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破获恶意筹款(恶意推广破坏大病筹款行业生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水滴筹破获恶意筹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水滴筹破获恶意筹款(恶意推广破坏大病筹款行业生态)

水滴筹破获恶意筹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8月10日下午,水滴筹针对依附于大病筹款行业的灰色链条问题,首次披露了打击恶意推广的阶段性成效。目前,水滴筹风控团队已经摸索出识别商业推广的有效方法,平台风控措施升级后,涉及恶意推广的筹款项目数量明显下降。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揭露了寄生在大病筹款行业上的灰色链条,一群“灰产”从业者以帮助病人筹款为名收取高额佣金,最高甚至抽走70%的筹款金额。

水滴筹风控监察负责人郭南洋介绍,2021年底水滴筹多次接到用户的举报和投诉,这些用户表示在业主微信群、购物微信群经常收到大病筹款的求助,发布求助者自称是患者的亲属,希望群友给予帮助,但由于发布次数过于频繁,令人怀疑筹款的真实性。

接到举报和投诉后,水滴筹成了内部的专项调查小组。经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一些机构或个人主动联系各个大病筹款平台的筹款人,表示可以协助其转发、推广筹款链接,按照筹到款项的比例收取所谓“服务费”、“推广费”。

“我们把这类行为定义为恶意推广,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收费比例非常高,有的是30%、40%,甚至高达70%,这显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以谋利为目的;第二是冒充筹款人的亲属,通过各种平台频繁发布筹款链接。”郭南洋说。

专项调查小组还发现,选择和恶意推广合作的筹款人,大部分是多次发起过筹款的患者,他们所患疾病大多是白血病、慢性癌,治疗花费高且周期长,其家庭经济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在多次筹款之后,患者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已无法再筹到钱,所以明知恶意推广收取高额佣金,只能无奈接受。

郭南洋表示,恶意推广虽然给这些患者筹到一部分资金,但代价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导致广大用户对求助案例真实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对大病筹款行业的信任,这会让其他筹款人更难获得帮助,“爱心人士捐款的本意是希望帮助筹款人,如果其中大部分被恶意推广者抽走,实际上是欺骗。”

据了解,水滴筹平均每月有几万个筹款项目,要从中锁定恶意推广行为,风控团队一方面是通过用户举报和投诉的线索,联系筹款人进行核实;另一方面是主动通过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模型,基于筹款人、捐款人、恶意推广者的行为信息,来筛查异常的筹款项目,锁定涉嫌恶意推广的筹款项目,然后由筹款顾问到线下走访查证。

通过几个月的摸索,水滴筹风控团队已经掌握了一套识别恶意推广的有效方法,“一旦查实是恶意推广,我们会停止这个筹款项目,阻断其继续传播,情节严重的,所筹款项将被原路退还给捐款人。”

针对恶意推广行为,水滴筹进一步调整筹款提现规则,严格限定非筹款人本人账户收款,实际收款人必须为患者近亲属或者就诊医院的对公账户,并且严格审核收款人与筹款人的关系证明文件。对于参与恶意推广的筹款人,水滴筹将其列入黑名单,无法再在平台上发起筹款;对于最终被确认参与转发的恶意推广者,水滴筹将限制其在平台上的访问、转发、证实等权限。

随着风控措施的不断升级,恶意推广在水滴筹的数量明显减少。“截至目前水滴筹累计管控恶意推广案例800余起,管控恶意推广的用户账号600多个。”郭南洋表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