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

整理 杜悦竹

按:虽说在西汉“文翁兴学”以后,四川地区文教昌盛,赢得“比于齐鲁”的美誉,不过总归是偏居一隅,远离文化政治中心。单就出自四川的成语而言,其数量远逊于中原地区,如号称成语之都的邯郸,区区一市据说关联成语达到1580多条,而更为边远贵州较为熟悉的成语只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两个。以下八个成语是古典文史中较为常见的出自四川的成语,供大家了解。

一、蜀犬吠日

出处: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少吠。——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说明:

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因此蜀中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该成语常比喻少见多怪。

【示 例】

李劼人《天魔舞》第24章:“古人说~。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1)

二、乐不思蜀

出处: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说明:

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都油然涌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刘禅却是嬉笑自若。司马昭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国吗?”刘禅:“我在这个地方这么快乐,不思念啥子。” 哎,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刘备也是醉了吧。乐不思蜀也就常用来形容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

【示 例】

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刘备的这种坏脾气,好像也传给了阿斗 ,‘乐不思 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2)

三、得陇望蜀

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说明:

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常用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

【示 例】

1、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同恶相帮,调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2、《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3)

四、子规啼血

出处:

《蜀王本纪》

说明: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示 例】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4)

五、一琴一鹤

出处:

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宋沈括《梦溪笔谈》

说明:

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5)

六、蜀锦吴绫

出处:

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说明:

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6)

七、天府之国

说明:

常璩是四川崇州市人,他在《华阳国志》这部史书中引述一部叫《故记》的古书说:“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7)

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出处:

出自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风,不与秦塞通人烟。”

关于贵州的两个成语(与四川相关的成语知多少)(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