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

【编者按】两个平行宇宙会相交吗?这个恐怕没人知道。两个平行宇宙里的人会相交吗?这个似乎正在变为可能。而笔者可以确定的是,四川的愿乡公司和北京的汇文传媒会在乡剑侠客岛上相交、相撞、相融。一切只因他们所做的事都关乎一个新概念——新村民。

所不同的是,愿乡正在成都一个叫秦家庙的村庄里实施新村民融村计划。而汇文传媒所做的新村民在他们的乡村元宇宙里。之所以说他们能相交,是因为除了都在做“新村民”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他们的名字同时都出现在了一本书里。

这本书的名字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之路》,愿乡的“新村民融村计划”是书中第六部分“融村行动”的内容。汇文传媒负责人是这本书中“乡村振兴大家谈”编委会的编委成员之一。尽管目前他们还素未谋面,但接下来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这两家机构在两个平行宇宙里所做的新村民项目,到底有哪些相同和相通的地方。

一、虚拟世界里的新村民元宇宙

以虚促实,虚实相生北京首个村级元宇宙来了

近日,有着中国艺术第一村之称的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村,和元宇宙拉上了关系。

北京市第一个乡村元宇宙——宋庄村元宇宙上线了,同时其相关数字资产也在阿里资产数字平台同步推展和销售。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1)

通州区宋庄村“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是通州联通、阿里资产和汇文传媒等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乡村元宇宙”数字乡村振兴项目的一部分。

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项目首次尝试将区块链、web3.0、数字孪生、元宇宙等高新技术融入基层村域,以虚促实、以虚强实、虚实相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积极探索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之路。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2)

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项目起于线上、落于线下,注重虚实融合。整体项目执行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数字文创。项目组把艺术家请到村里,将村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以油画、国画或漫画的形式绘制出来,在数字中国链平台上链、存证和确权,生成链上数字资产,在阿里资产、联通数藏等平台上推展和销售,销售所得和村里分佣。

在村集体前期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实现了不菲的收入。

第二步,数字乡民。对于购买村域数字文创的买家,村委承认其“数字乡民”身份,并通过赋予虚拟身份权益、到村免费导游、赠送一顿饭或农产品大礼包等方式,鼓励数字乡民到村旅游、体验、投资或生活,以达到让网上的城里人(主要是城里的年轻人) 走进乡村、融入乡村,并且爱上乡村的目的。

第三步,乡村元宇宙。项目组免费为村规划搭建元宇宙场景,以合作村庄的名字命名,使用其地图,将村域景观数字孪生,发掘、保存和对外推展其文化价值。

同时,元宇宙场景可实现沉浸式农文旅、元宇宙电商和价值社交等,帮村委宣传、带货和线下推流,实现长期的、绿色的、可持续收益。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3)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乡民和乡村元宇宙虚拟原住民,通过平台设计和规范,均可以某种方式参与村集体管理,规划和参与项目投资,导入外部资源等,和村委形成稳定的、真实的“村-民”关系。

并借助通州联通免费为村里提供的数字乡村应用平台,为乡村治理和服务注入“智慧基因”,为乡村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美丽乡村、村务公开、惠民补贴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赋能乡村生活和乡村治理智慧化大发展。

作为宋庄村元宇宙的住户,宋庄村数字乡民(宋庄村的官方授权数字藏品买家)可以在元宇宙上参观浏览、社交娱乐、共创共融,边玩边赚钱(Plan to earn,P2E)。

比如持有“宋庄云养卡”的用户,不仅可以在元宇宙上体验游览宋庄村、,可以玩游戏、动手搭建,排名靠前的可以得到奖励,还可在个人空间呈现土地养殖情况,看到自己在宋庄村认养的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好玩,还能得实惠。

宋庄村乡村元宇宙是北京市第一个上线的乡村元宇宙。在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的推动下,未来北京市通州区还会有更多村委在元宇宙上签约入驻。村委可以在本村的元宇宙空间和外界无缝连接,宣传、互动、引流、带货和创收。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4)

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项目有它的市场逻辑,也有对当下中国人未来将向何处去的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工作重心是14亿中国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出现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大迁徙、大流动运动,全国社会人口空间结构调整与布局正面临重大发展挑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不同区域之间和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充分不平衡矛盾表现的最为突出。

如何在不同区域之间完善人口户籍制度改革,如何在城乡空间价值对等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之间人的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目前乡村发展改革的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梗阻和政策约束。如何破解这三个问题,将决定乡村现代化的质量与水平。

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项目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知与思考,通过以村庄为基本单元,以乡村振兴人才兴村为产品服务抓手,用虚拟的乡村元宇宙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权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才汇集流量。为返乡与下乡创业人才融入乡村的制度改革提供创新试验,为以村为单位的村集体组织成员融进与融退提供虚拟与现实两个平行宇宙的操作经验投射。

同时,乡村所拥有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乡村元宇宙虚拟空间社群打造,除了把好产品卖出去和人流商流吸引进村外,亦可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加一份数字资产。这也是我们推出数字乡民&乡村元宇宙项目的初心和可为乡村振兴发展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5)

最后,请关注宋庄元宇宙,购买收藏宋庄的虚拟艺术和数字资产,请登录淘宝APP-阿里拍卖-数字资产,搜索“宋庄”(选择“数字艺术”类目)即可。

二、现实世界的新村民真宇宙

想理解现实中的新村民

须先吃透四个词

新村民证只是一张纸,其本身并不能承载什么。但是乡村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及乡村治理深度改革,却需要新村民的加入。

愿乡团队在秦家庙村的新村民融村行动中,主要在新村民资格权证的落地与服务上。如村庄闲置资源的要素激活、资格权的权益赋能,双方最关心的权益交易公平与对等。

检验新村民证含金量,需要遵从“市场、法律、治理、伦理”这四个词。让想下乡的市民进村,让能出去的村民退出。围绕城乡之间人的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实现城乡有效联结的基础。

传统农耕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弱。在传统思想和下乡创业时代机遇的双重影响下,更多人要进城与少数人想下乡的现象,才是当今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素双向流动的最大内生动能。

当今中国正处在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高度集中及人口空间结构大调整的新时代。如何破解人和其他要素实现城乡双向有序流动,是这个时代宏大的话题。而愿乡团队从一张“新村民证”入手,给予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城乡融合人才有序流动的方案。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6)

1. 新村民融村,先建立利益联结

城乡人员流动是一个经济问题,要用市场化的操作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推动。无论是哪一种人的流动,促使其能够流动起来的最大动力,是经济利益引导下的价值选择冲动。如果下乡利益极小风险极大,人的流动性及效率自然就低。反之,也是这个道理。

从秦家庙村新村民融村的实际情况分析,主要还是围绕“新村民证”背后的权益展开的。哪些人可以退出自己在村上的资源和财产,以一种什么方式退出,退出后能得到什么,所获得收益是否公平与合理,收益谁给,什么时候能给,如此等等。

关于新村民融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新村民符合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哪些保障才能吸引到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和产业?怎样运作才能使新村民在村上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益达到最高?。

愿乡公司在遵照市场交易原则的基础和前提下,构建了一套与村庄相适应的“资源对价市场”服务体系。

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基于市场的要素流动是行动的起点,也是基础。只有用市场化手段去有效配置资源,才能唤醒各种在乡村沉睡、闲置和低效使用的资源资产,才能促使并推动各利益关联方参与的积极性。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7)

2. 做新村民融村,不能踩红线

城乡要素流动的具体践行需要依法做事、依规而行,且只有基于法律的操作规范才是行动准绳。在乡村做事要有基于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认知,做事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更不能越红线,或踩红线做事。

围绕“新村民证”的融入与退出所构建的交易机制,是严格参照并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民法》、《房屋登记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及相关政策、条例和规定等制定出来的。

归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农民的保障性生存资料,长期以来执行的一直是限制和约束其流动的政策。相比耕地流转的松绑,党和国家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动性限制要更严格一些。目前,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的11个不同省市正在根据不同的试验任务,在探索中践行着各自的城乡融合及要素有序流动的方法和模式。

在秦家庙村新村民融村的实践探索中,村民可通过退出村集体组织资源的方式获得经济补偿,或通过资源市场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获得资源市场化经营收益和其他集体资源的收益。而愿乡团队的融村服务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用市场化手段为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相关流程标准设计、文本模板编制、自治章程修订、产业规划落地、产业人才招募等工作事项的赋能服务,并陪伴其长期成长。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8)

3. 新村民融村,伦理是最高要求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之于融村行动中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既有在行动上基于法律层面的底线意识,更有确保乡村公序良俗的道德操守。

作为最小的行政治理单元,乡村是一个生产和生活资料归集体所有的自治主体。村集体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及相关权益,即包含了发展权,更是农民生存权的最低保障。新村民融村的本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理解为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权利的融入。

部分有条件的老村民退出,让想进来的新村民融入。在融进与融退中,势必会发生老村民与新村民的权利变更。此过程,若是仅依从市场与法律的交易逻辑与准则,必然对村庄原有秩序造成冲击,引发人与人关系的震荡。

而所谓的伦理是最高要求,就是村集体组织、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与服务主体、参与此事的市场协同主体,除了市场逻辑、法律准则等要求外,如何遵从社会主义集体乡村的正向社会伦理,让退出去的老村民和融入的新村民都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最大生产力,也是兴村的核心。村民所拥有的“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身份是一种权利名片,想要获得新村民资格权,可以用市场的手段解决,但必须以法律为规范。同时,更须在强化村庄治权和规范村庄治理的前提下,树立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乡村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集体正向伦理。

当下的中国,伴随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乡村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例如,村落的空心化问题、留守村民的老龄化问题、熟人生人化的问题等。其中村域资源资产的闲置,还有生产资料低效使用,都是乡村巨变的舆论焦点。

秦家庙村的“新村民融村行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操作的方式方法没有遵从社会主义新乡土伦理要求,就会不可避免地会搅动十分敏感的乡村最深层的社会问题。正是基于此,在进行新村民融村过程中,更要严格遵循伦理是最高要求的行为规范。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9)

4. 新村民融村,须重视村级组织的作用

农村集体组织是一个村民自治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作为村域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和整个村域的治权主体,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存在着严重的治权虚置和凝聚力下降的问题。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这里的“有效”是指村集体组织的治理效率和效能。有效率、有效能,村集体组织在利用自身资源做市场对价交易时才能不吃亏,在面对工商资本下乡和返乡创客融村时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有章可循,不被工商资本诱之以利,被人牵着鼻子走。

十几年前,榜仓小镇(化名)案例也是城乡统筹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大胆尝试与探索。其操作重点也是引导人才下乡,在营建新村的过程中,退出去的老村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问题是,其忽略了村集体组织和村民改善自己生产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长此以往,极易滋生村集体组织和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农村集体组织是村域的资源所有权和治权的法定两权主体。因此,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应让村集体组织成为主角。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家庙村新村民融村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充分尊重了村民自治主体的主导作用。

作为一家区域村镇产业运营服务商和乡村发展解决方案供应商,愿乡一直坚守着自己市场服务主体的定位,在依法依规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前提下,充分突出村自治主体和全体村民在新村民融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产品创新设计、流程机制服务赋能于村集体组织,赋能于村镇治理能力的提升。从市场外来介入者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其对乡村伦理的最大遵从。

地球村主题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村级平行宇宙会否相遇并叠加)(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