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

图 | 杨振宁

前言

“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在杨振宁百岁诞辰时,他发表了以上这番讲话,至真至诚,感人肺腑。

(一)许鹿希感叹:上天让杨振宁救邓稼先一命

1971年,阔别祖国26年后,杨振宁第一次回到祖国。回忆起那次对中国的访问,他感慨地说:

那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它使得我对于新中国第一次有了一点认识,而这个认识对于以后50年我的人生轨迹有了非常大的影响。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2)

图 | 毛主席和杨振宁亲切握手

1971年4月的一天,杨振宁从报纸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其中大致内容为:美国政府将把中国从美国公民不可访问的名单中取消。看到这个消息后,杨振宁心中大喜,马上给父亲杨武之写去来信,说明自己回国探亲的希望。

收到来信,杨武之马上将此消息汇报给统战部门,并收到欢迎回国的满意答复。

7月下旬,因为当时中美关系还未解冻,杨振宁无法在美国获得中国签证,后来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杨振宁在巴黎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申请到了签证。

不久,杨振宁便乘坐法国航班飞到上海,距1945年赴美留学,时隔26年,杨振宁终于回到祖国,成为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籍知名华人学者。

回国后,中方直接负责接待杨振宁的是岳岱衡。岳岱衡是当时的中国国际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副局长,杨振宁在中国期间,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去外地也是由岳岱衡陪同。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3)

图 | 岳岱衡

后来,杨振宁交给岳岱衡一份名单,上面写了他回国后希望见到的人,而其中列在第一位便是邓稼先。杨振宁和邓稼先感情深厚,他们不仅是中学、大学同学,而且还先后留学美国,彼此是很好的知心朋友。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美国报纸刊登了中国研究人员的名单,在众多英文译音名字中,杨振宁一眼就从中认出了邓稼先。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但核武器的研制却并没有到头,当时,邓稼先和十几位理论部的负责人也遭到牵连。邓稼先心中明白,越是在这个时候,他越要顶住压力,哪怕是一句违心的话,就可能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就在这时,杨振宁开列的名单被传到中央,邓稼先当时正在青海基地受批斗,后来,经周总理批示,邓稼先得以回京见杨振宁。在周总理的亲自干预下,基地也恢复了正常。

后来,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回忆起这件事时感慨:

“尽管我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救邓稼先一命!”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4)

图 | 许鹿希与邓稼先合照

见面后,杨振宁问邓稼先在哪里工作?对此,邓稼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简单回答说在外地,杨振宁心里大概明白,他可能不方便透露太多,便没有继续问下去。

杨振宁离京那天,邓稼先亲自去机场送别了他的好友。就在这时,杨振宁还是没能忍住,询问了那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美国的报刊都在说,琼·希顿参加了中国的原子弹工作,这是真的吗?(注:琼·希顿,女,中文名寒春,二战时是大物理学家费米的助手。1948年追随男友来到中国,美国报刊曾脑洞大开地将此演绎为一个离奇的间谍故事,认为是她帮助中国制造出了原子弹。)

之所以急着问明白这个问题,是因为杨振宁迫切希望得到确认:中国的原子弹是自主研制的!

不过,邓稼先对此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他告诉杨振宁,据他所知没有,但究竟如何他需要证实一下才能答复。

后来,邓稼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了解,并请示了周恩来,周恩来让他如实告知。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5)

图 | 周总理

离开北京后,杨振宁来到山西昔阳大寨进行参观。意外的是,参观期间,杨振宁在大寨的招待所遇到了琼·希顿本人,他们都曾是费米的研究生,这意外的重逢让两人又惊又喜。

就这样,两人一起回首了曾经在芝加哥一起读书的日子,自然,杨振宁这次见到了琼·希顿本人,连忙询问她是否参加了中国的原子弹工作。

琼·希顿的回答是否定的。自从她看过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影像资料,在深受震惊之后,便放弃了核物理事业,并始终坚持反战立场,自然也不会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制。

后来,在回美国的前一天,杨振宁收到了邓稼先的来信,信中大致内容为:自己已证实,除了1959年年底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数援助外,中国的原子弹工程中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在这封信的末尾,邓稼这样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不过,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杨振宁还未能很好地理解其中“共同途”的意思。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6)

图 | 1949年,杨振宁、邓稼先与杨振平在芝加哥大学合影

“中国的原子弹工程中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看完信,杨振宁情难自已地流下了眼泪。

杨振宁的内心感受到极大的震动,那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因为民族的强大而感到的自豪,或许是为朋友做出巨大的贡献而感到的骄傲,又或许是为自己没能参与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工程而感到的懊悔……

杨振宁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周总理对他的来访也很重视,亲自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接待。

期间,周总理先详细询问了杨振宁有关美国的社会情况,包括美国的政治、经济、学生运动等,对于这些,杨振宁一一谈了自己的了解与看法。

回忆起这件事时,杨振宁感慨地说:

“我第一次到新中国探亲访问,周总理就请我吃饭。我们一共谈了五个钟头,周总理问了我许多问题,比如说,美国的大学是怎么组织的,美国大学办学的方针是什么,大学里有没有种族的问题……”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7)

图 | 杨振宁与周总理亲切握手

(二)毛主席:感谢你,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

与杨振宁一样,美国人对神秘的新中国同样充满了好奇,回到美国后,美国媒体和学术界马上朝杨振宁蜂拥而来。

9月21日,杨振宁在执教的学校做了一次演讲,演讲题目是《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演讲盛况空前,可容纳五六百人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

杨振宁认为,今日的中国已经完全改变了,而这种改变的核心是一种“精神”。

演讲最后,杨振宁引用了毛主席的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对此,杨振宁如是说:

“我在北京是住在北京饭店,房间很大,空荡荡的,什么装饰都没有,只有墙上贴着的这两句话。两个星期以来,我天天对着这两句话,这就是我对中国最深的印象。”

1973年7月12日,杨振宁携夫人杜致礼第四次回国。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8)

图 | 杨振宁与杜致礼合照

见到杨振宁,接待人员照例问他:杨教授,这次回来想见哪些人?

这次,杨振宁突发奇想,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他想见毛主席。

不过,这一要求并没有当即得到答复,就在杨振宁觉得自己所提要求唐突之时,也就是几天后,他被带进了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

对于和毛主席的这次会面,杨振宁回忆说:“当我去见毛主席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拟定的问题要问他,也一点不知道谈话大概会怎样进行。其实,这样倒也好,因为这是一次非常轻松和漫谈性的谈话,毛主席非常有办法使我不感到拘束。”

谈话间,毛主席询问了杨振宁在物理学方面正在做哪些事情,杨振宁回答说:“我们正在研究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显然,毛主席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十分高兴地说:“哦,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啊!我在50年代就和钱三强同志讨论过这个问题,以后又在多个场合讲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之,我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一个阶段上。博士先生,你认为如何呢?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9)

图 | 毛主席与杨振宁愉快交谈

杨振宁没有想到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他告诉毛主席说:“关于基本粒子是否可分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听说没有明确的结论,毛主席的兴致却并没有因此减弱,他说:

“有争论就好嘛,真理是越辩越明,中国的古人了不起呢,春秋时期的《老子》《墨子》,以及《淮南子·天文训》《俶真训》等书就探讨了宇宙的起源问题。《庄子·天下篇》这篇文,就记载了这样的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出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思想。东汉的那个张衡,是个大科学家呢,他不仅发明了浑天仪,而且他还有宇宙演化的学说,他把宇宙演化的第三个阶段称为‘太玄’。在他看来,宇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变化发展中,并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宇宙的时空是无限的,这是个天才的创见啊!那么,我们今天讲的基本粒子是不是终极的呢?我看也如同中国古代的哲学见解一样,照样是可分的。”

毛主席在谈话中引用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许多都是杨振宁所不曾知道的。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0)

图 | 毛主席

此外,毛主席还开玩笑说:“如果物质分到一个阶段,变得不可再分了,那么一万年之后,科学家干什么呢?”

毛主席还谈到了自己的《矛盾论》,毛主席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不会单独存在,相反,它是存在于特殊性中的。比如人类是看不见的,你能够看到姓杨的,姓周的,能看到大人,小孩,但是看不见人。

对于毛主席的谈吐,杨振宁感到十分吃惊,他感叹一个80岁的老人竟有如此好的记忆力,而且还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讨哲学和科学问题。

谈话间,毛主席又问:“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再回想当时的谈话内容时,杨振宁说:

“啊!我可未曾想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因此我不能不想一想,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作了一个未能说清问题的答复。接着我们就讨论这两个词在日常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以便同它们在物理学学术方面的含义作比较,这两个词的含义的区别是细微的,这次讨论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还同我讨论了不同程度的概念问题,并非常仔细地把他要用的每一个词句都用的确切。”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1)

图 | 杨振宁

不知不觉间,这次的谈话就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已经到了结束时间。

工作人员进来提醒后,大家纷纷站了起来,可毛主席却站不起来,他对杨振宁说:“你拉我一把”,杨振宁连忙上前将毛主席搀了起来。

走到门口,毛主席与杨振宁握手告别,说:“感谢你这位自然科学家,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我也很希望能够对世界有一些贡献,不过现在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杨振宁望着毛主席,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祝福:“我也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对此,毛主席打断了他的话,开玩笑地说:“你不要讲,这句话不对,不科学。

毛主席的这次谈话,给杨振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谈话结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当即刊登了杨振宁与毛主席会见的消息,并且配了图片。

杨振宁后来说:

“我认为毛主席是20世纪的伟人之一,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既是一位领导人,又是一位高级学者。他对于思维过程,对于各领域的概念都感兴趣;然而他有事一位非常注重实际的人。通过把他的特殊的洞察力与品格相结合,他成了许许多多其他极有才能的人们的领袖。”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2)

图 | 毛主席

(三)父亲叮嘱: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对杨振宁来说,父亲的一句话使他铭记了一生: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杨振宁始终心怀祖国,关心着祖国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

1945年,为了学习更多知识,杨振宁决定留学深造,只身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3年后获得芝加哥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了自己的物理研究之路。

1952年,杨振宁开始了与李政道的合作,合作没多久便发布了几篇精品文章,当即在学术界引起一阵轰动。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3)

图 | 李政道

同年,杨振宁与李政道还发布有相对论的文章,并引起爱因斯坦的关注,这也为杨振宁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奠定了基础。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研究发现并证明了不守恒论,二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5年,杨振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

可以说,杨振宁海外求学时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一个阶段,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研究实验为世界物理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可杨振宁从未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在国家困难时,杨振宁主动为到美国深造的中国学者,筹集出国所需要的资金。

1977年,为了促进中美关系,杨振宁与其他人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

1982年,杨振宁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4)

图 | 杨振宁

杨振宁回国后,邓稼先因为曾多次进入原子弹爆炸现场取样,身体受到严重辐射,健康出现问题,在1986年因为患癌抢救无效逝世,年仅62岁。

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从未后悔,他对夫人说:“把这件事情做好,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也值得”。诚然,纵观邓稼先的一生,确实没有虚度!

听闻邓稼先去世的噩耗,杨振宁悲痛不已,在给其夫人许鹿希的唁电中这样写道: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5)

图 | 杨振宁与邓稼先合照

作为知心好友,杨振宁如是说: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该为稼先庆幸!

1995年到1997年间,杨振宁把主要精力在教育方面,并担任了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5年5月,杨振宁正式宣布退休。

后来,杨振宁为支持香港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慨然捐赠了自己的诺贝尔奖杯以及手稿。

2003年底,杨振宁决定回北京定居。

期间,杨振宁建立了60多个顶级的物理实验室,并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在国际上发表论文,使我国很多物理学科的科研水平瞬间进步了几十年。

2017年,95岁的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此举瞬间引起一片热议,引得不少人拍手叫好。

杨振宁与邓稼先关系(杨振宁庆百岁生日)(16)

图 | 杨振宁

全面了解过杨振宁的事迹后,不得不说,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更是一位为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