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是在追求什么(当投机成为一种艺术)

投机是在追求什么(当投机成为一种艺术)(1)

投机,百度百科给我们的解释是: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 进行投机交易,涉冒高于平均水平以上的风险,冀能赚取预期回报,它异于投资在于接受风险的程度。它不同于赌博在于后者的随机性。只有剑走偏锋、喜欢冒险的人才能完成这项艺术,而这个人就是德国著名的投资大师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德国著名投资大师,被誉为“20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1906年,他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里,早年学习哲学和艺术学,后来被他的父亲送去巴黎学投资,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他在35岁时就在股市赚足了可供一生花费的财富,同时一生共出版了13本国际畅销著作,被誉为“股市教授”。科斯托拉尼这位蜚声世界的大投资家,1980年以后却以“投机者”自居,且深以为傲。

投机是在追求什么(当投机成为一种艺术)(2)

他的投机生涯从十几岁接触购票以后开始的,那个时候就像染上了毒瘾一样,着迷于投机的刺激和风险。他的一生基本就和各种各样的骨片、债券、货币、期货等商品打交道,并且乐此不疲。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科斯托兰尼获利不浅。二战之后,他大量投资于德国重建,随着经济复苏令他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在35岁就赚得了足以养老的金钱,不过这不代表他的投资都是一帆风顺的,相反的还曾经破产过两次,他本身在自著中也承认本身在一百次投机当中只要有51次成功就算侥幸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才使得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判断力,并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他的成功,被视为欧洲股市的一大奇迹,他的理论,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股市的无冕之王,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及媒体记者,经常以他对股市的意见为依据,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或发表分析文章。

科斯托兰尼不吝和他人分享他的智慧结晶,一生共写了13本和投资、证券、货币、财富、证券心理学的书,书中写了他在股市上的巨大成功也写了他的巨大失败,但都是要实实在在的告诉读者自己所走过的旅程。科斯托兰尼同时也是德国、奥地利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在欧洲各地咖啡馆开设讲座,跟学生、有钱人、乞丐、小偷....各式各样的人大谈投资学,传授他们投资的理念。

投机是在追求什么(当投机成为一种艺术)(3)

科斯托兰尼在第一次操作股票的经验中就学到:股票市场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真实展现国民经济的地方,其中还夹杂许多谣言,其中的波浪起伏经常是波涛汹涌,充满人性的味道。他认为成功的先决条件,光是取得所有股票资讯仍是不够的,想象力才是投机操作的原始动力。因此,他非常鄙视完全不具有想象力的投资分析系统和股市咨询电脑。

科斯托兰尼说:“股市像一座热带丛林。”本书是他钻研、思考政治、经济、社会与心理学的精华,是他翻滚股市洪流,看穿股市心理战,所见投机客、股票玩家、狡猾老狐狸的真实缩影,也是他最终站在胜利一方的生命经验。

投机是在追求什么(当投机成为一种艺术)(4)

什么是投机?曾有位交易员跟科斯托拉尼讲,她每天操作几百万美元买来买去,就是为了赚几百块,科斯托拉尼说:“她的操作策略让我想到一位流浪汉,他为了两个金币杀死一个人,法官问他:‘就为了两个金币,你就杀了一个人?你难道不感到可耻吗?’你猜流浪汉怎么说?他答:‘今天两个金币,明天两个金币,积累起来不就多了?’”科斯托拉尼问这位交易员:“你买进卖出的原则是什么?”答:“别人买啥我买啥……”

伏尔泰曾经说过:“描写金钱是比赚钱简单的。”但是对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来说,完全相反;他说:“我必须先学会赚钱,才有办法写出来。”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在投资市场充满了传奇,他完美诠释了投资的艺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