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

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

高考的追思

文/张胜华

行文之前,我得刻不容缓地骄傲一把。学制两年的高中,前三学期我是班委会学习委员,最后一学期被提拔为校政宣组组长。

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非为学生家长和老师,高考似乎不再被社会关注为“议事日程”了。但之于我,每当这个节骨眼上,耳边总会萦绕着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那哀婉凄凉、如泣如诉的悲鸣声。如此心声地粘贴《二泉映月》,且文章的题目用“追思”而不用“追忆”,足见,我是高考有故事的人。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1)

鄙人是1977届的高中毕业生,准确地说,是恢复高考已走出校园的应届生社会青年。

巧合的是,7月15日我告别校园,7月16日邓小平同志恢复职务(当时消息尚未公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以眉睫似紧迫感的一击“惊堂木”,众所周知,也与珞珈山的“武大人”和曾经的“武大人”刘西尧、刘道玉和查全性等仁人志士的“意见”与拥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此之前的11年中,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16字方针而基本上浓缩成了“领导批准”4字原则。

1977年的高考时间是12月11日至13日,仅隔半年,就是1978年的高考接踵而至,际至1979年到以后20余年,高考时间才基本上固化为每年的7月7日至9日,这1年半时间浓缩了3次的高考,都有我18岁左右的春梦孕育在考场。虽是屡战屡败,但却屡败不馁;虽是“GDP”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长,但终究没有跑赢分数线的上扬和在籍生的速度。于是,我刻骨铭心了“解名近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的典故。

人倒在哪里,哪怕是爬起来了,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些许悲切色彩。但高考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一袭深红色的石榴裙,岂止是“倒”,我分明是忘我的“拜倒”。拜倒在深红色的石榴裙下,笼罩的是那碧血丹心般不忍卒读的景致,于是就有了第四次备考……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2)

虽是高考“三鼓作气”遭遇滑铁卢,但这骨感的“事故”掩映着太多太多的丰满故事。

这里,以第一次高考为例落井下石一下自己文化知识浅薄的“罪有应得”。作文题《学雷锋的故事》,我虽然没有落入出卷人的圈套,但叙述雷锋的故事仍然占据了一半的篇幅。显然,它不是要求讲雷锋的故事,而是要求讲你身边学习雷锋发生的故事……有一10分的基础题,要求翻译古文《郑人买履》。原文是: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用我现在的“水平”翻译就是:郑国有个人想去集市买鞋子,出发前先在家里自行量好了脚的尺寸并记录下来放在座位一旁。赶到集市才发现忘了带上丈量好了的尺寸记录,他拿着鞋子似乎在对卖家说自己忘了带上尺码。于是折返到家里拿上尺寸再赶到集市,结果集市收了摊子鞋子没有买成,此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的回答是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各位看官,我当年的译文可谓贻笑大方,且看:有个姓郑的人想买点货(我不知履是鞋之意),但有些犹豫,在家里走来走去,走累了又坐下。最后还是到了卖货的城市,却忘记了带钱,看到了要买的东西只好对卖家说自己忘记带钱了。当他回家拿钱再去城市时,卖货的关门了而没买成。这时有个人问他怎么不试着走快一点呢?姓郑的回答说,我以为度着步走会赶到,我以后再也不能太自信了。

这里我必须“狡辩”一下,从小学到高中,课本面没有《郑人买履》一文,只有类似的《刻舟求剑》。而小学四年级经历“批林批孔”运动时,我才知道古时候有个鲁国(孔子),从孔子周游列国中知道有个齐国和楚国,还有从“焚书坑儒”中得知秦国,但我不知道古时候有个郑国,所以才出现了译文中“有个姓郑的人”。

转眼间,当我于1979年8月份仍然没有录取通知书时,我暂时心有不甘地接收了招工通知书。进了工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百号人连同我一起只有3个“水货”高中生,且其他两个高中生高考的门都不曾跨过。不来月,领导把我这棵3次高考落榜的“苗子”视为人材选派到武汉市葛店化工厂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线实操技术。其间,我也附体于“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口号,高考的学习资料仍然与我同床共枕梦幻着大学校园。这一“秘密”终被某化工车间党支部书记看出了端倪。他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彼此成为了忘年之交的朋友。通过他,我知道了他有位朋友式的同事,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本厂(武汉市葛店化工厂),曾经是该厂的技术员和分管技术的副厂长,1975年调离出任了武汉市科委副主任。他就是后来成为武汉市市长和中央纪委书记的吴官正同志。

葛化之旅回到单位,已是1982年的春节即将来临。这天晨跑,我看到了一则“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考试)广告,它的细则有“面向社会招生、中文类三年制、半脱产”之类。于是,我带着没死心的为迎接第四次高考的复习成果,以超出分数线42分,全县第5名的成绩破茧成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届电大生。当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心如止水般平静,我言由心生般默默对自己说:“高考,我那一袭深红色的石榴裙,再见了”!

那时那刻,流行着“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但今天我要对千千万万个底层家庭的考生鼓与呼:“榜上有名,脚下路宽”,因为,快哉的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我,恰是那解读《二泉映月》命运的人。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3)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4)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5)

提议恢复高考的建议(一名恢复高考的武汉应届生对当年执着)(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