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

作者:文刀米

胡坚,北京人,现居香港,一直关注可持续发展。

十多年前,他在哥本哈根工作,与太太、孩子租住在当地富人区的五层楼公寓。除了这栋公寓,其它房子都是一家一户的别墅,他常常看到,当地人基本四五点就下班,五六点开始呆在各自的院子里,点起马灯或者蜡烛,多数时候不是跟朋友聚会,而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做饭。

这与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很少这么早下班。

“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生活,不像中国这边忙得要死,一天到晚就是忙着赚钱,只是一种生存状态,”胡坚说。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

舒适的哥本哈根,图自visit copenhagen

当时他服务的公司生产一种环保生物制剂,用于牛仔服装的生产,可以减少用水降低化学品的使用。

那时广州有一个著名的牛仔服生产基地叫新塘,因为工作关系他常去。当地有条河,被当地人戏称为蓝色多瑙河(现在这条河已经没有了),不少小的牛仔洗水厂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这条河里,那条河真的是深蓝色的。

(不放图了,因为当地已经大力治理,有了改观)

当时他有个同事,是一位丹麦老先生,外派到中国,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山西出差,这位丹麦老先生只要看到路边工厂冒黑烟就叫司机停车拍张照。

见过欧洲的青山绿水和非常和谐的生活状态,再见到那条河,那些数量庞大的小作坊,那些冒着黑烟的烟囱,对比强烈的景象,对胡坚来说是一种很深的刺激。

“我作为中国人内心很不舒服”,胡坚说,“所以我做的工作,除了不错的收入,也希望我的家人、太太和孩子能在一个生活环境更好的地方生活,很朴素的个人想法”。

他开始思考生活这个概念:

人忙忙碌碌的到底为什么?

除了物质条件,还需要更好的环境,如果在环境很差、空气很差的地方,一家人也没有办法开开心心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喝酒,小孩子也不可能在草地上翻滚。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

奥地利 Attersee

这些触动一直影响他对事业的规划。

现在,他服务的公司是行业内可持续发展的领军企业,之前呆过的两家公司也都是在各自领域全球可持续排行中的第一名。

最近两年我对时尚行业的环保问题很关注,各种缘由都写在去年那篇《走进印染厂的那刻,就决定少买“坏衣服”》,从留言能看出来,其实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生活中如何环保,希望更环保,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最近,我去上海参加了一个名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趋势工作营”的时尚环保会议,几位业内人士的报告很有启发性,之后,还采访了前文提到的胡坚先生,他解答了很多专业问题,这里一并写出,希望能对你们有用。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3)

会议现场

大家看过《音乐之声》吗?

90年代初的一部神级电影,故事背景在奥地利的旅游胜地萨尔斯堡,多少观众被电影中的自然风光折服。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4)

《音乐之声》剧照

离萨尔斯堡约40公里的地方,有个名为兰精的小镇,也像萨尔斯堡那般美,属于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Salzkammergut),是个旅游区,这里有美丽的Attersee湖,青山绿水让这里房价昂贵,维也纳人很喜欢在此地购置房产。

我在谷歌搜索了一下 Attersee,被图片震撼了,太美了,像个童话,一些国外的旅游网站都收录了该湖。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5)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6)

Attersee

连接Attersee湖的河流从一个厂区穿过,厂区大概有4000多人,在欧洲这个人数相当庞大。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用于纺织行业的纤维,工业废水处理后都会排到流经厂区的河里。

事实上,这家有着80年历史的名为兰精的工厂这么干已经几十年了。而兰精小镇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先有了这家工厂,才慢慢在厂旁形成了兰精小镇,镇上居民大多来自兰精工厂。

或许很难想象,工业废水会排到旅游区的河中,而且,河水一直属于可饮用的标准,河里有大量的鱼,同样可以被人类安全食用,是当地餐馆的一道本地特色菜。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7)

兰精工厂以及不远处的Attersee湖

欧洲对废水处理的管控相当严格,兰精工厂用水取自这条河,用水量不能超过规定数值,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会提升,相关机构对排放的水温也有要求,以免造成对环境的影响。第三方机构除了测评水质,对水系里的鱼也要做评估,每年都会有一本很厚的关于鱼的报告,其中包括鱼的数量、品种、大小、质量。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8)

Attersee

欧洲有很多修道院,其中不少历史悠久,本身就建于河边的修道院会实时监控水和鱼,许多数据都出自他们。

这里的美好环境让当地民众养成了很好的环保习惯,除了自身生活,也要监督对生活造成影响的工厂。

环保已经变成血液里的一种基因。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9)

Attersee,图自tourispo,宣传该湖适合游泳

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兰精工厂,废水经过处理后,竟然完全不影响自然环境。

他们生产的环保纤维,也正在慢慢改变这个被诟病的时尚产业。

胡坚正是兰精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也是管理委员会里面唯一的中国人。我在上海的兰精中国总部采访了他。

在写下采访内容之前,想先跟大家分享一组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趋势工作营”上看到的数据:

时尚行业是全球污染最严重、浪费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生产每年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12亿吨,超过了所有国际航班和海运排放温室气体的总和;服装行业每年向全球海洋排放50万吨微纤维,相当于500亿个塑料瓶;全球有1280万吨纺织品被废弃;超过85%的废弃服装最终被送进了垃圾填埋场。Elle MacArthur Foundation基金会在2017年的报告

先强调这个是要先回应一下去年那篇文章,一位读者的激烈留言,大意是说我“扯蛋”,污染并不全部来自服装。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这么想的。还有哪个行业是绝对清白的吗?时尚产业的污染性之大是有许多数据支撑的,而且,这是我们生活随时会面对的,因为污染不仅仅来自生产,我们自身对时尚用品的浪费从而造成对环境的影响也超级大。不要认为不是全部就不重要,正确的态度不应该是每个人、每个行业都自省吗?

那么,纺织服装行业有没有可能不造成环境污染?或者说如何减少污染?涉及许多专业知识,我尽量用通俗的文字记录下来,比较长,请一定要耐心看完。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0)

图自 nationalgeographic . com

文刀米:据您所知,欧洲什么时候有环保的概念?很难想象你们的工厂在旅游区,水经过处理能排到河里,水还能饮用。

胡坚:欧洲跟我们走过一样的过程,只是比我们先走了三、四十年。

他们在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这个概念,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五、六十年代的污染也很厉害,英国有个朋友讲到当时的泰晤士河水脏得没法看,包括欧洲的莱茵河也非常脏,但现在就很干净,也是经历了从脏到治理的过程,到八、九十年代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就达到了现代既可以生产又很干净的状态。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1)

Attersee

文刀米:从技术上来说,时尚产业的生产过程真的可以做到环保吗?

胡坚:可以的,主要看公司愿意为此投入多少成本。但是,目前技术也尚有无解的地方。

结合我们的REFIBRA™技术来谈。服装是需要剪裁的,剪的时候会有废布,其实这个废布量相当大,REFIBRA™技术是可以将工业废棉收回做成浆,再通过我们的物理制作过程做成纤维,这个纤维可以继续纺成线,线又可以做成面料。

从浆到纤维的过程是物理过程,从固态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成固态,没有化学反应,没有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或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的过程,这个循环技术是非常环保的,能解决许多废料问题。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2)

生产阶段的这些废料可以进行回收循环再生产

但是,目前我们也只能做到对生产阶段的废棉进行回收利用,消费者穿过的成衣如何回收,是我们还在研究的课题,暂时解决不了。因为,做成衣服后已经不是纯粹的棉布面料了,可能跟其他很多东西混在一起,有化纤成分以及拉链、水晶、珠片等配饰,蕾丝边或拼接的聚酯类辅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剪除,并且也需要新的技术来鉴别和分类不同成分的面料。

现在世界上对于旧衣服的处理一般是掩埋和焚烧,由此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3)

大致过程

文刀米:介绍一下你们的品牌“天丝™”吧,为什么它是环保的?

胡坚:我们使用了一种可溶于水的特殊溶剂,能将木浆里的纤维素提取出来,这种纤维纺成纱可以做成各种面料,比如牛仔、针织面料等等。

我们发明了这种溶剂提取和纺丝的整套工艺,还有溶剂的回收工艺,溶剂用完可以不断回收,用到下次生产,这是个闭环,对环境影响就非常小。而且这是个物理过程,纤维生产中里没有化学反应。

这项技术获得了欧盟“欧洲环保大奖”中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奖”(2000)。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4)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5)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6)

大概过程

文刀米:也就是说你们的纤维是用木头做的?

胡坚:是的,木头做成木浆,其中一部分做成木糖,一部分做成纤维,木糖是我们的副产品。另外还有一部分废渣,我们燃烧这部分废渣作为我们的能源来源,用于发电或者蒸汽,整个过程没有浪费,全部循环,工厂周边不会有一大堆工业垃圾。

废渣发电叫生物质发电,属于绿色能源的一类,在欧洲如果烧煤要交碳税,我们采用生物质发电有欧盟给的碳税补贴,除了对环境友好,还有一定的经济收益,节约成本了,是很好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这个技术很早就有了,刚好我们有这么多废料非常方便。如果我们烧80年的煤,估计旁边就变成煤山了,但现在依然青山绿水。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7)

兰精小镇附近

文刀米:但是,你们需要用大量的木头,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用木头不环保,因为要砍伐树木,是这样吗?

胡坚:我们用的是可管控的木材,你不能说随便去一个森林把树砍了,这是不允许的,如果这样我们奥地利那边山早就光了。

欧洲有个叫PEFC的体系,欧盟以外的体系叫FSC,这两个是国际上公认的第三方森林管理体系,只有他们认证的木头,我们才能进行采购。

可循环的管理种植树木,不管砍多少年,可以保证森林一直存在。它有几个原则,一定不能砍伐热带雨林的树木,不能砍伐天然森林,必须来自人工种植的林场,就像有人种棉花和农田一样,要符合要求的种植以及符合要求的砍伐,边种边砍。而且还要保证可持续种植,不能种到最后地也毁了,相关体系的要求很多。

我们的木材是百分之百采用有这类认证的木材,而且有第三方机构做审核,这么多工厂也不允许自行采购木材,一定要集团统一采购。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8)

文刀米:您接触了很多中国企业,他们对环保的意识在提升吗?

胡坚:有提升。虽然中国企业接触环保的概念比较晚,但是高度非常高,因为对青山绿水的要求,一方面是从上往下的,政府有关部门在非常大力的进行监管和宣传,另一方面是民间企业一旦开始有意识,起步的速度快、高度高。

相对来说,欧洲比美国人更注重环保,因为欧洲人均资源比美国人少,美国地广人稀,迫切感不强,欧洲人迫切感很强,所以很早就开始讲究。现在中国人迫切性的程度会比欧洲人更厉害,中国人多,资源有限,但经济水平又发展很快,所以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中国企业对环保的认知度会提升得特别快。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19)

兰精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就循环经济展开圆桌讨论

文刀米:你们最新的REFIBRA™技术研发花了多久?每年投入在研发上花费多少资金?

胡坚:REFIBRA™技术的研发从2012年开始,2016年推出。我们一直在研发新技术,每年研发费用大概在四五千万欧元。

文刀米:购物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比如在看吊牌的时候怎么选择更环保的产品?

胡坚:化纤面料都是来自石油,它不透气,穿着有闷热的感觉,优点是成本低且容易加工,看起来很漂亮,穿起来不见得舒适,个人不建议购买化纤类产品。

另外,关于全棉,可能大家会有一点误区。虽然是天然植物来源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棉花的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水灌溉,同时农药用量比一般的农作物更高,粮食、蔬菜属于食品,有很多农药使用的限制,而棉花不是食品,某些地方棉花种植的农药使用量是其他农作物的数倍。所以不是说全棉就一定环保,这个还是要看生产过程。棉花行业在积极推广“有机棉花”或“良好棉花”等标准也是希望在环保方面可以有所改进。

最后建议消费者在买衣服的时候关注一下标签上的成分,天然成分的面料包括棉麻以及纤维素纤维面料,在舒适性上比化纤面料好了很多,同时这些天然成分都是可降解的,最终回归自然。想买到使用兰精公司纤维的服装的消费者可以注意一下有没有“天丝™”(英文Tencel™)的吊牌,以及成分表中有没有标注莱赛尔或者莫代尔。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0)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1)

工作营现场展示的部分采用REFIBRA™技术的面料

文刀米:现在很多产品都说是“天丝™”纤维做的,价格非常便宜,怎么判断是不是你们的“天丝™”?是不是采用你们产品的品牌都非常贵?

胡坚:建议看看有没有额外加上“天丝™”的吊牌,这个不是随便说说,这个吊牌发放有严格的测试与认证过程。

“天丝™”纤维比棉贵,比真丝便宜。从技术角度来说,“天丝™”纤维可以做到任何面料和产品中,从服装、内衣到床品,甚至地毯、鞋子、面膜等等,合作的品牌范围非常广。

我们是希望产品能进入到千家万户,走到普通百姓家里,很多高端品牌很喜欢使用“天丝™”纤维,于此同时也有很多大众品牌采用我们的产品,比如,国内的海澜之家就有含“天丝™”的产品线,国际品牌H&M也有相关的产品线。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2)

挂有“天丝™”吊牌的产品

文刀米:关于日常生活有没有环保方面的建议?

胡坚:每个人能做一点是一点,总能产生一点影响。比如今天开会的时候发的瓶装水,我会做个记号,每次都是如此,避免因为大家认不出来哪瓶是自己的最后浪费。

我还有个习惯,已经十多年了,尽可能不用塑料袋,万一用塑料袋,一定要打个结,这样塑料袋在变成垃圾的时候不会被风吹得到处飞。

很多年前,一次从首都机场回家的高速路上,注意到路边树梢上挂着很多塑料袋,我数了一下树上一共挂了27个塑料袋,比树上的鸟窝更多。这个景象让我印象深刻。

我能做点什么?不要用塑料袋,如果实在万一用了,用完打个结别让它吹到树上。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3)

文刀米(左)、胡坚(右)

在去年那篇关于时尚行业可持续的文章里,我就提过对未来消费趋势的一点预测,道德会成为决定购物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道德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持续,另一个方面是知识产权。

这不会是我的空想,在采访前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趋势工作营”,H&M材料部门经理Michelle Hui提到,该品牌计划在2030年做到所有产品全部用绿色面料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H&M是一个在环保方面常常被抨击的品牌,但是都做出了这样的规划,排除社会责任感,我想,一定也是根据商业趋势和需求来做出的反应。

另外,工作营中的两位嘉宾,中纺联社会责任办的钟磊和前进牛仔总经理王宗文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服装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消耗的信息需要公开化。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4)

前进牛仔总经理王宗文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

这真的是太重要了。比如,我们购买食物,包装袋除了标明配料,还会有一个营养成分表,其中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因为健身,我现在买吃的一定会看这个表。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衣服上也有一个环境消耗表(随便起的名字,不一定正确),上面写清楚生产这件衣服需要消耗多少水,排放多少碳,多少电,等等重要指标一应俱全,你在买衣服的时候不会看吗?我想,你也一定会选择更环保的产品吧。

现在大多数的情况是,只讲自己的面料采用了什么,不是全盘的指数,有的面料可能环保了,但是如果其他生产工序消耗的产能特别大,就并不是真正的环保,而且有时候环保仅仅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真心呼吁,有关部门或者机构能尽早在服装吊牌上推广这样的环境消耗表,我也相信一定会看到这一天

时尚行业需要大家买买买才能延续,很多东西与其禁止不如用环保材料、可持续生产去替换。以前采访达衣岩,丁勇就提到过所有服装的包装都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袋,设计师张娜的品牌也一直采用环保面料,并且总是在寻找有什么绿色面料可以使用,而不是某一季这样做,是贯穿始终的。

说个题外话,大家总说外卖不环保,呼吁少买点外卖。

我以前也这么觉得,后来发现真的需要外卖的存在,尤其对于非常忙碌和行动不便的人,而且这个产业也能解决很多就业,方便大家的生活,那么不如去规范外卖所用的打包盒、塑料袋,因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些东西都可以有环保材料去替换。

时尚行业也是如此,不买解决不了问题,行业垮了更惨,而是应该去规范,说到底,时尚行业讲环保,不是做不到,而是做不做,因为,成本更高。

但是,别忘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类时尚用品花多一点钱。

我可以少买点,买好一点。

也想再强调一下,那些买衣服贪便宜买来穿过几次就扔掉的习惯,真的是要不得,请买自己真心喜欢不会随意丢弃的产品。

被焚烧、被掩埋的衣服实在太多太多了,迟早有一天,那些垃圾会侵占我们的生活用地,会让我们无处可居。在此之前,还是从小事做起,哪怕改变一点点也是好的。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5)

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周围的垃圾填埋场的纺织品废物,图自Mohammad J. Taherzadeh

反正,地球才不害怕人类的愚蠢和贪婪,总有一万种办法先让我们死绝吧。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纺织行业的废水监测方法(我去采访了一家将工业废水)(26)

是本人,不接受反驳

文刀米,资深媒体人、策展人、设计师,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现专注于自媒体以及线上销售平台,擅长记录人物、时装评论,并开始系统撰写时尚史。自我包装完毕。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设计、画画、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博:文刀米呀

mina516@163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