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并通过不断的索取各种自然资源和排放各种废弃物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也就是说环境的承载力各不相同。从自然带的角度来看,地球陆地表面主要可以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带三大类,其中从承载力的角度来看,从高到低应该是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由于人类活动的开展,对于区域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使得区域环境承载力下降,从而出现荒漠化现象,并出现生态恶化状况。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1)

“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果丰硕

自然环境相当于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等,如果其中一个方面发生了破坏,有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整体发生恶化,最终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导致生态难以复原。所以,在生态初步恶化和潜在恶化地区,及时的加以关注和修复是极为重要的,而当生态逐步恢复以后,就会逐步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所谓“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方面,我国有一项十分著名的生态恢复工程,那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2)

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

所谓的“三北”是指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地区基本上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遭受人类活动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以及风沙严重等问题,曾经一度出现沙进人退,荒漠化不断扩展的趋势。从省区角度来看,三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13个省市区。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3)

我国八大防护林工程示意图

三北防护林工程设计的区域总面积约为40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4%,其中包括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沙漠和沙地面积为133万平方千米,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一地区多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对于植树造林十分不利。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规划一直到2050年,时间共为7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共八期进行,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前两个阶段共五期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4)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截止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千米,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种草,不断的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四十多年来,使得区域内沙尘暴天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其中毛乌素、科尔沁和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得到初步治理,土地沙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并逐步恢复。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5)

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千米,取得重大生态建设成果。三北防护林工程不仅仅取得了生态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营造用材林折合木材储备量18.3亿立方米,经济价值9130亿元,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顷,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年旅游收入超480亿元,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

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我国三北防护林)(6)

三北防护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