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和爱孩子的区别 溺爱与关爱的区别

本文导读:

1.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

2.溺爱的危险性有哪些?

3.什么样的家庭容易溺爱孩子?

4.溺爱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避开溺爱孩子的雷区。

溺爱和爱孩子的区别 溺爱与关爱的区别(1)

四大名著《红楼梦》里,有个经典人物——薛蟠,他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因为他是独子,所以,母亲从小对他百般纵容,非常溺爱。这样长大的薛蟠,成年后终于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败家子。

  • 不管对错都由着孩子,是最典型的溺爱。

歌神张学友有两个孩子,分别在2000年和2005年出生,现在已经1713岁了。在孩子刚出生时,新晋奶爸张学友就曾暗暗立誓,对孩子一定不能像自己小时候那样,被母亲往死里打,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这一立誓让张学友成了娱乐圈出名的女儿奴,非常宠溺孩子。

  • 过度保护,会严重剥夺孩子的独立性。

  • 究竟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呢?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亲或母亲的本能,他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这更多的东西,就是真正的爱。

    • 真正的爱,是龙应台所说的:拉着他的手,走一段,当他能独自前行时,不要追。

    • 也是心理学界公认的:合理的“给”。包括了合理的“给”和“不给”、合理的“赞美”和“批评”、合理的“争执”和“对立”。

    • 所有这些给孩子的爱,都不能只依赖父母自己的直觉,而要经过科学的思考,以及无我的取舍。

    溺爱和爱孩子的区别 溺爱与关爱的区别(2)

    “溺”字,它本身的意思是“淹没”,而“溺爱”就是淹没孩子的爱。这注定会让孩子窒息、失能、痛苦,甚至死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犯罪心理学对那些触犯法律的人有过研究,发现在他们的童年,大比例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冷漠,一种是溺爱。

    • 即使不是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溺爱导致孩子生活能力低下、性格自私、超重肥胖等,都很容易让逐渐长大的孩子自卑、逃避、抑郁,最终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明智的父母必须自控懒惰,以及目光短浅,努力学习科学育儿法,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他们真正的爱和关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哪些家庭特别容易溺爱孩子?

    • 单亲家庭、三代同住家庭、父母忙于事业的家庭。

    溺爱和爱孩子的区别 溺爱与关爱的区别(3)

    具体什么样的养育行为是溺爱呢?

    一,以孩子为中心,绕着孩子转

    最典型的就是喂饭,甚至追着喂饭。

    还有,孩子用最好的,吃最好的等。

    ,一切代办,不劳孩子费心费力

    生活事务全部包办,作业有可以代做,甚至社交,也只看到家长忙进忙出,孩子则一脸冷漠。

    三,我的就是你的,随便拿

    看到电视采访一富商,他的育儿经就是要富养孩子,从小就和孩子说:爸爸的钱以后都是你的,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没关系。

    四,怪东怪西,就是不怪自家孩子

    和别人家孩子闹矛盾了,都是别人的错;孩子撞桌角了,桌角的错;作业做不完,老师的错。总之,自家孩子没有错。

    这类家长还有个习惯,就是大惊小怪,孩子磕破了点皮,就大呼小叫,超级紧张。

    溺爱和爱孩子的区别 溺爱与关爱的区别(4)

    五,一哭一闹,什么都答应

    有些家长还特别欲盖弥彰,孩子一哭,想答应,又怕孩子养成习惯,于是每次都说一句“这次就算了,下次不许了哦。”,孩子又不傻,他当然明白在你这儿,他永远有下次。

    六,求着孩子做他们本应该做的事

    经常听到家长说“只要你赶紧做完作业,就给你买个玩具好吗?”

    七,剥夺自由,一切都为安全让路

    安全最重要是对的,但不代表家长要全方位隔离外界,现在有相当多的孩子,早上家长亲自送入校门,下午放学直奔家里,到家就不再出门,孩子完全没有与外界、同龄孩子互动的机会,这就是保护过度了。

    ~~~~~~~~

    知道了溺爱孩子这7种错误的方式,就能有效避免继续溺爱下去。

    家长一定要明白:只有真正建立在尊重、理解孩子基础上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作者:处处有心,本号发布的所有文章,皆为我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评论,及转发朋友圈。

    如需商业转载,请私信联系我。

    处处有心同名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内容丰富,期待大家的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