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

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1)

“给你说个龙门阵。”

“啥子?”

“成都简阳一个61岁的农民种了个238斤的红苕。”

“是不是哦,咋个种的,吹牛吧。”

“真的呀,才看到手机上推送的,农民还鼓捣不说培育技术。”

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2)

2017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一条“成都简阳61岁农民种出238斤巨型红薯 不肯说‘核心技术’”新闻刷爆成都人的微博和朋友圈。

成都简阳61岁的农民周才慧是该新闻的主角。个子矮小却身怀“绝技”的他人如其名,有才有慧,已经多年种出单个重量超100斤的巨型红薯。今年他又继续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种出了一个238斤,重量则是他体重两倍的红薯。有市民用卷尺测量进行,这颗红薯最长达109厘米,高度达到86厘米。

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3)

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原四川省农作物育种公关薯类首席专家王大一说,她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周才慧种出的巨型红薯,一直想揭开这个种植秘密。曾多次与周才慧沟通后却总是被拒,不管怎样,这位老人就是不愿意说出巨型红薯的“核心技术”。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红薯。”王大一说,巨型红薯食用后对人体并无影响。“不晓得这红薯好不好吃。”这个问题吃货们最关心。“我没有真正食用过,不知道口味到底如何,理论上不会比普通红薯更好吃。”王大一回复。

“是不是打了啥子药哦?”一摆起这个龙门阵,也有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但周才慧也拍拍胸脯向记者和吃瓜群众保证,“我不用任何化学药物,绝对绿色。他们(农业专家)说的那些书本上的理论,我听都听不懂,我小学都没毕业,全是自己摸索的。”

王大一也介绍,这样大的巨型红薯让人惊叹,具有观赏价值。在实际生产中,因为体型太过庞大,也没有太多的推广必要。

因为这个成都老汉的故事新奇又接地气,一经封面新闻的记者报道,在封面新闻成都频道发布后,迅速在成都圈子里传开,线上线下大家相互转发,分享,讨论和点评,甚至把龙门阵摆到了全国各地。在微博,关于这篇新闻的阅读量就突破了两千万,视频播放也达到1196万次

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4)

成都人就是这么有意思,而且成都人就是这么喜欢摆龙门阵。

“现在网络发达了,看到的听到的故事更多了,龙门阵也越来越有摆头。”在人工智能汹涌袭来的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一秒都在催生许多新的、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故事。

12月1日,“封面新闻成都频道”的上线,就是将这些新的,有意思的,你想知道的以及和你相关的成都故事记录下来。不管是种出巨型红薯的奇闻异事,还是本科就能直接落户的民生政策,亦或2050年迈入世界城市行列的规划目标,一并通过小小的端口推送给你,从此打开这座城市的封面,引领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专门为成都量身定做的融媒体平台。该频道以全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以及拥有新闻原创采编权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封面新闻为依托,讲述生动的成都故事。

上线后,其推出了成都头条、今日热点、区县视窗、直播成都、成都人事、有话问成都、成都人的一天、外眼看成都、吃在成都、成都美一拍和便民信息等十一个重磅栏目。

鸦胆子种植之都(摆个千万级龙门阵)(5)

频道内容紧扣成都市中心工作,以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网络宣传策划,秉持网络民意观,与市民同向同频同步,走好新时期群众路线,致力于提供丰富多彩、旨趣高尚、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网络信息、直播和视频产品,引领社会新风尚,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传播成都声音、讲好成都故事。上线第一天,全频道的阅读量就近四千万。

成都很大,大得生活在其中的你需要一扇窗户、一个频道。但成都也很小,小得说不定就在玉林路的尽头,小酒馆的门口碰到,再给你摆个“千万级”的龙门阵。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