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疲于奔命

捆绑考核,治疗教学挤兑的良方

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什么会过重?根本原因不是课程多,而是作业多。

老师为什么会给学生布置过多的学科作业?根本就是为了应付考核,为了让学生能够考出高分数,提高自己的考核名次。

学生的学习不能不考试。不考试就无法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的教学成绩不能不用分数来考核评价。如果完全抛开了学生的考试分数,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就会失去尺度,让教学工作不努力的教师用夸夸其谈来炫耀自己,让教学工作认真努力却不善自我张扬的的教师成绩被埋没。

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疲于奔命(1)

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考核教师是必要的,关键在于你怎样考核。

我们传统的教学考核办法,就是考核教师任教学科的平均分,用单科的平均分来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劣。这样的考核,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单打独斗,学科作业的布置谁都不肯示弱,让学生埋在作业堆里,整天为完成作业疲于奔命,形成严重的教学挤兑。

譬如,早读是语文,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多读多记,布置了很多语文的背诵和抄写任务。早读结束了,学生的语文抄写任务还完不成,只能占用吃早饭的时间。

本来早读结束的时间是7:30,可是学生到8:00抄写任务还没有完成。上午第一节课是8:20开始,学生只能用十几分钟时间仓仓促促胡乱吃点饭,赶紧进入上午第一节的上课准备。根本就不会有课前预习的时间。

由于学生的早读作业没有完成,上午上第一节课,学生心里还会想着早读没写完的作业,不由自主地会有些分神。老师讲的问题他觉得不关紧要的时候,还有可能对早读的作业再写几个字。这样的课堂,由于学生的不专心,就会导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不是很好,有些问题很可能没有听懂。课后老师又布置了不少作业,学生还得挤时间完成,作业练习时还会遇到问题。

同时,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不是老师拖堂占领,就是为了写作业占用。反正没时间活动。下一节课开始了,又是紧紧张张地应付。

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疲于奔命(2)

就这样,一节一节的课,老师把课内时间占得满满的,都想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而学生的课外时间又不是无限的,只能挤占吃饭、活动和休息时间。学生就在老师的教学挤兑中,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了。同时,学习效率很低,问题不断累积,久而久之,学习热情丧失了,学习积极性下降了。作业越来越完不成了,老师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只会批评学生不刻苦努力。学校领导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管理问题,只会批评教师工作不努力。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学校教学管理方法陈旧,考核评价方法不当,引起的教学挤兑,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几十年了一直是这样。有些强势老师,上课上扒下压,上课早,下课晚,作业多,不仅让学生讨厌,还会引起同事们的反感。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革教学评价办法。由对老师的个体考核评价,变为对一个教学单元几个老师的捆绑考核评价。

以初中一年级为例。假若该年级有12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都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生物七门功课的老师,可以把这些老师的教育教学成绩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评价。

捆绑考核评价的依据,当然还是考试成绩,但不是各个学科的成绩,而是各个学科加起来的综合成绩,是学生各科总分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在整个年级,甚至在全县的位置。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做:

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结束,对全县或者全校该年级学生按照总分排名,计算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考虑单科成绩。也就是把总分的地位提高,单科成绩的地位淡化。

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疲于奔命(3)

为了突出语数外的学科地位,再按照三科的总分给学生排名,以此计算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

将两项权重相加,就考核出各个教学班的教学成绩。依此对各个教学班进行奖励。再由班主任负责把奖金或者绩效工资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师。

这样考核 ,每个教学班的教师,就是一个考核整体,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很可能出现一个教师的单科教学成绩很好,但是他们这个教学团队整体成绩不好,从而导致他的教学成绩再好,没有整体成绩的依托,也将失去任何意义。这样一来,教师们再搞教学挤兑就没有意义了。

也许有人说,这是搞大锅饭。非也,这是对团队作战能力的考核。

学生总是要参加中招考试,参加高考的。而中招、高考都是按照总分进行录取的。教师们占课拖堂,大量布置作业,让学生疲于奔命,无法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是不能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总分不高,学生的单科成绩再好,有什么用?

再说,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不能整天应接不暇的。学生需要休息,需要活动,需要吃饭、需要思考,需要纠错补差,需要调整精神状态,教师们都为了自己考核成绩,搞教学挤兑,除了导致学生厌学,是不能提高整体考试成绩的。

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让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疲于奔命(4)

如果教师都不抢占课外时间,不拖堂,语数外适当留作业,其它学科都在课内解决问题,不留课外作业,学生就会轻松很多,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很多,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整体学习效果也会令人满意好多。

有位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小口瓶子放在桌子上,瓶子里有三个用绳子拴着的小石头,如果一个一个拉,可以顺顺当当地拉出来,如果同时拉,就会在瓶子口被卡住。

实验的时候,每三个小朋友一组。专家告诉他们,这个瓶子就是煤矿矿井,下面透水了,每个石子就是一名矿工,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帮助矿工逃命。也就是尽快把石头子拉出来,但不能拉倒瓶子。好几组小朋友的实验都失败了,都是因为抢着用力拉石头子,不仅石头子在瓶子口卡住拉不出来,而且把瓶子拉倒了。实验失败。

最后,有一组小朋友,他们上去实验的时候,听专家讲清楚要求,就明白了意思。只见一个小朋友迅速地下单指令,你一他二我三,出。只听见噌儿、噌儿、噌儿,三声,三个石子成功地拉出来了,时间没有过,瓶子没有倒。实验成功。

前面小朋友的实验失败,就在于相互挤兑,阻挡了通道。最后一组小朋友的成功,就在于互相配合,避免了挤兑,保持畅通。

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该从这个实验中受到启示。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一个老话题了,为什么一直不能落实?关键是我们基层学校的教学考核办法有问题。

许多学校的管理实践证明,实行教学成绩捆绑考核,是增强教师团队精神,破解教学挤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真的应当积极推广这种教学管理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