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

小编说:昨日一条《在成长力教师颁奖的舞台上,特级教师管建刚把林州的小男孩弄哭了……》的微信一发出,就引起了热爱课堂教学艺术探讨老师们的关注,点击近万。现场观摩了这节课的杨丽红老师、没去参会的网友李伟峰老师、现场做嘉宾主持的韩素静老师发来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简称“三弄”。现在集中呈现,给大家一个更为完整与理性的视角。欢迎鉴赏!

1

一弄管建刚,场内观众还原“弄哭”学生场景

“我叫管建刚,‘管理’的‘管’,‘建设’的‘建’,‘刚强’的‘刚’。”实力派名师管建刚老师一遍遍地与学生互动自我介绍。

这一幕,发生在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暨“跟名师一起在课堂上成长”观摩研讨会上。这一次,我真正地领略了管建刚老师的优秀,不仅仅因为他的一系列值得我们崇拜的成就:语文特级教师,2008年度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苏州教育专家,出版多部专著,还因为他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颗仁慈之心。

上的就是这节课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2)

可以说,管建刚所讲的《月光启蒙》一课,设计精巧,挖掘到位,对于听课学生和教师均有很高的引领作用。教学中,管老师从字词到内容,从人物到环境,从阅读到写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心中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优秀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朴实之中有太多我们要用心学很久的亮点。“不虚此行,不虚此行!”我暗暗赞叹。

开始上课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3)

不过,亲爱的读者朋友,管老师更闪眼的亮点在这里:

一位叫李皓然的小男孩因为被同学挑选到读生字词,哭了。我猜想,他哭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同学要挑一个他认为可能会读错的人,自己被挑到了,自尊心稍稍有点儿受挫了;二是紧张至极,以致哭泣。总之,他就是哭了,在有几千人听课的大场合哭了!

说实话,他的哭泣,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最初是不知道的,会场那么大,人数那么多。管老师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以此减少需要费时费力解决的突发状况。但是,他却通过话筒传递出一个声音“他哭了”。

此时,所有与会教师都听到了!最让人隐忧的是台下教师发出了不小的笑声,尽管是善意的,可能出于对一个孩子的鼓励或者其他正能量的元素。但是作为一名母亲,我的内心却隐隐作痛,我在担心,这名男孩是否能够挺得过这次考验,他今后回忆起来,这是不是比较挫败的一次人生经历。虽然他不是我的孩子,但是我的担忧却在一点点蔓延到思想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难以平静下来了。

我的担心有点早了,因为管老师在接下来课堂中的做法,太给力了,太值得我们称其为“教育专家”了!

小胖墩推荐的第一个同学坚强些,没哭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4)

坐在二楼的听课席上,远望讲台,我看到管老师弯下腰,继而蹲下身子,这样他就和这名小学生的目光平视了。真好,这个态势语言已经给了孩子一个无声的鼓励和支持。

“同学们,人都是会掉眼泪的。关键看你为什么哭泣。我相信,××同学正在为自己没有预习好而后悔,所以哭了。会因为懊悔哭泣的人,一定会成长!你很可爱!”

授课继续。

几个重点易错字词,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同学们一定已经记住了正确的读音了。“皓然,你来读一遍,好吗?”再次对于哭泣小男孩鼓励的提问!我心中再次暗暗为管老师的细腻和仁爱点赞。

果然,皓然读正确了,虽然声音听起来还是有点颤音,应该是有点儿小紧张,亦或还没有完全从刚才的伤感中走出来。不过,声音很清晰。

课堂的精彩仍在继续,但是管老师对于皓然的关注并没有终止。

“这节课,除了‘小胖墩儿’外,皓然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同学。”又一次春风化雨的肯定和安抚心灵的呵护。

课堂继续,管老师还有三四次关注和提问到了这名男孩。一路学习,一路关注,一路真诚地心灵维护,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风范。学习,不仅仅要学习大师的教育理念,执教风范,更多的是感受其人性的光芒,去体会他带给学生心灵的碰撞,还有对孩子们可持续发展所提供的鼓励与支持。

想起来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毋庸置疑,管老师是成功的,他在细致地关心每一颗心灵的成长!

杨丽红老师在本次观摩研讨会上,在林州二实小观摩学习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5)

感谢您,管老师!您让我看到了,真正的优秀,在于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有多么重要,行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需要更多的智慧和仁爱之心。就这样,虔诚地走下去……

(作者杨丽红系鹤壁市兰苑中学教师)

2

二弄管建刚:微信网友谈课堂上遇见孩子哭泣怎么办

今天有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被广为传播。

特级教师管建刚在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活动中上示范课,台下坐着近2000名观摩者。当课堂进行到某个环节时,一个姓李的小男孩被叫了起来回答问题。原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谁知令所有人猝不及防,学生在沉闷片刻后,突然趴在桌子上,哭了。

这绝对是一个“意外”,真实得不可复制。因为没有在现场,所以我不知道当时听课的老师是什么反应;也不知道老师们是否尝试着把自己放在管老师的位置,思考该怎么处理。

后来在教育时报代记者的手记中,我看到了他当时的思考:这个时候,老师是继续他的课堂教学,还是停下来安慰这个内心世界正在经历波澜壮阔的孩子?

李老师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发出文章,大家纷纷点赞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6)

也许,这是当时许多人的思考。

在老师们的观望中,管老师选择了停顿2分钟,放下当时的课堂。代记者后来激动地写道:长约2分钟的课堂停顿,却给了孩子两年,甚至二十年的激励力量。

接下来的课堂中,管建刚老师在安顿好学生之后,让他抬起头,告诉全班孩子和在场的观众:流泪并不是可耻的,一个有羞愧心、后悔心的人,是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人。据传,当时的现场掌声雷动。

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仿佛没有这个“意外”一样,一切都如平常,那个学生多次参与了学习过程与展示。

记者在课后参访了这个学生。学生说自己平时就很胆小,面对台下那么多的观众,一下子紧张起来,再加上看不清黑板,所以眼泪不争气的流下来,哭了。

还有一个细节,面对学生突然哭起来,管老师几乎单膝跪地,趴在学生旁边2分钟。下面的老师们都在揣摩这对师生交流了什么。学生后来说,管老师在教我怎么读,安慰我不用紧张。

许多老师关注并称赞的是管老师面对这场“意外”表现出的教育机智,艳羡管老师高超的教育手段。这当然值得佩服。

还有一点大概很少有人思考,管老师为何这么做?我以为,管老师也许还有更多的处理技巧,且可能都会打动人。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技术的手段可以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对问题的认识却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应该注意到,管老师对学生,对老师说的那段话:流泪并不是可耻的,一个有羞愧心、后悔心的人,是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人。

这句当时未经雕琢的话虽然直白,却已经说明了一切——你如何看待孩子的流泪。

这个时候,老师的伟大将出现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7)

事实上,我也经历过这样的课堂。

当时是在学校上的一节观摩课,后面的观众不算很多。我和学生的交流一如既往,当我试图叫起一个学生回应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她的抽泣声。当时的她因为低着头,最初我并没有看到她在流泪。

旁边的学生窃窃私语,也有的学生准备抽纸,后面的老师应该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在那几十秒的时候里,我做出了一个选择。

我请这个学生坐下,然后趴在她的桌子一侧,轻声问她:能说说为什么哭吗?她肯定地回答我:不想说。我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后背,然后转过身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呢?

下课后,我留下了那个女孩。经过聊天,才明白当时的她并非怯场,更非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而是触到了她的伤心处,有关家庭的痛处,不能为外人道。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意外,是继续做学生的工作,还是故意无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学生流泪的背后一定有她不为人知的原因,她愿意讲出来,我会鼓励她,她不愿意讲出来,我绝对不会使用聪明的手段诱使她讲出来。

就像一个朋友告诉我的那句话: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情感宣泄,您的方法就有了,还用挖空心思谈教育机智吗?

正如我前面所讲,如何处理学生的哭泣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看待学生的哭泣。

后来,同学们将掌声给了李皓然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8)

课堂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成长的一个缩影。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的哭泣呢?

当孩子还能哭泣,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这绝不是幸灾乐祸,而是真诚的欣慰。因为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还是健康的孩子,有正常情感的孩子,尤其是感情丰富的孩子。我认为,孩子应该是情感丰富、感情抒发最直接的一个生命阶段,他不会像成人一样高兴、痛苦还要看别人脸色,他们能哭、会哭、而且懂得利用哭。这不仅是健康的孩子、也是聪明的孩子!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此话绝对不虚。

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一声断喝,哭什么哭?羞不羞?什么都不会就会哭,哭能解决问题?我们有时候还会给孩子戴坚强、懂事、流血不流泪的高帽子,于是,一个个“坚强”的孩子诞生了,他们心如铁石,一脸无情,冷眼旁观,不懂得伤心,更不懂得同情与怜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能哭,不会哭,也不敢哭。他们潜意识里这样想,谁会相信泪水的价值呢?实际上,他们的泪水或许正在往肚子里流淌,伤心如此,激动如此,喜悦如此,感动也如此。一个个练得刀枪不如,不管你高唱颂歌还是低吟悲曲,我自毅然不动。

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们还能骄傲起来吗?

我想起以前一个家长给我讲的事情。他告诉我,他的孩子自小被家里的长辈哄得不会哭,或者恐吓,或者利诱,家长经常会夸孩子多么男子汉。结果,后来发现孩子哪怕遇到再难过、再感动的事情也是冷眼旁观。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一个孩子做到这一步,得需要花费家人的多少“努力”啊。我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在这个孩子看来,哭是一种被人瞧不起的行为。诚然,人的确不能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哭上,但是不哭就是勇敢吗?如果你遇到一个孩子,他从来就不会哭,我只能告诉你,这个孩子或许有问题,当然不是智力,有可能是心理。后来我慢慢引导他,告诉他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比如说兴奋、骄傲、怜悯、痛苦等,这些都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正常情感,没有高尚与卑微,更没有正确和错误。

每个孩子都值得关注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9)

做了老师,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到孩子的内心,这是一个充满乐趣,激动人心的过程。

学生都是极有想像力,极有同情心的孩子,也是极易被感动的孩子。看到他们在阳光下与风追逐,在大雪中与精灵共舞,你的全身每个细胞都会充满微笑。他们是多么懂得享受,这岂是俗世中的“大人”所能理解的?一片树叶,一只蚂蚁,一片云彩……一粒沙,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就是那么美好。

但孩子也有伤心的时候。当他们喜欢的人离他们而去时,当他们喜欢的玩具被毁坏时,当他们成绩不好的时候,当他们的朋友不理解的时候……他们的泪水不仅流在脸上,也流在心上,这是纯洁如一尘不染的泪珠,珍珠的光彩也自愧不如。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语言描绘出他们当时的感情程度。

有一次,我在教室给孩子们读朱自清的《背影》。读着读着教室里鸦雀无声,继而有低低的啜泣声。我没有制止,更没有试图转移,他们或许在想自己的父亲,或许是被书中的父亲所打动,或许只是被我的朗读打动,但不管怎样,那是他们感情的正常表达。多长时间了,那一幕仍时时徘徊在我的眼前,通红的眼睛,晶莹的泪珠。

网友李伟锋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0)

我们都知道,哭笑不得是最难受的表情,而哭和笑应该是最痛快的表情。表情来源于情感。实际上,没有哭哪有笑?没有痛苦哪有快乐?没有泪水哪有破涕之后的一抹微笑?孩子哭泣时也在选择着,是选择漠不关心,还是选择设身处地?我们常常会说某人哭得像个孩子,这是感情到了极至而不能自已。如今有了孩子,我更加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哭泣是自我疗愈的最佳方式。

人一生下来就会哭,哭声伴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这几乎就是人的本能,而笑是后来慢慢学会。如何对待孩子的哭泣,也就意味着如何看待一个真实的人。

(作者李伟锋系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教师)

3

三弄管建刚:嘉宾主持人再说这节好课精华所在

在教育时报社主办的红旗渠杯第七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暨“跟名师一起在课堂上成长”研讨观摩会上,有幸观摩了管建刚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课堂上,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在真实地发生。

正式上课前几分钟,管建刚老师先向学生做“自我介绍”,这也是众多公开课中常见的。尽管这仅仅是个舒缓情绪、让双方彼此互相熟悉的暖场环节,但就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已在真实地发生。

在这个环节,管建刚老师一边自我介绍,一边让学生模仿自己做自我介绍。他站在第一位学生面前说:“我叫管建刚。”学生站起来,自然而然说出自己的姓和名。管老师又站在第二位学生面前说:“我叫管建刚,管理的管,建设的建,刚强的刚。”比起第一句话来,这句话因有了对姓名用字的介绍而显得更为具体,理所当然,第二位学生做自我介绍时也强调了自己名字中的用字,台下响起掌声。

此时,管老师又走到第三位学生面前做了同样介绍,当第三位学生也同样进行模仿时,没想到管老师竟然说:“别看台下的老师给了你掌声,但我只给你80分。”这是为什么?原来,此时管老师已经不满足于只有姓名和用字的介绍,他说:“我向你介绍自己时,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但你向我介绍自己的时候,你的眼睛是看着桌子的……”哦,原来,这里管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跟别人做交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

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学会了讲话时与人对视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1)

短短几分钟,并且仅仅是个“暖场”行为,但不难看出,在管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的学习已经在真实地发生。尽管只有几分钟,但经历了这个课堂的孩子,如果再遇到自我介绍的场合时,孩子们应该能做到比较全面而又得体的自我介绍了吧。

正式上课了。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处理字词,这个环节的处理颇为新颖。管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下“混沌、嫦娥奔月、莲花落”/“篱笆、时辰”/“明快、流畅、含蓄、风趣”三组词语。看着这三组词语,我疑惑了:第一组词语中都有多音字,学生容易出错,应该重点强调;第二组词语中的后一个字要读成轻声,学生也容易出错,也应该强调;但第三组呢?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这几个词语不应该不认识啊?更重要的,文章中也没有出现这几个字词,写这几个词语的目的是什么啊?学习了前两组才知道,原来,管老师要孩子用“明快、流畅”的方式读前两组词语,听着管老师对孩子们再三提出用“明快、流畅”的方式时,我才似乎有点明白了: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多次巩固了前两组易错字;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了“明快、流畅”的朗读方式,为后面朗读课本中的童谣、歌谣埋下了伏笔,做下了铺垫。果然,在后来的读童谣时,当管老师提出“明快、流畅”的要求时,有了前面的练习做铺垫,学生能快就进入了“明快、流畅”的节奏。

因为一组词语的教学,成就一个孩子的自信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2)

在第三组词语中,孩子们不懂“含蓄”一词的意思。此时,管老师这样解释:“什么叫含蓄呢?我举个例子,我带女儿路过肯德基,女儿说:爸爸,我肚子饿了。这就是在含蓄地告诉我她想吃肯德基了。”这个解释绝对不是字典上的解释,但这却是一个基于学生生活和学生理解范畴的解释。把词语放在生活中,把词语和孩子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是让学生认识、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的学习,肯定能真实地发生。至于在课文后半部分中,月光很“含蓄”地表现了母爱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

不能不说,在字词学习环节,学习是在真实地发生。这里的发生,不仅指对多音字的进一步认识,还有通过“流畅、明快”的朗读方式对前面易错字的巩固,以及对下文朗读童谣歌谣时朗读方式的铺垫。

处理完字词,就进入到了解课文内容环节。这个环节,我又欣赏到了管老师的学法指导:当管老师让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母亲怎么启蒙了作者”时,他结合学生的总结过程,引领学生得出“圈画关键词”法,并马上迁移运用,让学生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读下文。

除了“圈画关键词”法,管老师还从一个快速读完文章得出答案的学生那里,引领孩子总结出了“快速读一个段落”的方式——略读法。尽管这是一个常规的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但管老师却教给了学生两种读书方式。叶圣陶老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有了这样的指导,《月光启蒙》就真的变成了学习语文的例子,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当然,这节课最精彩的过程肯定是管老师带着孩子打着节拍唱歌谣的环节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面孔,听着孩子们朗朗上口极有节奏的朗读,我忽然发现:原来,朗读还可以这样有趣,课堂还可以这样活跃。气氛真的是会传染的,坐在讲台下的我,似乎也要不自觉地跟着管老师的节奏读起来了。

管老师对李皓然深入人心的交流,深入到了观众心中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3)

朗朗上口的朗读之后,另一处精彩又出现了——对于略写和详写的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略写和详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针对略写和详写,我们多让学生练习什么呢?我们多让学生练习的是辨析:辨析哪些段落是详写,哪些段落是略写。似乎只要辨析出来了,学生就掌握了能够运用了一般。但,实则不然,因为我们的学生只是学会的仅仅是辨析。那么,管老师会怎样设计呢?他不仅让学生找出详写和略写的内容,他更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的故事要略写,而其他歌谣童谣和谜语要详写?

果然,这个问题提出后,问题出来了,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故事太长了,写不完;有的说,作者可能没有记住故事……此时,管老师这样引领:“对于这两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熟悉不熟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听说过,熟悉”。于是,一个结论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两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写也不影响大家对内容的理解,所以就没有写的必要性;而那些歌谣民谣就不同了,如果不写,读者就不知道,所以,就必须写。也就是说,写文章时的详略安排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不熟悉的要详写,大家熟悉的要略写……

这样的处理是否很高妙?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对详写和略写的掌握就不仅仅会区分了,很可能在写作中就会轻松运用了吧?

课堂就这样一点点深入。课堂至此,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课堂中的诸多精彩,但,孰不料,在对语言品析和文章立意上,管老师还有“绝招”。

这节课,成为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暨观摩研讨会上的经典课例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4)

本文的题目是《月光启蒙》,这里的“月光”,指的既是大自然的月光又不全是大自然的月光,并且,因为有了对月光的描写,文章也蒙上了诗意、柔和的气息。对于这些特点,管老师通过了“改写”的方法来突破:他把文章中凡是跟月光的语句全部删掉,把删掉月光的文字和原文形成鲜明对比。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的,有比较才有区别,有了比较,我们有了高低之分、左右之别。同理,在删掉月光描写和带有月光描写的文章的比较中,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感受到了带有月光描写的文章描绘出的柔和和诗意的意境;也轻松地理解了月光和母爱之间的关系。

就这样,在这节课上,管老师把这篇课文变成一篇“例子”。通过这篇例子,孩子们知道了快速阅读课文时可以用“圈画关键词法”,还可以用“略读法”;朗读歌谣童谣时,可以“打着节拍、伴着节奏”读;写文章时,别人不熟悉的要详写,别人已熟悉的要略写;知道了月光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月光的象征意义。

嘉宾主持韩素静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5)

当然,在课堂上,一个小男孩因为读不出词语而忽然趴在桌上哭泣的行为也成为整个会场关注的焦点,在对这个“意外事件”的处理上,管老师通过“蹲下来和孩子耳语交流;当众表扬——‘我看到了他的眼泪,我很欣赏他的眼泪,一个人会掉掉眼泪,是觉得我没有学好,没有做好。一个有后悔心的人,一定会成长得善良、可爱’;单独指导以及‘我再提问题时,如果你会,眼睛就看着我,不会,就低下头’的约定”来激励这位学生,这位学生在后半节课上响亮回答问题的声音,也给了管老师这一做法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个意外事件,也更加奠定了这节课被大家高度认可的基调。如果说,其他环节中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体现出的是专业素养,那么,在面对这个意外事件时,管老师轻轻弯下去的腰体现出的则是教育情怀。

一直认为,优秀的老师能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优秀的老师能让弱势的孩子看到光亮和希望。在管老师的这节课上,这一切是否都在发生?是的,这一切都在发生,都在真实地发生,孩子们的学习也在轻松中真实地达成。

(作者韩素静系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专家评委、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教研室教研员)

三弄管建刚,过瘾不?如果意犹未尽,欢迎更多老师来信探讨:收稿邮箱kgdk4@163.com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6)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7)

香港

对象: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和部分有志成长的一线教师

咨询:13683817575

13608693092

点击照片了解更多

《河南教师》微信交流群

长摁左边二维码便可加入

QQ交流群414506569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8)

微信ID:jiaoyushibao

管建刚与家长沟通的两张图(管建刚把林州男孩弄哭后)(19)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