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1)

明清时期,晋商称雄五百年,而真正辉煌的时代,是清道光、咸丰、至光绪初年晋商票号的兴盛。当时晋商的票庄总号均设在晋中的祁县、太谷、平遥,而分支别派,遍布全国,几乎垄断了当时国内的金融业。以平遥的日升昌、祁县的合盛元、太谷志成信为其代表,号称晋商票号“三大帮”。尤其以成立于雍正年间日升昌票号为最,有“日升昌汇兑天下”之美誉。

所谓票号即当时各省贸易往来,皆为现银,转运不便,更不安全,历来为商家深忧之事。后来日升昌经理雷履泰有鉴于此,遂创汇兑一法,即凡往来银钱,无论大宗小款,皆代收代兑,彼此响应。所谓省路费、免转用、防劫失,一举三得,前述之弊迅即转为优势,广受商家欢迎。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2)

祁太平票号三大帮的形成并非偶然之事,其发达更非易事,综而述之,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原因:

首先,适应时势,如前所述,自古以来贸易均为现银汇兑,颇称不便。至明清时,商业发达,大宗买卖频繁,动辄需要成千上万的银两,票号的出现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是一个创举、因而,在其有力地推动近代商业发展之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3)

其次,资金雄厚、管理严格、素重祁太平三帮改营汇兑前均为晋中地区资金厚的商家,此乃汇兑信用的最基本条件。再者,诸家管理素称严格而有效,为家长式经营方式。

票庄号规:学徒者于十五六岁时,随人至数千里外,初次十年始许回家,故回家后,少年夫妇,多有不相识者,嗣后回家,多以五年为度,且不准直抵家门,必依例先至号东之家,开包解衣,让号东检视,然后听命而归,如此规章甚多,且执行严格,故而票号员养成重公职轻私家之习,待公事不敢怠慢,也是票庄信誉好的原因之一。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4)

第三,经营有方。以存款而言,三帮向以博取重息为大禁。平遥帮最严,存款利息至高三厘,他帮亦至高为四厘半,放款利息平遥帮一般六厘,他帮至多为一分,所以山西票号向重信用,不重契据,不做押款,各地汇兑商家纷纷就到三大帮的票庄来。

第四,因用兵筹饷而发达。道光、咸丰年间,天下大乱,朝廷广为筹饷,报捐多归票行承办。如左宗棠用兵西北,求川督骆秉章不应,乃借助于东南各道,胡雪岩参与其间,从此成为天下巨商,但胡本人算是暴发户,大起大落。

但晋商则素著信誉,国家也以为可靠,因而粮饷大多由晋商票庄汇兑承办,官款数量极大而且不计利息,票庄因此获利最大。 同治以后,规模益宏,兼及河工经费赈抚及庚子款业务的汇兑,一纸之信传,百万之款立集,灵便异常,应付裕如。三大帮信用益彰,生意趋于极盛。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5)

那么晋商票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晋商的衰落,约始于清光绪年间,票号之衰落也与之并行,追寻原因,大致有二:

首先,晋商票号终究是封建时代商业经营的产物,有许多弊病,如封闭性,许多商家把大笔利润用于起房盖屋,毫不足惜,而于巩固实力,加强再生产用力不多,再如家长制经营,利弊俱在,但随着社会开化,文明进步许多总号首领明显赶不上时代步伐。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6)

其次,没有顺应时势改组票庄,以致坐坐失良机。清时,国内外银行势力逐渐强大,票号经营渐见困难如户部银行所设之处,官款即归其汇兑,晋商诸帮做交库生意者,顿成束手之势。其存款利息,亦无法与户部银行竞争,更呈相形见绌之势。

其实,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组织户部银行时,曾请山西票号入股,并邀票号中人组织银行,可惜当时晋商票号中主持人大多反应冷淡,且不准分号派员参加,遂定由江浙绸商筹办,后者利用这次绝好机会,利用朝廷优势迅速发达,形成江浙财团,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而祁太平三大帮为中心的晋商票庄却因此遭受致命打击,逐渐衰落下去。

此一转折,也许我国经济重心彻底由北向南、由西而东转移最终完成。仔细想来,这不仅仅是晋商自身的悲剧,而是近百年、乃至千数年来诸多合力结果。

山西票号兴起的历史背景(有汇通天下之誉的山西票号)(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