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

冬闲时节,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熊彭村的乡亲们却一刻不得闲,当地利用冬闲田种植的千亩绿叶蔬菜,这两天,迎来了采收高峰,乡亲们忙得热火朝天。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1)

走进江陵县熊河镇熊彭村这片蔬菜种植基地,满眼绿意盎然-,成片的蔬菜成熟待采。大伙分散在菜地里,正在收获叶片肥大、边缘皱缩的雪里蕻。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2)

荆州市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 陈玉章:“你看我们种植的雪里蕻长得又粗又长,长得这么好又嫩,这么大一蔸大概有四至五斤重。”

雪里蕻(hong二声)又名雪菜,春不老,是不少乡亲冬季餐桌上非常受欢迎的菜品。和雪里蕻同时进入采收期的,还有这些大块头芥菜,大伙说,个头高的芥菜甚至能蹿到一米多高。每年春节前后,正是蔬菜销售旺季,大伙在基地已忙活了半个多月了。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3)

荆州市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 樊涛:“我们基地的雪里蕻和芥菜基本从一月份开始采收,每棵基本在五斤左右一月份开始采收,基本上采收到二月中下旬基本结束。”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4)

合作社负责人马师傅说,今年基地种植了1200亩的雪里蕻和芥菜,目前这两种蔬菜的日采收量在一万斤以上,主要供应江陵本地和湖南市场,销路不愁。在此之前,地里头夏季种植的是豇豆,采收完已是9月份,马师傅考虑到种小麦和油菜也接不上茬,综合权衡下,引进了茬口合适、市场俏销的雪里蕻和芥菜。

荆州市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维:“我们年前的收货价最高的时候收到三毛一斤,后来收两毛二一斤,最后收到一毛二一斤。一亩田的产量大概在一万多斤,除去肥料人工开支老百姓和种植户每亩可以赚两千多块钱。我们形成了一个夏种豇豆冬种芥菜和雪里蕻的循环种植模式,循环种植一年周期下来,我们一亩地可以产生一万二千块钱的种植收益。”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5)

除了销售新鲜蔬菜,合作社还将一部分雪里蕻芥菜进行加工,延长销售期,提升附加值。加工车间里共有42个发酵池,每个池子差不多都腌制了三四万斤的雪里蕻和芥菜。马师傅把它们腌制后做成梅干菜、酱菜,深受市场欢迎。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6)

荆州市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维:“像我们这种梅干菜就是利用新鲜雪时蕻经过加工腌制制作而成的,可以闻到香味特别香。我们这个是以半成品的形式销售出去,像还有一部分豇豆雪里蕻芥菜加工成成品的形式销售出去的。像我们把雪里蕻和芥菜经过加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提高两到三倍。跟鲜菜相比较而言,鲜菜的储存时间是两到三天,像我们这个的储存时间可以达到两年以上。”

冬闲田的原因 冬闲田变万元田(7)

目前,马师傅还在加紧研发,计划把雪里蕻和芥菜制作成开盖即食的风味小菜,推向各大商超,带动更多乡亲利用冬闲田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在家门口就能鼓腰包。

荆州市江陵县熊桂豇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维:“2023年我们又购置了一套新的生产设备来保证我们一千多亩的菜全部自己加工,这样附加值会更高。第二通过我们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以后,我们菜的品质会更高以后占领市场卖的价格会更高。通过采购设备以后希望带动更多的老百姓从事到我们这个产业当中来。”

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熊彭村党支部副书记 竺奇:“我们村冬季的两大支柱产业就是雪里蕻和芥菜,一年可以带动两百多户村民务工,务工收入达到八十多万元。另外我们熊彭村的村民有一百多户跟着合作社种雪里蕻和芥菜,每亩(冬闲)田的收益也可以达到两千四五百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