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与棒子的区别 棒槌是个啥东西

文/尉亚平

前几日,一位朋友在怀远门的古玩市场闲逛,见路边的一地摊上,杂乱无章地摆放着一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儿,其中有一物,木制、有柄,形状酷似棒球球棒,但却比球棒要短小得多,朋友仔仔细细地瞅了半天,认不出是什么东西,于是询问摊主,摊主大笑着说道:“哈哈,这啊,就是根‘棒槌’。”

棒槌与棒子的区别 棒槌是个啥东西(1)

在东北若说某人“棒槌”,则是骂这个人有些憨、有些傻,用东北话说就是“榆木脑袋”,笨蛋一个,即便不是“智商”有问题,也是马大帅里“范伟”一类的角色。

所以听到这话,朋友自觉有些尴尬,于是赶紧仓皇逃窜,搞得很是狼狈,后来听朋友说起,我当场就狂笑不止,很是揶揄了她一番,且毫不顾及自己本就不佳的形象。

不过话说到这儿,“棒槌”究竟是个啥东西?如今的人似乎并不都是很了解,你若是在街上随便逮住一个人直接问,对方十有八九会骂你神经,更何况就算解释清楚了,对方恐怕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

棒槌与棒子的区别 棒槌是个啥东西(2)

其实“棒槌”本是指浆洗的时候用来捣衣的工具,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而这个捣衣声指的就是用“棒槌”捶打衣物时所发出的声音。

当然如今“棒槌”这个词语的涵义更丰富也更广泛,在《汉语大词典》里“棒槌”的解释有二:其一是指“捶打用的木棒”,旧时乡间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时,常将衣物放在石板上叠起,然后用棒槌捶击以去污滓,无论是塞北关外还是江南水乡都曾有过它的身影。

“棒槌”本身多用枣木、榆木或其他硬木所制成,入手极沉,偶尔也有其他材质所制,但那大多是古时候大户人家作为装饰的物件儿,我曾见过五花八门的棒槌,有名贵的红木、檀木等诸多材质,甚至还见过海象牙做的小棒槌,当时还曾恶意揣测之,这么名贵的家伙,恐怕是要用来专洗千金小姐内衣的,直到后来才知道那完全是古时北方大户人家摆在的装饰品,根本不具备实用性。

棒槌与棒子的区别 棒槌是个啥东西(3)

其二是“方言,特指人参”。至于为什么要把“人参”说成棒槌,我觉得大概是古时候的那些挖参人期望着“人参”,也能像“棒槌”一般敦实,甚至古代瓷器的形制里还有所谓的“棒槌瓶”的说法,估计也是为了迎合了某些人求财心切的心理。

当然在各地棒槌的涵义更深也更广,在天津梨园行里管那些不懂戏的外行人统统都叫“棒槌”,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独特的“江湖切口”。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要说是在古玩行里,卖家对那些不具备收藏常识的买主竟也称其为“棒槌”,当然这话的另一方面其潜台词就是说:“这是大肥羊,你可以狠宰。”

棒槌与棒子的区别 棒槌是个啥东西(4)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许多的老物件儿都早已经失去原有的实用价值,如今就算是许多地方的乡下,都早就有了洗衣机、电熨斗等现代化工具,而“棒槌”则成为了历史名字,同那些来自传统的生活痕迹一样,正一点点地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变成了遥远而美好的记忆。

当然,不管什么时代,知识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不能行万里路,至少也要读万卷书,否则到时要真是出门连个“棒槌”都不认识,那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作者简介

尉亚平:1982年出生于庄河,现在辽宁省金融系统工作。受家庭熏陶,爱好文学、书法和篆刻。大连书协会员,中国金融书协会员,大连作协会员,辽宁省金融书协副秘书长。文学作品、书法作品等,曾在全国金融系统征文中多次获得头奖。书法作品曾入选大连市书协展览。

原载:《庄河之窗》杂志

本文来自微信平台“天南地北庄河人”(ID:TNDB-zhuanghere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