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1)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2)

圣玛田鞋服商学园 ( 非盈利性私立商学园)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3)

在现实生活当中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干了10年甚至20年的工作说丢就丢掉?再去更换其他未知的行业呢?

为什么有些人,无论干那个行业,都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呢?

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在活成一颗“大树”的路上去奋斗,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觅“大树”?

为什么有些人离过三次婚后得出一个结论“天下没有好人”?

为什么有些人无论上天给予“他 她”一手再烂的牌,"他 她"照样是人生赢家呢?

为什么有些人无论经历多大的磨砺,终究能够活出真正心中的自己。如何找到本我 链接到高我呢?

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活着活着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了,直到把自己弄丢了,啥也没有了?

是外在决定了内在,还是内在决定了外在呢?

是我们赋予了人生的意义,还是人生赋予了我们属性色彩呢?

到底是命有我定,还是我命有天呢?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4)

发心到底是什么,发心会有什么好处吗?

净慧有句禅语:

“在生活中,将智慧与慈悲融为一念,把觉悟与奉献落实在当下。立大志、发大愿,起大行,成大事,胸中又要空空荡荡的,不可有丝毫居功自傲之心,方大智大慧,大慈大悲的精神,方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要旨。”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5)

发心是从自己内心里发出来的意念,是我们对自身内心状态的一种期许,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只要自己内心想要转向这些目标,就可称之为发心。

比方说,我们想要发心吃饭,就会用心体会饭菜的甜美;

想要发心睡觉,就会积极入眠;

做事想要发心,便会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我说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是有了爱。 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连系为一。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6)

怎样才是仁爱地工作呢?

从你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仿佛你的爱者要来穿此衣裳。 热情地盖造房屋,仿佛你的爱者要住在其中。 温存地播种,欢乐地收刈,仿佛你的爱者要来吃这产物。 这就是用你自己灵魂的气息,来充满你所制造的一切。

倘若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成的面包是苦的,只能救半个人的饥饿。你若是怨望地压榨着葡萄酒,你的怨望,在酒里滴下了毒液。倘若你能象天使一般地唱,却不爱唱,那你就把人们能听到白天和黑夜的声音的耳朵都塞住了。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7)

人生在世,若是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到底谁的责任?老板的?主管的?同事的?

不是,你要说“那是我的责任”。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你不能冷眼旁观,也不能敷衍了事,而要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绝不可以任何借口拖延,以免问题扩大化。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8)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

做任何事情都要发心,工作中,责任心是最好、最大的发心。无论做什么事,若是没有责任心,必定是做不好的。身在职场的你一定要发心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积极地面对问题,认真地解决问题,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不要敷衍工作,否则工作也会敷衍你。无论当前的问题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你都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心平气和地去接受所有结果。

当你厌倦了曾经热爱的工作,请想想当初获得这份工作时的发心;当你开始抱怨曾经喜欢的人,请回想一下当初遇见这个人时的发心。当初的那个发心,叫做初心。在你打算用与之前截j然相反的态度对待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请记得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稻盛先生基于爱提出了:

利他之心

一个人如果对人类没有爱心,那么他就不会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企业、爱自己

的家人,只会爱自己,这就是自私的表现,这就是过度欲望的表现,爱心是一个人

在这个社会中展开关系的原点,决定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活动,更决定着一个人对

世界的看法(世界观)、对人生的认识(人生观)、价值取向(价值观)

稻盛先生在利他之心的思想下提出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经营理念。

因此人活一生,因为有爱,才能展开有情有义的丰富人生,因为有爱,就应该对这个社会中的人有所奉献、这样我们就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转化成了对社会的奉献,在奉献的同时,社会也会给予我们相应的所得,这样也使我们的生命意义。

心理学家讲,关系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本质,首先要靠他在社会关系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本位。弄不清楚关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就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为在关系中定义的责任与义务的担当的认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句话大意是讲:人要向天体的运转一样,不停地去拼搏进取,也要向大地一样去承载委曲。看看中国的神话,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哪一个不是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体现。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能体悟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我们才能够产生灵知妙觉,这时我们就会产生创造力,创意、创新的灵感也就来了,这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乐,这种精神上的喜乐绝对大于在吃一顿美食、穿一件漂亮的时装等物质上的满足层面要高,愉悦感更强!

把利他之心作业判断的基础大多数人的心里,即有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仅凭利己心判断事物,因为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时,只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视野狭窄,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反,以利他之心做判断,因为是为他人好,所以以获得周围人们的帮助,同时,因为视野开阔,所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判断时,就不以光考虑自己,应该顾及他人,满怀体谅他人的利他之心。

《易经》上讲利者,义之和也。大意是讲:利益与道义情理应该是统一的。

对于我们身在职场中的人,工作追求回报固然没有问题,但更应该讲奉献,就像孔子讲的:

先事而后得先去做事,再考虑利益。

当一个人过度在意报酬的时候,他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个以报酬多少来决定自身用心程度的人,产生的价值反而不会太大,报酬自然也不会太多;相反不太计较报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反而可以创造出超额的价值,他的报酬自然也不会差。

《论语》中也讲过:“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

见到利益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应该要,如果没有付出就不应该要,以不符合情理的方法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应该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掠过。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10)

人人都是经营者,

提出了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把自己当成经营者,把自己当成CEO,

只有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才会发心、发力地去做事情的指导思想。

稻盛的这种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这在中日文化中属于忠的概念,即忠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忠于自己的角色义务。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11)

精进就是认真努力之意。认真意味着勤奋、意味着对工作始终抱有诚实的态度,认真而有使命感的工作,我们才能从心底品尝到的真正的快东就在工作之中,对工作漫不经心,而想从娱乐中寻求快乐,结果可能会有一时的快感,但决不会获得真正的喜悦,如果不能从占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获取充实感,那么,我们必将感到空虚和无聊。

在中国儒文化中常讲立志,志向应远大,佛家也常讲发心、发愿,而且是发大愿,才能得到大的结果,都是一个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望固然重要,但是,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在日常的工作中,却必须要做许多看起来简单乏味的事,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这时我们就会感到苦恼。

可是在任何领域,在取得丰硕成果这前,都必须对工作进行改进,必须做最基础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反反复复,精益求精。

伟大的事业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脚踏关地的努力和一步步的积累。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12)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意念 意志力不够扎实 心念不够强大,外在的一点风吹雨打很容易把树木连根拔起。

如果发心是正信 正念 利他之心,有很强大的恻隐之心和慈悲之心。就能够生发出来无穷尽的智慧出来。

越慈悲越智慧,智慧就是大树的树根。根系越发达,外在的树木越强大。

自身强大起来了,风吹雨大不就是让您在“沐浴春风”吗?

当您享受了工作过程的艰苦 疲惫 磨难 挫折 痛苦之后,降服了所有的负面状态。剩余的不全是美好的事情发生了吗?

苦难 和 美好都是空相 它们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如果我们贪恋任何一方都会产生痛苦。产生了痛苦我们就会形成二元对立的状态。内耗就是这样产生的。

打破这种局面的心态就是:静心 静念 生平常心

心态端正了,自己的初心才会慢慢浮现出来。

人容易迷失自己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杂念 和妄念把自己的高我给架空了。

如何才能觉察到杂念和妄念呢?

冥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另外一种就是午休 可以是有意识的休息,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休息。

在自己自然醒来的那一刻,妄念和杂念就已经被您所觉察到了。此刻不需要您有任何的评判,只要觉察到就可以了。让它怎么来,就让它怎么消失吧。

剩余的就是您的高我的正念了。

如果高我和正念找到了,遵照本心走。还会有做不好的事情吗?

觉察到外界的美好,其实是自己内心丰盈 富足 充实 美好。

抱怨外界的不公平 不公正 这不好 那不好,其实是对自己的不妥协 不信任 不放过和恐惧。心外无物,外面有的只是自己。

内在富足,外在自然丰盛。内在匮乏,外在自然缺憾。

为什么小鸟从来不怕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有翅膀 ,它自己有安全感。

古人为什么老是提倡“爱人先爱己呢”?

试想一个经常熬夜打游戏的人 经常酗酒抽烟的人 经常赌博的人。

他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看似他没有伤害其他人,同时他是否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他是否对自己好了,为自己负责了吗?

他是否让自己的身体心灵健康了?

答案是没有

他在享受低级欲望 “多巴胺”在给他带来的短暂愉悦当中不断在麻痹自己的肉体。

不断在滋养自己的“小我”慢慢长大 膨胀。直至自己不认识自己。

之后他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正人先正己

爱人先爱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因为我们而存在,我们因为能量而成长。

能够是同频共振的,高能量共振高能量,低能量共振低能量。

如果您想共振高能量,是否先要把自己变成高能量才能共振高能量呢?

如果您坚信并且认为自己就是大树而不是小草,那么您难道成为不了一颗大树吗?

相信愿力的力量。

只要您愿意“反求诸己”一日三省。根不就深深的扎到地上去了吗?

吸引力法则阐述了外在的一切都是您我吸引过来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当您抛去了明和利,真正的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这个内在的驱动力您知道有多大吗?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这个支点就是专注当下的力量。

感受当下 专注当下 享受当下 击穿当下 升华当下

一生即一天,一天即当下。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无是住而生其心,生的是“清净心 平常心 菩提心”。

发心的10个好处(论述智慧与发心)(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