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部1.把体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关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关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

1.把体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2.教育部将开展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3.研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常态化监测机制。

5.确保孩子们的睡眠充足,对学校检测考核。

6.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晓星)据央视新闻报道,围绕2021年工作重点,教育部提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对学校检测考核。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名校长,他们表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并不是新的要求,之前就已经有过小学阶段“零家庭作业”等说法。学校和老师围绕一系列要求,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也有家长表示,“作业不出校门”,需要根据老师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搞一刀切,力求做到为学生、家长减负的同时,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质量都不打折扣。

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和家长减负。“零作业”“少作业”屡屡被提及。早在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提出,鼓励各地开展每周无作业日等方面的探索。

各所学校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早在2009年就开始“无作业日”探索。从周一至周四,老师任意选择一天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在校方看来,小学阶段的学科性不强,如果将这6年的目标全锁定在分数上,而忽略孩子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成长,就是荒废时光。“无作业日”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而是给他们一个更多元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在东风东路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分别安排上书法、舞蹈、乒乓球、武术、动漫和中国象棋等课程。

学校: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集团总校长刘良华告诉记者:“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在小学阶段并非不可能,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做到了。”他认为,作业不出校门,一方面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知识反馈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孩子在课堂内就能完成对新知识的复习强化,及时查缺补漏。另一方面,重点难点内容的确有必要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老师可精准地布置作业,让孩子在课后托管中完成。如此一来,孩子在校外就可以发展综合素质了。另外,孩子的空余时间不被各种学科家庭作业填满,也有利于发展孩子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能力。

黄埔区新港小学校长温丽珍告诉记者,该校已基本做到让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参加各种兴趣班,三至六年级的孩子,若有托管需求的,可选择参加自习托管,也可参加各类社团。约80%的孩子选择了上自习,大部分孩子能在这段时间完成作业。“而且自习均由学校老师负责管理。”

也有校长表示,“作业不出校门”不能一刀切,有的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那可以不布置。但有的老师确实目前能力还达不到,或班上孩子们的整体情况需要布置作业,这方面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家长:孩子没作业 担心学得不扎实

“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我们肯定欢迎,但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我们会担心孩子学得不扎实。”家长杨女士说。不少家长表示,如果老师不布置学科家庭作业,他们也会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或送去培训机构“加码”。家长许女士说:“升学竞争摆在那儿,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别人的孩子做,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很可能落后。”此前,记者曾开展一项调查,约4成的家长表示,如果有“无作业日”,会在那天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对于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刘良华表示,需要加强家校沟通和互动。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每周五晚都有一个家庭教育的线上例会,通过讲座的形式,来为家长们支招如何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作者:刘晓星

来源: 广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