精彩演出,背后却是烟台非遗工作者们数百载的坚守传承。

  海阳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近600年的历史,能让大秧歌从乡村民间“扭”到全国性舞台,离不开像张荫松一样坚守在文化传承一线的非遗工作者们。

  1994年,时任烟台市文化馆馆长的张荫松,便秉持传统文化“从小娃娃抓起”的理念,在招远实验幼儿园设立了特色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开始教孩子们踩高跷、学剪纸、练民族舞蹈,引导孩子们自觉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

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3)

  数十年来,张荫松为了弘扬非遗文化,守住精神根脉,常常深入乡村民间,致力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发展研究和教学工作,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播进一个个幼小孩子的心里,在他的努力下,海阳大秧歌已经成为全国艺术院校的必修教材,真正让这个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2013年,烟台市文化馆原创非遗少儿舞蹈《我和爷爷踩高跷》(又名《爷爷教我踩高跷》)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十年后的今天,该作品以烟台原创且独立表演的形式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收视率位居舞蹈类节目首位,这既是烟台市非遗保护传承的最佳体现,也是烟台市群众艺术创作硕果的展现。

  张荫松认为,传承是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一环,“传统文化必须要传承,就像节目里爷爷带着踩高跷,奶奶教着蒸花馍,老带小,才能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不断涌现出新的生命力。”

  传承数千年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细观烟台文化事业发展,一场关于非遗赋能美好生活的工作正在大力推进着。

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4)

  就在四天前,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开放,九大类千余件实物展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一时间,烟台手造、非遗传承、沉浸剧场成为市民游客热议的话题。

  春节期间,“文化大集”在各个县市区开得如火如荼,每个城市都将自己的“顶流”产品拿了出来,海阳大秧歌、蓝关戏、胶东大鼓、长岛渔号、螳螂拳、莱州草辫、烟台剪纸……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数百上千年的时代精神,衬托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也诉说着文化传承的意义。

济南高跷表演全部(收视率全国第二)(5)

  正是得益于烟台市委市政府有力的非遗保护政策、烟台市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大批非遗工作者的一线坚守,才让《我和爷爷踩高跷》这场表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成功让烟台非遗文化“火”了一把。

  文化传承没有终点,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路上,烟台市始终坚持把传统文化这座宝藏挖掘得更深、保护得更好,让传承应用性更强,真正摸准了文化发展脉搏,握准了文化传承的“金钥匙”,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