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

导语:初见周世财先生,你绝不会想到就是云南边境这么一个普通人能做出了这样的壮举,当与他一交谈,立马让你感觉有团炽热的烈火在燃烧着你的心,就是这样一位普通人,举一已之力,将滇缅公路在抗战中的苦难历史与中美联合抗战事迹展现在了世界人民的眼前!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

提起抗战公路,很多人马上就想起了从云南昆明到缅甸的那条在抗日战争时云南人民修建的抗战物资运输通道--滇缅公路

而完整的史迪威公路则是从印度雷多经缅甸密支那、进入中国腾冲、终结于昆明的抗战物资运输大动脉,这条二战期间由美军与云南军民齐心协力修建的公路,曾经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输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而那段艰难的历史过程与公路的来历却鲜有人知晓。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2)

来到腾冲,许多人都会为这里的火山地质博物馆与火山公园、大滾锅温泉等有趣的地质地貌公园所折服;

在市区还有一处来客必去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和纪念抗战远征军的国殇园,这个纪念馆也是我国在抗战还没结束时的1944年就开始修建的,意在纪念为中国自唐朝以来首次出国参加抗日,血洒境外疆场和最早收复腾冲城市的英烈们。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3)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急需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连接昆明,西至缅甸腊戍。

从昆明至畹町,须赶修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途经地形地质极为复杂的滇西横断山脉末支,穿越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跨越怒江、澜沧江等5条深谷急流,穿越悬岩峭壁8处。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4)

时间紧、任务重、气候环境恶劣、施工条件极差,时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最艰巨的浩大工程。

国民政府于1937年10月下令征调云南民工20万人"须最速完成",总工程处设在保山,分设关漾、漾云、云保、保龙、龙潞、潞畹6个工程处。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5)

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12个县的各族人民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冒着瘴疠,劈山开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两三千人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修出了这条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

罗斯福特派驻华大使詹森视察后说:"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精神与毅力,实在令人钦佩……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赖沿线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6)

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胜利打通--从印度的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到滇缅公路。1月25日,滇缅公路或许应当是"中印公路"正式通车。

据载:蒋介石在庆祝仪式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可是,史迪威早在3个月前去了冲绳,主要因为太过傲慢,惹得蒋介石不悦,被从中国去职。滇缅公路变成"史迪威公路",蒋介石打了史迪威一巴掌,又给他补偿了一点面子。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7)

我们在了解了史迪威公路的前因后果后,终于知道在腾冲除了有个滇西抗战纪念馆外,在腾冲又有个靠个人之力新建的一个民间“史迪威公路博物馆”

正好在大理遇到的云南抗日战争文化研究会贺智泉副秘书长也来到了腾冲,我们就请他作向导,领着我们前往参观这个史迪威公路博物馆。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8)

初见这个博物馆的出资人真让眼睛不敢相信,这个在外表给我们的印象有点土气的近六十岁的周世财先生,生就一双睿智的眼睛。

虽然高原阳光让他的脸庞有些黑红,但壮硕的身体和一络微卷的头发给我们留下了朴实憨厚的印象。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9)

周先生带我们先去了他位于腾冲东部近郊的办公室,一走进大院我们就理解了他为什么选择市区以外的地方做办公地。

进了大院后满眼都是不同的各种二战时期的以汽车为主的各种车辆和其他各种二战遗留战略物资,包括美国在抗战中援助中国战场的卡车、公路筑路机械与车辆、压路机、快速架桥车辆、战时医疗救护车、大巴车等不同车辆。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0)

在他的这个院子里还有一个不大的展厅,里面有二战时美国士兵用的各种战场用品,像头盔、各种汽灯、汽油取暖器、不同样的水壶、短波电台、打字机、战地电话、旧军装鞋帽、行军锅灶等。

总之在东南亚境外二战战场上遗留的军用品几乎全被周先生揽括了回来。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1)

我们很好奇地询问老周,为什么会将这么多二战遗留的物件收集回来?这得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收集这么多古董样的抗战物资?就是收到了你是如何运回来的呢?

周先生慢慢的告诉我们,他的外公、外婆都参加了远征军出国征战,在他很小的时候,外公、外婆就经常给他讲远征军出国抗日的历史故事,其中他的外公是机械师,对这些美国来的汽车与各种机械大多使用过,在抗战结束后,大量遗留在印度、缅甸和周边国家,其中有很多机械都一直都能使用。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2)

而周先生自己在国内一直做物流生意,改革开放后,他也经常帮商人将各种货物运往东南亚地区,在老挝、缅甸和印度及泰国等地经常看到散落在民间的各类抗战车辆与筑路机械。

由于很早就听外公、外婆说起抗战中,美国人史迪威来中国云南帮助中国修建抗战生命线,也让周先生对这样的英雄具有很高的崇敬感。周先生后来就一直有个想法,能不能将这些散落在东南亚各地的抗战中用过的汽车及其他物资弄回去,今后有钱了做个博物馆,让后人记住中国出国抗战的事迹和腾冲人民与美国军人共同抗日的往事?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3)

有了这个想法的周世财说动就动,于是只要接到出国东南亚的物流任务时,卸完了货物就开始到处观察哪里有抗战遗留物资,并收购这些车辆和其他军用物资。

最奇特的就是他既然在缅甸的密支那发现当年远征军主帅戴安澜将军的座驾,花费了很大周折终于也被周先生收购了回来。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4)

收购了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如果要将这些旧车和其他东西运回国内非常困难,首先报关就需要很高的费用,而且许多关口不让这些“破烂货”进入国内,老周千辛万苦到处找人想办法,因为缴纳进口关税几乎花光了多年的积蓄。

但为了能让这些抗战中修建这条公路的见证物回到中国,他在腾冲开了一家饭店,一是为了更好地筹集资金,二来也是方便结交各路朋友帮他出主意想办法打通各种关节。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5)

好在腾冲市政府在了解了周先生的苦衷后也给予了积极的帮助与配合,在老周历经了十多年的辛勤收集后,腾冲政府同意在文化旅游区划拨一块土地给周先生建立一个博物馆。

一方面是为后人有个了解抗战时期中美两国为了世界和平、在中国和南亚做出的抗战贡献,而在中国到印度的这条抗战公路就是典型的双方合作成果。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6)

其中遗留的筑路设备经年岁月的遭受侵蚀,随时都会腐烂毁坏,而随着时间的流淌会让人们忘却了那些遭受灾难的被侵略的日子。

周世财将这些物资收集回来做博物馆,也是让这些抗战物资见证今天和平的日子是来得多么的不易,让我们牢记那些不能被忘记的日子,这个博物馆的建成也是对周世财先生凭一已之力、“鼎”起这段历史的纪录做出重要贡献的认可!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7)

建成后的史迪威公路博物馆位于正在建设的腾冲博物馆主题街区,建筑面积10716平方米,展出文物以腾冲本地收藏爱好者周世才先生多年收藏的抗战车辆等抗战实物为主,兼顾相关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

作为“腾冲市美丽县城”建设特色文化项目,腾冲博物馆主题街区计划总投资1.2亿元。

新墙河抗战博物馆(一己之力鼎起)(18)

该项目建成后,将与腾冲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串点成线,形成优势互补、内涵丰富的抗战主题博物馆街区。

如今这个史迪威公路博物馆内展出的有二战时期的美式道奇汽车、威利斯吉普、各类修路工具相关珍贵文物5000余件,这些只占了老周收藏物资的三分之一左右。

小贴士

腾冲是一个地质地貌非常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战场与抗战公路出境的重要交汇点,这里留下了许多抗战的记忆。建议朋友们如果开车去这里旅行,要慢慢的了解这些抗战历史;

腾冲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物产丰富的地方,当地除了到处可以泡温泉,还有许多不同的美食,香蕉等水果甜美可口,肉类蔬菜比内地新鲜又便宜,这里许多停车场都是免费的,但请大家离开时处理好自己停车时的环境卫生,以便后来的车友不被当地人撵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