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狼和绵羊故事(伊索寓言狼和羊的故事)

伊索寓言关于理欲之争的一个故事,让人深入的明白人性与罪恶!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突然来了一只恶狼,狼便心生恶念,站在河的另一边向小羊大喊:“你这只坏羊,难道你没有看见吗?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小羊满脸无奈额说:“狼先生,我在河的下游,您在河的上游,我怎么可能把你喝的水弄脏呢?”狼又怒吼到:“你不要装算,我早就认出你来了,两年前我就听说你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早就想找你评评理了!”小羊无辜的说:“狼先生,我今年才一岁,怎么可能会在两年前说您的坏话呢?”狼更加的生气了,大喊说:“你不要狡辩了,今天我一定要吃了你!”小羊才反应过来:“你编造这么多借口,无非是想吃了我罢了!”小羊便撒腿就跑。

伊索寓言狼和绵羊故事(伊索寓言狼和羊的故事)(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一个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即使他们为了做坏事,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的借口,但这些借口也是十分荒谬的。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因为你跟许多恶人讲道理是没有任何意义和用处的,因为恶人是根本不讲道理的。因为在一些恶人的生存法则中,他们做坏事是不需要任何道理的,他们作恶是出于本性,即使他们要讲道理,他们很多所谓的道理,也是十分无耻和荒诞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从心理的层面来分析一个问题,就是“罪恶合理化”!就是当一个人如果要做一些坏事的时候,他会在心理,言语,行为等层面做一个似乎合理化的包装,他会把内心层面最深处的恶意做掩盖,然后在外表上做一个看似完美的包装和遮掩,这样看来,他外在的恶性就似乎合情合理。

伊索寓言狼和绵羊故事(伊索寓言狼和羊的故事)(2)

这也就是人在良心上的自我欺哄,或作自我麻痹。人的恶行,如果能在最内心深处进行自我省察,他一定会发现,做坏事是不对的。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又有一个选择,或说决定,就是“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这一个抉择或说选择,无论是看起来是坏事还是好事,“我自己要去做”,那么这个决定会影响他的理性。那么他就会用无知或是无耻的道理来对付良心的责备,他会用自我编造的一套道理,来使恶行合理化。

这也就是我们国人所说的“理欲之争”的道理。当一个人的恶欲大过理性时,理性就没有任何的用处了,人的理性就似乎是无知又无用的,因为他的理性失去了他最基本的功用。当人的理性被恶欲征服的时候,人的理性居然会被欲望驱使,编造一套随从恶欲的道理,使良知或良心失去所谓的自责和自省。

因为一个人一但有良心与良知的驱使,人是会觉得无法做坏事的。因为一个正常的人,在用良知审视自己的时候,人在做坏事时会有良心的不安,自责,人的心理上会有罪疚感,罪责感,人会感觉到有些事不好,这个是不对。

但是如果人在为了满足罪恶的欲望时,人居然自己会贿赂良心,自欺欺人,麻痹良心,让一套显然错误的道理说服良心,掩盖良心,这就是“罪恶合理化”的心态。

伊索寓言狼和绵羊故事(伊索寓言狼和羊的故事)(3)

当然我们从这个道理也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现象,就是“罪恶同质化”,这是面对群体性为恶的心态,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乌鸦不觉得猪黑,一群老鼠不就得偷东西不对,一群狗不觉的屎臭,因为他们的性质相同。在特定的人群中也是一样,一群流氓在一起,不觉得大家都是流氓,一群贼坐在一起不必为偷窃心生忏悔,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大家在某方面是“同质”的。所以中国人有句名词叫“志同道合”,也有个词汇叫“臭味相同”,这就是对“同质化”最简单的描述。

我是华恩,欢迎关注"华恩情感心理专栏",我是专注为您分享心理学与情感美文的资深达人!祝愿大家每天开心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