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抗疫人员返回第一站(援鄂抗疫最后一次战地交班)

援鄂抗疫人员返回第一站(援鄂抗疫最后一次战地交班)(1)

湖北省仙桃市中医院(仙桃市指定发热医院)工作至2020年03月19日晚上病人全部出院或转隔离点。这同时也标志着山西省援鄂医疗队仙桃中医院分队援鄂抗疫工作全部圆满结束。全体援鄂队员零感染。受援医院高度满意。在此,真诚感谢全体队员的真情付出,感谢冯立忠主任,感谢舒言书记,感谢安健院长,感谢刘毅主任,宏晋主任,青松主任,感谢闫荔老师,感谢尹雪梅护士长,感谢王欣护士长,感谢从1月26日出发,仍能用快乐爱心坚守至今的首批23名兄弟姐妹,感谢大同晋城驰援而来的同事和战友,所有的我已认识和尚在认识的我原单位和各单位的同事朋友,因为仙桃,我和你,你和我,共同成为我们,成为共同的战友,您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借今天最后一次交班,俊平真诚感谢,无数次感动,无数次泪目,无数次回忆,可谓难忘今宵。

细数从元月26日大年初二出发至今已整55天。在这生死拼搏的日日夜夜中,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手足相拥,中西合壁,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救治,我们见证了生的光芒,目睹了死的回归,每一次都泪眼婆娑,每一刻都心怀忐忑。这期间时而感到重生的伟大,时而又觉生命的脆弱。每每至此,均难于续笔。披袍征战时,也时时心怀畏惧,只是每每想起生命的渴望,均会把这点脆弱用更坚毅的内心包藏起来,假做轻松的告诉我的队员,我们是医生,我们是护士,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然后更顽强的抬起头迈进这血与火的战场。至今,任务完成,我们每一个队员均可在此自豪的说我和你及所有征战的战友均心向祖国,不辱使命,此刻我也真真体验到晋鄂虽远,同享风月的内涵。

在此我借省人民医院黄晋喜2月10日写的感想,以述心志。

来湖北的这些日子里好多人问我“怕不怕”?我一般回答:“我不怕,还行!”怎么说呢?其实从内心来讲,我也怕。

我怕病毒,我怕感染。我怕我感染而导致战斗在一起的兄弟姐妹被隔离,而削弱了战胜病毒的力量。

我怕病毒,我怕感染。怕感染了给群众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医生都防护这么好了,还感染?”

我怕病毒,我怕感染。我感染了导致自己的老母亲,妻子,儿子等亲人担惊受怕,我不愿意看到他们留下痛苦的眼泪。

所以我每天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把自己裹的密不透风,脸上留下深深地勒痕。时间稍长,憋的喘不过气。

所以我每天必须不停的喷洒酒精、消毒水,身上到处是消毒液的味道。不停的洗手、洗脸,把自己的手和脸洗的发白、褪皮。

所以 我除了病房和自己宿舍尽量不外出,自我隔离,忍受远离千里之外家乡的孤独。

所以我随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无咳嗽、发热、气短。 为了预防感染,增强抵抗力去那些吃苦涩的中药。

我吃苦,我们吃苦,是为了让广大人民不吃苦。尽早消灭病毒,控制疫情。

我怕,我们怕,才能使广大人民不怕,不用戴口罩,不用特别的防护,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

我怕,我们怕,才能使广大人民不怕。不用酒精、84的消毒,不用忍受城市上空消毒液的味道。

我怕,我们怕,才能使广大人民不怕。他们才能走出家园,去除或大或小或明或暗障碍,奔向各自的岗位。

我怕,我们怕,才能使广大人民不怕。不会因为咳嗽、发热及其他不适,而耽误了就诊,延误病情。

我怕, 我们怕,才能使广大人民不怕!

坚持,再坚持一下!

疫情终将过去,美好的日子还会远吗?

今天疫情已过,我和您终可以去计算这份美好。

晋喜这篇怕与不怕的随笔也写出了一群血肉之躯的真实内心,在这里我更想说,我们因怕而来,向死而生,为不怕而战,中华佑我。我们有山西省人民医院做坚强后盾,有山西省三千七百万人的爱和关注我又何惧之有。正是因为这份爱和不怕才使我有了更好的记忆。这我必须去学会感谢。

援鄂抗疫人员返回第一站(援鄂抗疫最后一次战地交班)(2)

感谢记忆,感谢这份真情,感谢眼泪使我释怀,感谢文字使我澎湃,感谢随我同行的梁震,一迪,兆辉三位记者以更专业的方式和学问给我和我的战友留下这泪与情的记忆,感谢每一位使我感动而加深的记忆和美好的回想,因为回想使我更想去拥抱,更想去爱护,因为美好,又使我更想去回忆,以此成为我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循环记忆时光。我们回忆是因为疫区没有鲜衣怒马,只有汗水、眼泪、热血和忠诚。你我逆风而走,虽然寸步难行,却仍可以活成一盏灯,照亮脚下的路,拥有饱满和慈悲,只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在未来的行走中,虽不声不响却越来越开阔。内心的丰盈,一定是岁月给予不慌不忙的一份馈赠;灵魂的高贵,也一定是在不疾不徐中沉淀出来的大美。今天的生活馈赠于我美,就是您给予我的这份至享至真至情至爱的大美。疫情已过,只存真情,冬已去,春已至,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爱您,我的每一位队员。

爱您,我的每一位领导。

无论明天您去哪里,希望您能永远记得在太原,在省医,在消化科还有和您一起拼过命的老兄弟,记得这份爱的回忆。

我爱您我的兄弟姐妹。

因爱而来,因不怕而战,这种能战斗下去的勇气还有仙桃的仙气和芬芳,这种芬芳和仙气从踏进仙桃这一刻同时伴随,这一刻想起,终生不会忘却,记得天津沔商协会刘伟会长第一时间的支持,记得仙桃妇联李翠红副主席的深情厚爱,记得仙桃市复州画院彭国祥副院长送我的厚德载物的条幅及厚重的嘱托,记得朱厚朋老师给我的抗疫自画像。更会记得仙桃市中医院魏华院长和尹斌主任。这些都必须记得。

记得宜尚,

记得仙桃,

记得武汉,

记得湖北,

爱让我们记住这共同拼过命的地方。

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王俊平

2020年3月20日

援鄂抗疫人员返回第一站(援鄂抗疫最后一次战地交班)(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