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网红化是否利于学术传播(学术明星是否有利于科学传播)

学者网红化是否利于学术传播(学术明星是否有利于科学传播)(1)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6日讯(评论员 付小为)28岁小伙宫勇吉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职即获300万“大奖”,成为了新闻人物。近段时间,一批“高颜值”“90后”“美女”博导受到频频关注,成为舆论热议的学术明星。

这些学术明星新闻中,人物经历往往得到生动还原,求学经历、科研过程往往充满引人入胜的情节。除了学术明星,时下也有许多科研成果的报道,为了突出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表达形式追求表现力、甚至戏剧性,往往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类现象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公共媒体中的科学传播?

有这样一种现象:新闻热议某个科研,一些业内人士对大众关注不以为然,或者觉得大众不专业、猎奇,误解了科学。科学进入公共传播,与公众建立联系,解释的通俗化、简单化,有时确实会牺牲一定的准确性。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传播有时是一种“折衷的理性”。

明星化甚至娱乐化,其实体现了普通公众对科研关注的一种方式。公共传播介绍与普及科研动态,首先是符合普通人的认知特点。科学是研究真理,科学研究进入公共传播,就是参与社会进程,与公共生活碰触,社会文化习俗常识等等,都在“检阅”科学。宇宙苍穹、浩瀚星辰的探索,最终还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必然要走进大众,要学会进入常人的思维。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推动的时代,科研的世界注定开始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我们关注、讨论、思考。一项技术能否投入使用,一种食品能否放心食用,一个产业项目能否安心落户,社会公众都在参与表达意见。专业的研究成果,在科研内部可能也有共识,但在大众世界也许依然陌生。没有公共传播,科研就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东西,推动不了社会发展。

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之间的转化关系越来越紧密,科学研究所需的人力、财力投入越来越巨大,对具体科学项目的确立、探索,早已不仅仅是学术圈、研究者单方面的事。更多情况下,它需要外界的关注、评估、认可、支持。科学组织、科学家不光从事认识真理的活动,更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一个科研评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都在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科学、经济、社会等综合价值的判断。这都需要科研深入融入经济社会,而这个社会对科研的认知也是全方位的、复杂化的。

社会对科学家的明星化传播,不必过于焦虑。多看看科学成为大众话题的好处,潜心专注自己的科研事业的同时,或者尝试着以“网红”学者的身份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未尝不是更好的推动科学。

【编辑:祝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