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合杂合半合(长程六合与短程六合)

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与五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纯合杂合半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纯合杂合半合(长程六合与短程六合)

纯合杂合半合

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与五行

【作者:赵致生(1943-2021),发表于2011-05-19】

生命源因素中的三焦与五行之间的关联关系。好有一比。

“三焦”如滚滚流淌的水,

“五行”如江河流水中的泥沙。

泥沙随着奔腾江水在大江大河中流淌。当流水停止流淌的时候,泥沙就会从水中沉淀出来而与江水分开沉积于水下。

泥沙不是江水,它存在于江水未流动之前,而分离于江水不流动之后。

泥沙参与了江水的流动过程,是流淌的江流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江水停止流淌了,泥沙仍然是泥沙。

我们用江水与泥沙的关联关系来比喻物质与生命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生命存活期间,物质象泥沙融合进江水中一样共同流淌,

在生命结束之后,泥沙仍然是泥沙。

只是由江河的上游位移到江河的下游罢了。

物质与生命的关联关系也是如此,生命诞生时就如涓涓细流,逐渐汇成奔腾的大河。细流中有小泥沙,大河中有大泥沙。江河流进了湖泊与海洋,就如同生命到了尽头,泥沙仍然还是泥沙。

我们从泥沙参与河水的流淌过程来看,泥沙有三个过程:

一是流水没有流淌前,泥沙的存在,

二是流水流淌过程中,泥沙融合进流水,

三是流水结束后,泥沙仍然是泥沙。

我们把泥沙比喻为物质,

把流水比喻为生命。

为的是说明生命存活时期,物质与生命的一体性。

生命结束后,物质仍然是物质,它再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了。

但是,物质在生命中的运动形式,绝对没有流水携带泥沙共同奔流那么简单。他们与生命运动一起形成了变化的轮回,我们把物质在生命过程中的轮回表达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轮回,借以说明泥沙融合进江水流淌的(运动抑扬)的结构性,(更相动薄)变化的次序性。

但是,物质运动不是生命的而是生命的。就如泥沙与江水一起奔流一样,流水停止流淌之后泥沙就自然停止了它的(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

同样,生命过程中的木火土金水,在生命停止之后也一样停止了它们之间的(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与生命俱生,俱来,俱往,俱亡”的三个因素:形命,性命,寿命,并称它们是生命的三焦结构体系。

现在我们把奔流的江水比喻为生命的三焦体系,称为生命源因素

这样,我们就把生命划分为奔腾的江水与随波逐流的泥沙两个部分,分别表达物质与生命源因素的关联关系,称为生命三焦体系与生命物质五行体系。

显然,生命源因素中,

生命三焦体系是与生命俱生/俱来/俱往/俱亡的一个体系性结构。

物质五行体系,是一个生命诞生后,可以与生命俱来,俱往的一个体系结构,它们不具有与生命具生,俱亡性。

与生命俱生/俱来/俱往/俱亡的只有“形命,性命,寿命”三个根本因素。

那么,“形命,性命,寿命”与物质五行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我们可以通过〖格物致知〗与〖博物辨识〗两种方法,认识到它们的关联关系的存在。

但是,这种关联关系具有“三命三焦论”与“物质五行论”之外的(未知)性。

物质五行论因为不是生命俱生与俱亡的源因素,所以,重点的(未知)表达,应该是生命源因素的(未知)性。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把“形命交关,性命交关,寿命交关”的(未知),用三个符号作出了表达:精气神

生命是一个(已知)“形命交关,性命交关,寿命交关”的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对交关(未知)的“精、气、神”之六合体系,称为六神,六精,六气。

六合的理论在春秋时,庄子为之曾经立论。但是由于易经神文化垄断八百年对三焦避讳造成的形性数一体性认识的失传,已经很难再见其(钟鼎文化)时代的理论真谛了。所以,也需要对六合是什么重新再解释一下。

“六合”在易经后,通常只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之合,意思是泛指天下或宇宙。废弃了(钟鼎文化)时代用六合表达属性三焦论体系,与三焦论体系与外界构成的(未知)关联关系。

所以,大多人对六合之可不可论,可不可议,可不可辨的三个知识层面的理解并不能一致。所以,我们要对六合这一概念,重新认识一下:

六合之外,之所以不论,是因为六合之外无穷可止,

故不可论形之方界,无限可格,

故不可论性之终始,无序可尽,

故不可论数之或然。

六合之内,之所以论而不议,是因为六合之内

界清方明,故形之化可点、可线、可面,可体。

论而有据,无可再议。性之化可向,可相,可象,

论而有系,无可异议。数之序有变有通有对有反,无可非议。

春秋经世,之所以不辨,是因为(运动抑扬,更相动薄),时行有常,周而复始,定论于干支,异议于经纬。二十四折节一出,则无再辨之间隙。

天之浩瀚,在六合之外,可议而不可论。

天地人之合在六合之内,可论而不可议。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可议而不可辩”是指辩论会使不同的议论走向对立相反的绝对认识,而违背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

这样,中医基础理论中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五行六合)学说。

显然,什么是生命,是三焦五行理论,是(五行六合)学说。

但是易经后弃三焦,故中医为了易经的避讳,追随以气数为认识主线,变成了(五运六气)学说。至于(五行六合)学说与(五运六气)学说之间有什么不同,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逐渐讲到的。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三焦五行中的(已知)与(未知)

【2011-05-20】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通过形性数的三焦体系性,把生命分为三个不同的(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相对变化形式,即形命,性命,寿命,而且可以通过形性数的认识法则表达为生命的结构体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称生命的源因素中,这些东西是我们可以认识的(已知),称为形性数体系。

但是,在生命的形性数体系之外,还有我们尚且(未知)的东西存在,我们就用具体的(未知)符号在生命源因素的结构体系中来表达它,并通过(属性数学)确定(已知)而求(未知)的方法来研究它,表达它,继续认识它。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范畴中,我们可以常见到用以表达生命(未知)因素的几个符号:精气神。

但是,它又不是绝对(未知),

神: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达这个(未知)与(已知)的状态关联关系,如有神,无神,定神,忘神,走神,慌神,伤神,留神,入神,心神……都有具体的行为定义范畴。

生命与神的关联关系,也可以表达为:神气活现,神灭形消,所以,生命的存在与神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那么,如何来认识这个(未知)的因素呢?

其虽然神妙莫测,但也(可知)神籁自韵。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神与生命诸事物中的关联关系来认识它的存在:

神采焕发与神色焦虑,是两个不同的精神状态,而且他们的存在,都有具体的形态与表情的具体认识标准。

谁也不会把一个神色怡然的人说成神志不清,

谁也不会把神情自若的人说成是神色仓皇,

神虽然是(未知)的东西,但是它的具体存在状态却是具体的,有形,有象,有度,有准的。

神与生命的关联关系也不是(未知)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人体形性数的具体内容,确定什么是神飞气扬,什么是神不守舍。也不会把神情恍惚说成神色自若。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可以通过神与生命其它行为状态的关联关系作出确定:如神安则气定,神劳则形瘁,神错则意乱……使神与生命的关联关系具体化,因果化。

形性数,就形成了,形性,形数,性形,性数,数形,数性(已知)六合体系。

精气神,就形成了,精气,精神,气精,气神,神气,神精(未知)六合体系。

显然,(已知)与(未知)六合体系之间,形成了(已知)六合与(未知)六合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共有三十六种四象的结构形式,中国远古文化中称之谓三十六天罡之数。

人的生命源因素中形成了(已知)与(未知)两个六合体系,两个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有三十六式,是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远古人类对生命认识的最本源知识体系。

这个体系也是一种属性框架式的结构模式,除了在生命科学中被应用之外,在军事上也经常使用。也就是说敌对双方,(已知)与(未知)的关联关系也同样可以归纳为三十六种,采用哪种方法来对敌作战或者策划军事行动,也依据这个规律来进行分析。易经后,这种分析方法虽然失传了。但是,春秋时代孙子重新悟出了敌我双方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联关系变化也在三十六式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定出了兵法三十六计,也是源于中国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

这个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在中医学中与古代军事兵法学中被保留下来。主要原因是天子也是人,虽然自称为神权天授,但是也是授权不授命,其生命的存在仍然无法摆脱这个规律的属性变化框架。所以统治者,一为了保命,二为了保权。所以,保命不能废弃医学,保权不能放弃对军队的统领。

所以,中国的医学在周易避讳的大环境中,还保留了商周之前的铜人经,保存了针灸与经络学说。虽然废弃了三焦与五行之间关联关系的生命源因素认识体系。三焦在铜人经中的记载则无法删除,所以,十二经与(五运六气)说还仍然保存了下来。

但是,在天人合一的易经理论垄断八百年传承的封建专治文化制度下,中医为了存活,不得不用阴阳五行理论替代了三焦(五行六合)论一体化的生命认识体系。把八卦与易数的天理绝对化成为中医的定式,使中医理论进入了一个阴阳医学的特殊表达体系。

所以,中医的医理在现代只保存了阴阳辩证观。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解释工作除了用(现代科学)的物质医学重新解释之外,只论阴阳观作为传统中医解释的一种唯一现象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医的医学发展,目前并不缺少治病的方法与治病的技术,因为五千年积累下来的与疾病治疗得到的经验已经形成了不同门派的多个知识体系。无论是补土派,温中派,壮肾派,滋阴派,……他们都不缺少治疗本门派内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但是,这些门派之间缺少一个统一的医学理论,缺少一个促进中医继续发展的理论。没有中医的统一基础理论,中医的各门派之间对疾病的认识仍然是一盘各自为政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医学理论。不仅无法统一,而且也没有再发展的可能。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明天我们继续讲。

长程六合与短程六合

【2011-05-21】

前面的文章讲过黄道升降之间的(更相动薄)折节的(客观存在)性。上午与下午之间的中午点化认识。

我们所看到的黄道运动,是由太阳的(初升点),(升降折节点),(降没点)三个点以及三个点之间形成的两个段构成的。

那么,太阳是哪来的?太阳落到哪去了?

我们依据上节讲的六合认识理论,

可以把(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属性关联关系通过升点,没点的(更相动薄)转折来认识它的有。

可以通过“有的(已知)与无的(未知)”来认识它的无。

初升之点,可以称为太阳从哪来的(未知),与太阳初升后的运动状态(已知)之间的点化认识折节。

太阳降落至没有了的折点认识,也可以把它说成是(已知)与(未知)的(更相动薄)。

(已知)的太阳升降可研究性结束,

(未知)的太阳落在哪里去了的问题产生。

显然,

(已知)范畴的探索是太阳在天空中升降(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未知)范畴的探索是太阳从哪里来的,太阳又降落到哪里去了。

这样,

太阳的(初升点)就是太阳从哪里来的(未知)范畴(更相动薄)为太阳在天空中升起的(已知)范畴的转折点,我们称它为黄道中的(未知)与(已知)的衔接折点。

太阳的(没落点)就是太阳从天空中降落的(已知)范畴变化到太阳落在哪里去的(未知)范畴的转折点,我们称它为黄道中的(已知)与(未知)的衔接折点。

=>形成了(未知)与(已知)的衔接,(已知)与(未知)的衔接。

这样,黄道就形成了(已知)与(未知)两个部分。

(已知部分)是太阳初升至太阳没落,

(未知部分)是太阳没落之后到太阳初升之前。

通过我们对(属性数学)的学习,大家会发现,

黄道的(已知部分)存在于我们可认识的六合之中。

黄道的(未知部分)存在于我们可认识的六合之外。

六合是什么?

自然之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

人类认识的六合是(上下,前后,左右)。

太阳的运动进入六合,是从(未知)进入(已知)。

太阳的运动在六合中消失,是从(已知)进入(未知)。

这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联关系,就变成了(六合之内)与(六合之外)的(新认识)层面上的新问题了。

六合之内,是我们可以通过声色味的具体感知,觉悟而获得(自然六合)与(人身六合)关联关系而形成的(已知),

六合之外,是我们无法通过声色味的具体感知与觉悟获得(自然六合)与(人身六合)关联关系认识的范畴。

所以,我们在前面文章中给出了:

六合之外,之所以不论,是因为(六合之外)无穷可止,故不可论形之方界;无限可格,故不可论性之终始;无序可尽,故不可论数之或然。

(六合之内),我们可以对(已知)的探索与研究得到具体的理论。

所以,我们给出了一个:六合之内,之所以论而不议,是因为六合之内界清方明,故(形之化)可点/可线/可面/可体。论而有据,无可再议。(性之化)可向,可相,可象;论而有系,无可异议。(数之序)有变有通有对有反,无可非议。

人类的知识范畴应该是(六合之内)的知识,人类科学研究的范畴应该是(六合之内)确定的范畴。科学不是漫无止境的无限,它是人类认识相对性形成的(知识圆圈)。

这个圆圈可以随着人类认识到的六合体系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在一个六合范畴中表现出来它的长程性与短程性。

黄道的长程性与短程性的概念,大家也许很陌生。但是,昼夜的长短变化却人人皆知。白天人人可以见到太阳,夜间则不知道太阳在什么地方去了。

黄道的长程是昼长夜短,

黄道的短程是昼短夜长。

黄道的(已知)与(未知)在昼夜之六合变化的层面上,出现了长程与短程的(运动抑扬)的属性特征。昼夜之识,包括黄道的(已知)与(未知)两个部分,

昼为黄道的(可知)与(已知),

夜为黄道的(不可知)与(未知)。

(已知)与(未知)在一个共同的昼夜体系之内(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运动抑扬)的是长程与短程,

(更相动薄)的是黄道有无形成的(已知)与(未知)。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已知黄道)与(未知黄道)之间的变化关系:

(已知)产生于(未知),

(未知)产生于(已知)。

(未知)是(已知)之源,

(已知)是(未知)之本。

显然,黄道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形成了一个知识的来去认识(新认识)。

(已知)来源于(未知),(未知)来源于(已知)。这种认识的相对性,用(现代科学)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的(认识方法)是很难理解的。因为

知识的(已知)之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知识的有并不是一个无限连续的一个发展过程,它必然在自然中存在于一个(从有到无)的进入(未知)的过程。

它们之间的变化关联关系形成的规律性是:没有(未知)就不可能产生(已知),没有(已知)也不知道什么是(未知)。

那么,知识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它用黄道初升与没落的过程来表达它:

(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

来处之前是(未知),去处之后是(未知),

人的知识范畴只限止于(来从来处来)与(去从去处去)之间。而“来处之来,去处之去”,则是六合的内外之分也。

那么,知识就相对性的定格于(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的六合体系之内外之分了吗?

我们从黄道的昼夜认识层面可以看到,它还存在昼夜合一的再继续变化性,就是春夏秋冬。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对春夏秋冬的黄道连续再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认识层面了。它的(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的变化规律性,则是(已知)与(未知)统一体系构成的再(运动抑扬,更相动薄)了。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明天再继续讲长程与短程的笃新怠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