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

近日,一篇名为《美一男孩游泳回来一周之后离奇死亡》的文章在朋友圈被疯转,文中称德克萨斯州4岁男孩Frankie Delgado到天然水坝游泳,整个游玩过程装备齐全,爸爸寸步未离,完全没有意外发生。但回家后夜里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并于一周后突然死亡,医生给出的死因是“干性溺水”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1)

据CNN报道,小Frankie当时在及膝深的水中玩耍,被远处一艘船打来的浪击倒,头部浸入水中,他随即被救起来,并且继续玩耍。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2)

第二天夜里,小Frankie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他的父母猜测孩子患了肠胃病,于是在家治疗他,但小Frankie的症状并没有减轻甚至出现肩部疼痛。

一周后的夜里,小Frankie在睡梦中突然惊醒,无法呼吸,在抢救一个多小时后被宣告死亡。医生在他的肺里和心脏周围发现水,并告知他的父母小Frankie因“干性溺水”也即“二次溺水”身亡。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3)

无独有偶,就在这起悲剧发生后一周,又有类似案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据CNN报道,一名2岁男孩Gio白天在泳池游泳时呛水,当时并无明显异常,但夜里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

他的父亲Garon联想到“4岁男孩因干性溺水身亡”的媒体报道,便紧急将孩子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表示男孩的症状的确由溺水导致,如果家长没有紧急送医,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细思极恐,学姐小时候学游泳时可是没少被水呛,这算是老天眷顾吗?对于“干性溺水”这个新名词,相信很多人跟学姐一样都是一脸大写的懵逼……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4)

“干性溺水”究竟是什么鬼?

首先,这两件事都是真的!看到这里,我想身为一个家长,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莫非就是“干性溺水”的机率到底是多少?如果出现症状该如何应对?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5)

我们通常理解的溺水指的是湿性溺水,所以我们先来科普两个概念。

湿性溺水

当人处于被淹溺时,人会本能性出现反射性闭气,但由于缺氧无法坚持屏气,被迫进行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肺泡,阻滞气体交换。湿性溺水发生率约为80%〜90%,溺水者肺内有大量液体。

干性溺水

指因受到强烈刺激(包括冰冷的刺激、呛水的刺激、惊吓、惊恐)和过度紧张导致喉头痉挛,结果声门关闭而不能正常呼吸继而缺氧,严重者因窒息死亡。通俗点说,就是把自己憋死了。

北京市急救中心医生韩鹏达介绍,干性溺水是人的肌体的一个应激反应,因此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干性溺水,并不是只发生在儿童身上。干性溺水者在溺水患者中只占10%-20%,此型溺水者的肺内没有水或仅有少量水。

喝水呛到也会溺死吗?

因此,判断“干性溺水”还是“湿性溺水”,主要是根据溺水的不同发生过程和肺中是否有大量液体来区分的。但实践中无法从溺水者症状判断他们是处于“干性溺水”还是“湿性溺水”,采用的急救方法也是基本一样的,只有通过对溺亡者进行尸检检测肺中是否有水才能做出明确判断。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6)

从CNN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小Frankie溺水时间短且只呛入少量水,确实发生了干性溺水的过程,但当时没有明显异常,却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症状,这就涉及到二次溺水的概念。

韩鹏达解释,二次溺水是指少量呛入的水停留在肺中,引发肺水肿或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发病。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只有2%到5%

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急诊夜鹰在一篇博文中介绍,典型的二次溺水常于溺水后24小时之内出现,由肺内病变引发缺氧从而能出现持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痛、精神萎靡或嗜睡、发热、情绪异常等症状。

最后学姐再对“干性溺水”做一个总结:

1、溺水必须是确实溺入水中,而不是喝奶呛奶或者喝水呛水。

2、溺水有干性或湿性溺水的概念区分,但是大部分溺水者为干性溺水,肺内无水或仅有少量水。大部分干性溺水,如果上岸时清醒、呼吸功能良好或者上岸后很快苏醒,呼吸恢复,则预后良好。

3、干性溺水不等于二次溺水。二次溺水仅仅是干性溺水的一种少有的表现形式,病变具有隐匿和延迟发作特性。

4、对于所有不自主呼吸道没入水中,挣扎和呛水者(即有溺水过程),救上岸后即使看起来清醒无恙,也应医院检测观察。

5、游泳时,自主状态下瞬间的呛水不属于干性溺水,更不会发生二次溺水,不需要恐慌。

6、不管任何原因,不管是否泳池下水。当儿童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喘鸣、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睡时,都应即刻送医。因为很多疾病可以出现以上表现。这些症状并非二次溺水所独有的。

因此,科罗拉多州2岁男孩Gio的溺水案例基本符合发生“干性溺水”过程,继而出现“二次溺水”病情进展的情况。

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也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类似案例,即孩子游泳后出现精神萎靡,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但小Frankie的病情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令人困惑之处,尚不能做出明确判断,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据美国CNN报道,孩子的死因尚无官方定论。

然而,一些公众号营造的“游泳后离奇死亡”、“毫无征兆突然死于干性溺水”等印象并不科学,而干性溺水也并没有那么邪乎。所以,家长们无需过度恐慌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7)

如何识别?如何预防?

美国父母网站(Parents.com)一篇科普文章中指出,这种溺水的征兆具体表现为:

游泳出水后不断咳嗽;喘气费力,快速浅呼吸,鼻孔不断翕动,胸部起伏剧烈;表现出很疲倦、易困的状态;健忘、表现异常或有呕吐表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则一定要尽快就医。

如果附近没有医院,而孩子的干性溺水症状又非常严重的话,就需要家长们自己做出应急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1、应该迅速将孩子的头向后仰,清除孩子口鼻里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

2、将孩子的腹部置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

3、对孩子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要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双手重叠,与胸骨垂直进行稳定、有规律地按压,同时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

预防永远胜过治疗,北京市急救中心医生韩鹏达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了解相关知识很有帮助,推荐做一些突发溺水的培训,在遇到不慎跌入水中等意外时不至于非常惊慌失措,而出现严重干性溺水,窒息死亡。

2、游泳前可以做体检,排查癫痫,先天性心脏病等容易增大水中呛咳的几率的疾病,减小发生二次溺水的可能性。

3、最重要的是,发生短暂溺水后即使当时并无不适也要注意持续观察,如果出现异样,应紧急送往医院。

还有迷信那些不正确的“土方法”应急的家长真的要打脸了,你可能只是帮了个倒忙。

如呛水时捏鼻子用力擤,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水流进咽喉管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又如溺水后进行倒立控水或拍背等,它们不仅无效反而可能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后,学姐想说的是,那些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千万别让孩子逞能。也许一次突然的意外,代价就是生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处境置于危险之中

文│冯倓秋

不会游泳的孩子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带孩子去游泳真的会发生)(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