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

《1917》这部打着“一镜到底”奇观幌子的电影,在2019年大出风头,只是它与201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鸟人》太过接近,风头已经被前一部“一镜到底”抢占去了,即使《2017》太过努力,也无法超越《鸟人》在创意上的先声夺人。

《2017》对“一镜到底”技法的运用,不管我们说它是沉滓泛起,还是新翻杨柳枝,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首次采用“一镜到底”技法的希区柯克导演的《夺魂索》。

《夺魂索》拍摄于1948年,是希区柯克第一次用彩色胶卷拍摄的电影,而这个电影更标新立异的地方,就是它整个电影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技法。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2)

当然,《夺魂索》里“一镜到底”的技法运用,并不完整,其中至少在两处地方出现了镜头中断。

而真正地忠实地执行了“一镜到底”技法的是《1917》。

但我们不应该否认《夺魂索》作为始祖作品带给我们的启迪性的意义。可以说,《夺魂索》采用“一镜到底”带来的难度,在后来的使用这一技法的类似电影那里,都无一不真枪实弹地面对与碰到。

《夺魂索》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影片里对于生命平等、别人的生命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的思考,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某些国家的“全民免疫”“选择性救治”的耸人听闻的救人规则甚嚣尘上之时,能够引发我们感同身受的共鸣。

一、《夺魂索》里的“一镜到底”技法的启迪意义

《夺魂索》里,在一般介绍的资料中,说电影只有八个镜头,片子全长84分钟,这样,每个镜头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

实际上,《夺魂索》对“一镜到底”的运用,并不纯粹,它在中途的时候,曾经至少有过两次镜头的跳切。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3)

其实这个跳切的前后镜头之间,是完全衔接的,电影实在没有必要在这里生硬地跳过镜头之间的空间落差,破坏“一镜到底”技法的完整性,这样使得《夺魂索》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称为彻底的、完全的、纯粹的“一镜到底”电影。

但《夺魂索》电影的时间长度与事件的发生长度是高度匹合的。有研究者统计过,影片的叙事时间仅仅比故事时间少了25分钟,也就是说,电影里的时间是有删减的,并不是真正的事件发生时间。

“一镜到底”技法或者叫长镜头的运用,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希区柯克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对这部电影的拍摄也后悔不迭,认为十分钟的镜头,是“太荒谬了”。而《夺魂索》当年公映的时候也是反响平平,电影表现出的冗长乏味一度时期受到人们的诟病,但导演对“一镜到底”的探索精神,使得这样的技法,在近年来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能够时不时地借尸还魂一下。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4)

《俄罗斯方舟》剧照

2002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一镜到底”的电影《俄罗斯方舟》,但是,整个电影没有人物塑造,而且采用了一种魔幻的风格,它的镜头运行轨迹,放置在圣彼得堡的冬宫里,更像是一个旅行者对一个庞大的古典建筑的参观实录视频,按照这样的拍法,我们也可以用“一镜到底”拍摄一下参观故宫的见闻,但这种一路而行的过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人物,也没有人物刻画,这个电影,只能说是一部纪录片,而不具有刻画人物的塑造功能。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5)

《鸟人》工作照

2015年拍摄的《鸟人》,在对“一镜到底”技法的执行中,也是浑水摸鱼的。电影里为了维持“一镜到底”镜头连贯性,采用了蛮不讲理的硬性镜头衔接,包括同一位置的时间切换、电视里画面的空间切换,再加上电影里采用的魔幻式的超现实处理,整个电影虽然是采用了“一镜到底”技法,但是,电影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电影里发生的事件,是几天的时间,而电影压缩在二个小时左右,这种“一镜到底”技法,是一种典型的不合格的运用,是对“一镜到底”原则的大忽悠。

两相比较,2019年出现的《1917》的伟大意义在于,电影导演太老实了,他在这个电影里,把“一镜到底”从出现之始起,就把从没有过的亦步亦趋的忠实坚守推上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峰巅。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6)

《1917》工作照

《1917》把过去“一镜到底”运动的空间一直局限在封闭的内部环境里的状况给打破了,富有挑战性地将镜头移到了外部空间,而它的更大的难度,是把这镜头放到了历史深处。它实现了空间上对室内的突破,同时,从时间上,实现了对历史的回顾,这是《1917》的伟大创新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看,《1917》更接近《夺魂索》的追求目标,在希区柯克的镜头下,电影表现的时间与故事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而《1917》更把这两者的一致做到了“画地为牢”的地步,为此,《1917》不得不牺牲了电影的可能对战争主题更为深刻的揭示,而让它表达的意旨,只能在电影里示意一下,比划一下,虚晃一下。

如果说希区柯克让“一镜到底”的缺陷通过他的影片字字泣血地暴露无遗的话,那么,《1917》则彻底地重新嚼了一遍希区柯克曾经苦不堪言的“馍”,这也意味着,“一镜到底”发展到最后,只能是《1917》这样的功亏一篑的结局。

《1917》为“一镜到底”实验画上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休止符。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7)

但也正是《1917》的努力与执着,让我们回过头来,在《夺魂索》里看到了这一电影技法初试啼声的起步之旅,而希区柯克在这部电影里对电影技法的执迷不悟的探讨精神,也深刻地烙印在电影探索的路途之上。当年《夺魂索》在上海放映的时候,中国的电影摄影师对影片中的镜头能够穿过狭窄的房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放大剧照,才明白了,希区柯克在拍摄《夺魂索》的时候,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影片里的狭窄的门,是活动的,当人物进入到门外的空间的时候,片场上的工作人员,紧跟着摄影机,将门拆开,以便摄影机通过,所以,希区柯克在拍摄《夺魂索》的时候,重视摄影机运动更甚于演员,使得演员在拍完电影之后,纷纷抱怨再也不愿意与希区柯克合作了。

但由此我们看到,希区柯克在《夺魂索》里定型了一种极致的长镜头的叙事技法,时过境迁,在数十年后还能够在影坛上大展宏图,不能不说是希区柯克的开创之功。

二、《夺魂索》里的思想主题依然在今天让我们震撼不已

《夺魂索》的主线故事,是两个年轻人,联手杀死了他们的好友戴维。

为什么要杀死好友?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8)

电影里,主导这起凶杀案的年轻人布兰登有一套非常完备的理论,当然这个理论是他的校园里的老师鲁伯特传授给他的。

富有意味的是,鲁伯特虽然当了一回教唆犯,并且在这一次聚会上,再一次振振有词地重申了他的那一套理念,但恰恰是他最后揭开了他的两个学生的杀人真相。

而鲁伯特也借此反思了他的理论的缺陷。

那么,鲁伯特提出的这一套理论,被他的两个学生身体力行,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9)

布兰登在杀了曾经的好友戴维之后,转述了鲁伯特的理论,其理论就是“谋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犯罪,但对小部分人来说是特权。”

也就是说,谋杀的权利只是某些人的特权,只有拥有这种特权的人,才可以任意夺取别人的生命。

布兰登显然是自己觉得自己拥有这种特权,所以可以任意地杀死别人。

但是这种理论的误区是非常明显的。它的本质,就是认为人不是平等的,有一些超人的人,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

问题就在这里,什么是拥有决定别人生死的特权?

所以影片里出席聚会的戴维的父亲不得不质问道:“由谁来决定谁是低等人,谁又是谋杀的最佳受害人呢?”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0)

布兰登立刻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宣布自己是拥有特权的人:“当然是那些有特权的少数人……比如我、菲利普,或者还有鲁伯特。这些少数人聪慧过人,并且德行超群,他们的观念远高于传统的道德理念,好与坏、对与错,这些只适用于普通人,特别是那些低等人,因为他们需要这些作为约束。”

布兰登的立场,使得戴维父亲立刻抓住了他的思想源头,“所以你同意尼采的观点和他的超人哲学了?”

布兰登直言不讳自己赞同这个超人理念,紧接着,戴维父亲尖锐地逼问道希特勒是否就是这样的具有决定别人生死权利的超人?

《夺魂索》拍摄于1948年,二战刚刚结束,对希特勒的反思,在这个电影中占据显要的主题位置。甚至可以说,《夺魂索》的整个电影的动机,更像是对希特勒的法西斯哲学的诘问。

当然《夺魂索》改编自一部出现在1928年的戏剧剧本,但并不影响这个电影里的主题,在刚刚过去的二战的血与火的交织中被凸显到一个触目惊心的亮眼位置。

布兰登毫不认为自己的这种杀人特权与希特勒有着关系,从他的回答里,可以看出,他看不起希特勒,认为希特勒是愚蠢的,所以,希特勒没有杀人的特权,而他,布兰登,却有这种特权。

这种自我的对特权拥有的加封,形成了布兰登在杀人之后依然高谈阔论、自信满满的原因。

而布兰登这个理论的源头,来自于鲁伯特的灌输。他曾经是布兰登在大学里的舍监,应该属于一种学校管理员的职责,与学生过从甚密,必然会在这种亲密接触中把他的那一套理论传递给他的学生。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1)

对此,鲁伯特在没有见到他的学生杀人的时候,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从他对他的这套理论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认为除掉下等人有理,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资源太有限了。这个理论,在今天我们亲耳聆听,会觉得并不陌生,在《寄生虫》这些热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人类因为资源的限制而导致的相互倾轧现象的普遍性。

鲁伯特在电影里对他的这一套理论陈词如下:“我的确赞同谋杀。想想那能解决多少问题,失业、贫困、排队买票……谋杀是或者说应该是一种艺术。或许不能与七宗罪比肩,但也称得上是一种艺术。”

但鲁伯特宣称他与布兰登信奉的这个理论的不同是,他不认为谋杀每时每刻都必须进行,“个人喜欢定个‘割喉周’或者‘绞杀日’”。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2)

他的这套理论,让布兰登如噬血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兴奋不已。

然而,鲁伯特当真的看到戴维藏在箱子中的尸体时,他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显然,曾经是他的学生的戴维,并不符合他的理论中的“下等人”的身份,为此,他对自己的过去的那套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直指布兰登实施的杀人凶案,粉碎了他的理论:“在此之前,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人,对我来说,都是黑暗且不可理喻的,我一直试着另辟思路,用逻辑和智慧,但是,你用我的话,狠狠地打了我的脸。”

由此,鲁伯特为自己过去那套上等人、下等人的言论感到羞愧,并说出了幡然醒悟的内心触动:“感谢你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去生存、工作和思考,并且我们都背负着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你有什么权利敢说,你就属于那些少数的上等人?你有什么权利可以决定那个躺在里面的孩子就是下等人,就可以任人宰割?你以为你是上帝吗?”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3)

在这里,鲁伯特直指布兰登言行中的法西斯意识,道出了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定性别人的身份与级别的高下,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状态。这个人类的认知底线,如果被破解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必然是混乱的,动荡的,互相伤害的。

《夺魂索》里提出的这种控诉超人式的特权的锋芒过时吗?

恰恰相反,在最近的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我们看到这种特权论开始危险地抬头,并且公然地招摇在某些西方政客的言论中。比如,在西方某些国家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因为资源不够,便人为地划分轻重缓急,最可怕的是按照金钱、地位的高低,决定是否救人的前提,这不正是《夺魂索》里面杀人青年的那一套上等人、下等人理论的翻版吗?

所以,《夺魂索》中针砭的邪恶理念,还会像病毒一样,死灰复燃,畅行在现实的世界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夺魂索》的批判力量依然未减。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4)

三、《夺魂索》里的凶杀案的隐性动机

《夺魂索》中开始“一镜到底”流程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布兰登与他的好友菲利普用绳子勒死了戴维。

他们为什么要杀死戴维?

布兰登的杀人理由,是他认为他的谋杀对象是一个“下等人”。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5)

但是,从影片的交待来看,戴维的家里并不穷,父亲还有钱收藏首版书,而布兰登直指戴维的现任女友抛弃前男友,是因为她看中了戴维更有钱。

可见,说戴维是下等人,从钱这个角度,并不成立。

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布兰登的情感线索,我们会发现,戴维被他扣上“下等人”的标志,恰恰是布兰登清除异己、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一个托词和借口。

也就是说,布兰登杀死戴维,美其名曰是杀掉下等人,但追根究底,会发现这后边有一种隐性的“仇杀”倾向。

这个“仇”是什么?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6)

情感之仇,恰恰是这个仇里的一个隐性的因素。

我们不妨看一下布兰登的情感经历。

戴维的现任女友珍妮特,曾经是布兰登的女友。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7)

布兰登在杀死戴维之后举办的聚会中邀请的人,都与戴维有关。他邀请了戴维的父母,戴维的现任女友珍妮特,还有一个是珍妮特的前任男友肯尼斯。

这样,我们可以理顺布兰登与珍妮特之间的情感线。先是布兰登与珍妮特有过情侣的关系,后来两个人不知是什么原因,但可以大致猜出,珍妮特看出了布兰登身上的“混蛋”属性,两个人分道扬镳,之后,珍妮特与肯尼斯建立了感情。按电影里的交待,肯尼斯后来主动离开了珍妮特,一度时期,失恋的珍妮特颇为伤感,而身为肯尼斯好友的戴维陪她散步,帮她度过了一段感情危机,之后,珍妮特与戴维相恋相守,直至到现在。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8)

对珍妮特的这种被动的情感选择,在布兰登看来,却是另一种情况。他在珍妮特出席聚会的时候,满怀醋意地对她说:“要跟上你的罗曼史更新速度还真困难,我之后是肯尼斯,现在又是戴维。”

可见,布兰登对自己的前女友珍妮特不断另觅新欢,他是非常不痛快的。

在《夺魂索》开始部分,当布兰特与菲利普刚刚杀死戴维、私下谈话时,曾经议论珍妮特“为钓上戴维,可是不惜一切代价,不过我不觉得她会成功,今晚她可以转去跟肯尼斯调情了。”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19)

在布兰登的隐性的潜意识中,他对珍妮特与戴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抵触的,并且认为是珍妮特玩弄别人的感情,操纵了戴维,但在后面珍妮特与肯尼斯的私下交流中,我们知道,布兰登所言非实,珍妮特并不像布兰登所说的那样富有心机,见钱眼看,不断攀附高枝。

但是布兰登眼里的前女友完全是妖魔化的,他要想方设法破坏前女友珍妮特的情感选择,包括他把珍妮特的前任男友肯尼斯请来,明知道她与肯尼斯之间已无和好如初的可能,他还是要让肯尼斯插入到这个乱局中,来满足他内心的仇怨的发泄。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布兰登在杀死戴维之后所举行的聚会中,邀请的人物都与戴维有着关联:戴维的父母(后来来的是姨妈)、戴维的现任女友、戴维女友的前男友。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20)

布兰登杀死了戴维,恰恰可以看到这后边一个非常明显的情杀的动机所在。他出于个人私怨,转而人为地把戴维定性为“下等人”,然后按照他的那一套理论,支撑起了他的杀人动机。在他的计划中,鲁伯特本来是一个合伙人,但是鲁伯特虽然为他提供了这一套下等人的理论,但鲁伯特与戴维无怨无仇,在看到了凶案真相之后,他霍然反悔,这就是因为他的心里过去认知的下等人定性,碰到了戴维这个现实中人,戴维在他的心目中绝不是一个下等人,但布兰登因为一个情仇的缘故,把戴维定性为“下等人”,为他的杀人计划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理论基础。

可以看出,这一套看起来中立的客观的“下等人清除”理论,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与目的,反映了人类一旦把自己分成甲乙丙丁不同种属,便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后果,让某些自我癫狂的人找到宰杀同类的借口与理由。

夺魂索是一镜到底吗 始祖夺魂索不仅技术高超(21)

这样,布兰登看起来高大上的“人类等级理论”便在他的丑恶动机面前成为满足一已私利的一个幌子而已。

《夺魂索》电影的深刻之处,不得不让我们警醒与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