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好了以后为啥又开始咳嗽(最新提醒阳康)

转阴了,为什么还咳嗽不停?

这样咳会不会引发肺炎?

肺部一旦出现问题,在家能自测吗?

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武汉市中医医院肺系病科

副主任医师卢丽君

作出解答

1、感染了新冠病毒,转阴了,但是一直还在咳嗽,这是什么原因?这样咳会不会引发肺炎?

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核酸和抗原显示阴性,咳嗽的症状却依然没有消失,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后损伤了呼吸道黏膜。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常继发气管、支气管炎症,人体通过咳嗽和咳痰将咽喉部、气管以及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感染后咳嗽是许多呼吸道病毒感染都会出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必过于紧张。

转阴后咳嗽不止,建议多喝水、多休息、避免劳累,居家休息可以饮用蜂蜜水、枇杷膏、梨汤、蒸橙子等食疗方法,有条件使用加湿器等有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咳嗽和促进痰液排出,也可以对症服用镇咳化痰药物缓解症状。

咳嗽和肺炎是不同的概念,咳嗽仅是疾病的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咳嗽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仅累及上呼吸道还未累及下呼吸道时,通常就会出现咳嗽症状。而当炎症累及下呼吸道就可能发展成为肺炎。咳嗽本身也是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如果出现咳血(痰中带血)、夜间(或改变体位时)咳嗽加重,咳大量黄脓痰,或者再次发热,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以及咳嗽超过2周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2、肺部一旦出现问题,当然要早发现早治疗,在家有没有方法可以自测?

自我判断是否存在肺炎,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全身症状:有无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厌食或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局部症状:有无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肺炎常见症状;

其他症状:患者自我感知是否有气促、呼吸频率增快等。另外,家属可观察老人、儿童等家人是否与平时表现不同,比如精神倦怠,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另外,老人是否存在意识淡漠、神志改变或容易感觉疲惫、体能下降,反应对答变慢等情况。如有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3、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如果还感觉疲乏无力,呼吸不畅,该怎么调理?

有些新冠感染者转阴后仍有部分症状,疾病刚刚治愈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仍比较虚弱,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呼吸道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改变,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无力,呼吸功能障碍的情况。可表现为咽部不适、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心悸、呼吸肌无力及呼吸不畅等。

中医讲瘥后防复,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病后调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到较好的状态。改善乏力、气短、呼吸不畅等情况。一方面巩固疗效,另一方面也是防止疾病复发。

如何调理?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防护,防止再次感染。均衡饮食,食物多样,饮水,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豆制品均衡摄入,忌烟酒。保证自我充足睡眠。可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向上隆起,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鼻吸口呼,逐渐延长呼气时间,训练时根据个人体能情况,每次10分钟左右,每日锻炼2次。

功法锻炼:鼓励在家坚持每日做八段锦呼吸操。可改善机体的呼吸强度、运动能力及平缓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大汗、嘴唇发紫等血氧饱和度低的症状,立即停止运动,进行休息,及时就医。

阳康好了以后为啥又开始咳嗽(最新提醒阳康)(1)

另外,近期微信群里出现

“北京二次感染达到20%,

其原因就是

阳康后要有15天才能产生抗体”的流言

顿时让“阳过”“阳康”们瑟瑟发抖

难道新冠病毒真的嚣张至此

人体的抵抗力彻底“躺平”了吗?

当然不是!

针对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专家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12月2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二次感染是指感染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

如何确定二次感染?

12月2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针对二次感染的定义不同,但基本条件都是要确诊后要间隔一段时间。比如,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只有当首次感染的病毒完全清除,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反应时,才能诊断为真正的二次感染。英国定义二次感染的间隔至少是90天,美国则是间隔60-90天以后。

二次感染需要结合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免疫反应、基因测序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定。

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是多少?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有关。抗体等免疫反应指标越高,病毒株变异越小,二次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当前研究显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要略高。但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极低。”

王贵强教授12月2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二次感染主要还是指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是密切相关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长了以后症状就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

如何区分“复阳”与二次感染?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核酸呈阳性。“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可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阳康好了以后为啥又开始咳嗽(最新提醒阳康)(2)

抗体水平与二次感染的关系?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多项研究显示,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能够降低二次感染的发生率。免疫力低下或抗体水平较低的人群相对较易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因此,这部分人群平时还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并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或加强免疫。

短时间再出现症状是否属于二次感染?

北京疾控刊文指出,发热之后短时间再出现症状不属于二次感染。

普通人群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立即启动,细胞免疫和抗体水平不断升高。一般两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并在短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人体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康复前,由于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或者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极小。

二次感染后的病情是否更加严重?

北京疾控刊文指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导致严重疾病的报道少见。重复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都可能有关。但总体上,重复感染导致重症的风险很低。

哪些人群发生“二次感染”可能性大?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2月20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的群体:

第一类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那么患者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那么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比较短。

第二类是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类是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需要更加注意。

什么情况下易发生二次感染?

12月20日,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表示,距上次感染时间较长,“阳康”半年后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同时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二次感染。

康复后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郭威医生表示,建议大家平时要科学有效地戴口罩,加强手部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另外,康复半年后再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免疫。

本文综合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来源: 上观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