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十年事迹(嘉兴统战100微故事)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统战十年事迹(嘉兴统战100微故事)(1)

徐立巧,桐乡乌镇新乡贤,农业龙头企业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剔墨纱灯”代表性传承人。

她是一名上海知青,来到乌镇后在时代的浪潮中坚韧搏击,不仅改写了人生,还用真情和实际行动回馈着“第二故乡”。在徐立巧手里,有100多年历史的姑嫂饼得以传承创新,并成为乌镇旅游商品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古老灯艺剔墨纱灯这盏“灯火”重新焕发新机并一直延续。

敢为人先,带头创业致富

徐立巧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她从上海来到了乌镇陈庄村。那一年,她正好19岁,当地村民私下称她“上海大小姐”。

但是,这位“大小姐”干起农活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有什么任务都冲在前面,一点也不输给当地人。

当大批知青返城时,徐立巧没有选择回上海,而是坚定地留在了乌镇。而那时,中华大地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开,处处激发出生机和活力。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徐立巧在陈庄村开始了她的创业新征程。

从赤脚医生到村经济合作社副主任,徐立巧在其位谋其政,认真琢磨怎么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把陈庄村畜牧场办得红红火火。

1995年,徐立巧成立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公司,成了一群员工的领头羊。在很多人眼里,一家公司的当家人就是总指挥,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规划蓝图”才是本职工作,但徐立巧不是。

她常常跑到工厂车间,搬个凳子,和年轻时候一样,撸起袖子,跟员工一起干活、聊家常。她常常说:“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在车间,和员工在一块儿,这让我感到踏实。”

凭着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凡事亲力亲为的拼劲,泰丰斋逐步在乌镇站稳脚跟、崭露头角。“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公司能够壮大起来,工人们能过上好日子。”徐立巧说。

推陈出新,擦亮百年品牌

办企业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预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当乌镇迎来旅游大发展时,徐立巧果断地抓住了乌镇旅游开发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姑嫂饼作为一个品牌、一张乌镇的名片终于打响了。

“泰丰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徐立巧总是想着,怎样把它做得更好。于是,她想到了为姑嫂饼申遗。在她的努力下,2012年,姑嫂饼制作技艺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统战十年事迹(嘉兴统战100微故事)(2)

有了非遗这块牌子,徐立巧又想到了建姑嫂饼博物馆,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姑嫂饼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不久,一座投资200万、富有江南水乡风情特色的姑嫂饼博物馆建起来了,进一步打开了泰丰斋的知名度,也成了陈庄村乡村游的“网红”打卡点。

探索改良制作工艺、更新研发和生产设备、尝试线上直播带货……为了企业的发展,徐立巧还想了很多办法。

如今,仅泰丰斋在桐乡的3家线下餐饮门店,今年营业额就达到700余万元,以前店后厂的形式实现逆势而上。

在天猫、抖音等平台的直播带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泰丰斋,为老字号注入新活力。

情系桑梓,关爱特殊群体

除了泰丰斋掌门人,徐立巧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剔墨纱灯”代表性传承人。

其实,这与她招收和善待残疾人员工有一定的关系,原来早在泰丰斋刚成立的时候,徐立巧就大胆招收残疾人,为这些特殊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大伙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巧妈妈”。

随着企业的发展,徐立巧招收的残疾人越来越多。为使残疾人能有一技之长,徐立巧和女儿王美芳一起学习在桐乡流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随后手把手教授给残疾人员工。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徐立巧曾无数次跑上海、宁波、杭州、嘉兴等地,请老师来授课,还亲自带这些学生到浙江省博物馆、上海旅游品市场参观学习。

统战十年事迹(嘉兴统战100微故事)(3)

游客参观桐乡市工艺美术馆,不仅能欣赏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还能看到残疾人员工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一针一线、一笔一划,尽显残疾人的努力和“巧妈妈”的良苦用心。

“这些孩子以前什么都不会做,在家里只会给家人增添负担,可如今,他们能上班工作,还学会了一门简单的手艺,能养活自己。他们和所有健全的人一样,应该有自身的价值,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徐立巧说。

为乡村振兴建厂“造血”、为残疾人谋好利办好事、为乌镇发展建言献策,在乌镇生活工作了50多年的新乡贤徐立巧,用自己的行动反哺“第二故乡”,诠释着新时代新乡贤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